山西平顺县:龙门寺里有学校,西院住和尚,东院住师生


山西平顺县龙门寺,初名法华寺,又名惠驲院。创建于北齐天保元年。历代有修葺。

民国二十二年在此创建“平顺县第二高级小学”,至上世纪六十年代迁至石城中学。

住寺农民王国海介绍,他八岁时被养父王二年从林县带至龙门寺生活,在寺里生活了40多年。

王国海的养父王二年是生产队干部,文革开始时,受时任县委书记、全国劳动模范李顺达的委托看护寺院。

王国海的养父离世后,王国海主动承担住寺看护寺内建筑的义务至今。

据介绍,历史上龙门寺曾是一座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殿堂僧舍达百余间,僧人三百余。

龙门寺现存五代、宋、金、元、明、清六朝建筑,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立体博物馆”。

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2005年国家拨专款维修了五座主殿。

龙门寺在民国22年改建为平顺第二高小,50年代在这里成立龙门寺完小,后改名石城中学。

1961年迁至石城,是平顺创建最早的学校之一。当时几个大殿改为教室,西院是还俗和尚及其家人的住所。

东院是学校师生住所,当时那一带村庄的人们流传着一种说法;上上龙门寺,钢笔别两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