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傳控球打法再受挫 快速效率才是時代潮流

根據西班牙對俄羅斯這場淘汰賽的賽後數據統計,西班牙整場佔有74%對26%的絕對控球優勢,以及25次對比6次的懸殊射門次數差距下,最終還是被逼平,在殘酷的點球大戰中落敗,過去十年來由西班牙引領的傳控球打法再次遭受打擊,而西班牙出局後,可以預言本屆必有一匹黑馬將殺入最後的冠軍決賽。

西班牙傳控球打法再受挫 快速效率才是時代潮流

西班牙實力超群,對俄羅斯之戰掌控了全場近3/4的球權,最後竟然還無法贏球,實在讓人驚訝。

西班牙出局後,右半邊剩下的俄羅斯、克羅地亞、瑞典、瑞士、哥倫比亞、英格蘭,這六隊將決出一支球隊闖進最後決賽,除了英格蘭在1966年奪冠外,也只有瑞典在更遙遠的1958年世界盃作為東道主闖進過決賽,因此本屆可望誕生一支半世紀來首次踢進冠軍決賽的新面孔黑馬。

本屆16強出爐左右兩半邊各自分開站位後,奪冠的熱門賠率重新開出,西班牙得利於跳開了死亡的左半邊,也因此升為奪冠的兩大熱門之一,可是面對實力相對較弱的俄羅斯,全場控球率高出對手近三倍,射門次數多出四倍這樣的場上絕對優勢下,最終還是被逼入點球大戰飲恨退場,從這場比賽我們應得到很大的啟發。

本屆至今52場比賽中,有20場以上的對戰,場上控球率較高的一方,還有全場射門次數較多的一方,最終都未能贏球,成了贏了局勢卻輸了球的結果。這樣的場數比例,佔了目前約40%的高比例。

西班牙傳控球打法再受挫 快速效率才是時代潮流

德國對韓國之戰全場控球率達到7成,射門26次也遠多於韓國的11次,但最後的結果卻是韓國2:0 贏球

賽前俄羅斯即被評為世界盃最弱的東道主,事實上,這支俄羅斯隊的整體實力,是比上世紀80年代的前蘇聯隊差,也比獨立後出現在2004年歐錦賽的俄羅斯隊弱,而本屆俄羅斯踢進16強賽面對實力強過他們的西班牙,拿什麼去跟西班牙爭勝?俄羅斯聰明的不採取正常的攻防打法,選擇全力守住對方,於是場上的俄羅斯隊,堅持在自己後場密集聯合防守;而佔有主導攻擊優勢的西班牙,整場在中前場至禁區外圍一再的在導球傳動,缺少有威脅性的穿越突破傳球出現,而1比1平手的兩個進球還是帶有意外造成的,一個烏龍球,一個點球,使這場成了進入淘汰賽至今最沉悶的比賽。

西班牙傳控球打法再受挫 快速效率才是時代潮流

俄羅斯以弱搏強,採用後場密集聯防策略湊效,讓掌控大半攻勢的西班牙屢攻不進。

這場比賽也讓我想起2010世界盃首度奪冠時的西班牙隊,當時西班牙首場亮相即栽在瑞士腳下,射門次數多出3倍,控球率也高達63%,最終首戰輸了球。不過他們及時調整心態,把取勝放在第一位的考量下,往後踢的很謹慎保守,每場仍將場面牢牢的控制在了自己的腳下,平均超過60%的控球率、比對手多出一倍的射門數,西班牙強大的控制力讓對手都只能被動防守。同樣在這種情況下,西班牙進入淘汰賽以後都僅僅以1比0小勝,場面踢得並不好看卻最後如願拿下冠軍。

西班牙的傳控球打法,從2008年開始到2012年最風光,連續拿下兩屆歐錦賽以及世界盃冠軍,也讓我們見證過去十年內各支球隊對於控球率態度的變化。根據統計數據,英超在2007-2016賽季的9年時間裡,控球率低於4成的球隊,在單場比賽中的獲勝次數呈現出明顯的上升勢頭,在2007-08賽季的時候,控球率低於4成的隊伍,一共才贏下了19場比賽。在那個年代,失去了控球率意味著你已經輸了一大半了。不過到了2015-16賽季的時候,這個數據來到了驚人的52場。

最佳範例是2016年的夏天,當萊斯特城在英超諸強的仰視下,舉起英超冠軍獎盃的時候,或許我們真的不能否定:速度為王,快速反擊是最強的威脅。萊斯特城以英超倒數第三的44.7%的控球率、以及倒數第二的70.5%的傳球成功率,完成了一個如同夢幻般的賽季。

西班牙傳控球打法再受挫 快速效率才是時代潮流

萊斯特城俱樂部在英超2016球季以顛覆傳統的方式奪冠,這可能帶給世界各國很大的啟發。

今年最新鮮明戰例:2018年4月11日歐冠八強賽,羅馬在主場全場控球率僅43%,竟以3比0擊退巴薩,最終逆轉勝出,總比數4比4憑客場進球優勢,把巴薩淘汰四強門外。

不僅僅只是英超,國家隊的大賽更是鐵證如山,看看過去的幾屆兩大賽,讓人非常吃驚的是,2010年世界盃上,控球率低於45%的隊伍,居然僅僅只有3%的獲勝率。這幾乎就意味著:輸掉控球率,你就輸了!但是在這之後的2012年歐錦賽,2014年世界盃和2016年歐錦賽上開始飛速上升。僅僅6年之後,在2016年歐錦賽上,控球率低於45%的隊伍勝率已經來到了30%,這是八年前南非世界盃時的10倍。

無限娛樂—提供專業的體育賽事分析,精確把握賽果走向的主流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