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進入社會應該知道一下幾點,你或成最大贏家

大學生!進入社會應該知道一下幾點,你或成最大贏家很多大學生在校園招聘時並沒有找到合適的職位,隨後就得自己到社會上去找工作,如果沒有一些門路,大部分學生都需要自己到網站去投簡歷,現在的招聘網站很多,但是有許多都沒落了,那些人氣低的招聘網站,也會偽造大批量的招聘職位在上面,以便吸引應聘者的注意力。而且,一些流量高的招聘網站,上面的一些招聘信息也不太靠譜。因為企業在招聘網站上投放招聘信息,三千塊錢就能包年,很多公司都財大氣粗,一投就是一年。所以,當他們招聘到人後,那些招聘廣告還是掛在網站上。當你瀏覽人才網站時,你給這樣的公司投簡歷,通常都只有兩種結果,第一,他們比較忙,那就懶得搭理你,這樣還是比較好的。第二種,則是他們人力資源的人比較閒,那就把你叫過去,然後問這問那一大堆,最後讓你回去等消息,結果就是遙遙無期。

在這一階段,其實大家可以自己做出一些判斷,因為若接到幾十個面試通知,肯定一天兩天都忙不過來,正常一天頂多跑五個公司面試,裡面可能還有一些“假招聘”,去了也是浪費時間。這個時候,如果打電話來的公司有對你進行初步瞭解,那就說明他們的意向比較強,如果只是告訴一個地址和公司名字,那就可能沒有多少的希望。

在簡歷方面,其實儘可能寫得簡單就行了,千萬不要長篇大論,最好一張紙就寫完。除非那種特別講究形式主義的公司,一般的公司還是主要通過面試來進行判斷,因為如今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在簡歷上作假,所以說公司肯定也不會對簡歷也不會太看重。你的簡歷,主要就是要能夠讓對方一目瞭然。

例外說說面試的事情,你需要記住的是,面試的基本原則並不是要表現自己的能力,而是要博取對方的歡心。你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一個公司剛好在招聘剛畢業的大學生,那麼肯定許多的大學生去面試,這個時候,可能跟你能力水平相差不多的人很多,那麼這個面試者,他有許多的選擇,他最終可能抉擇的就是那個讓他感到開心的人。之所以這麼說有三個原因:1,面試者希望以後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合作,2,面試的人水平都差不多,即便有差距,他們也要以後培養,那點點差距並沒什麼大的影響。3,面試者也是一個人,他並不是站在上帝視角進行審判的神,說實話,他可能根本不具備分辨好壞偽劣的能力。

至於如何取悅對方,這方面我也沒有經驗,但我想說的是,無論你想怎麼取悅對方,你都要表現出來自信,通常第一個面試你的人是人力資源的人,他們其實工資很低,將來也沒有多少的發展前景。你只要入職,你就很有可能在公司比他有更高的成就。所以說,你面對面試者時,你需要表現出自信,就像面對街頭向你行乞的乞丐那樣的自信,當然,我不是說讓你把面試者當成乞丐,只是要樹立絕對的信心。你和麵試者談話時,得像講臺的老師跟學生講課一樣,將你所說的內容傳授給學生,簡單的說,面試時,你應該像一個謙虛的老師在給學生講課。然而的話,你要時刻保持冷靜,面試過程中,你如果發現自己腦袋裡裝的東西過多,已經無法進行理智思考,完全被對方的言辭所左右,這個時候,你就需要狠狠掐自己的一下,讓疼痛重新喚醒自己的理性,關鍵是自信。

最後在談談主題的問題,哪兩個類型的工作最好不要涉及呢。

1,銷售。

這一點其實你可以這樣去理解,但凡你踏上銷售這條路,那麼你可能就得將你大學裡所有學的東西都拋棄。如果放得下這點,那也無可厚非。不過在銷售裡,還有一些雷區,比如房地產,比如金融保險股票,這些行業很多都是見人就要,他們招聘許多人,然後根據他們的辦事能力,將那些業績差的排掉,留下一些成功的。所以在這樣的公司,如果你相信自己具有極高的語言能力和業務能力,你可以去闖蕩。但若你覺得自己在這方面不怎麼優秀,那麼最好不要加入這樣的公司,因為你很可能被當成劣幣被拋棄,他們那些通用的培訓守則對你的幫助其實很小,你進這樣的公司,幾乎得不到幫助,完全都是靠著自己。他們就是給你一個平臺,然後任你自生自滅。

2,培訓機構。

現在有各種類型的培訓機構,主要的是IT行業的。他們打著高工資的招牌,然後再各個行業裡都發布他們的招聘信息,而且還偽裝得很好,讓你防不勝防。理論上說,這些培訓機構都還是不錯的,肯定能夠傳授給你知識。但有些培訓機構的招人就顯得有些過於隨意,不管什麼人他們都招進去,管你能不能學會。不過進培訓機構,其實最根本在於你自己是否已經下定決心去學習東西,是否已經做好了學習的準備。如果這兩點都具備,而且你覺得那培訓費也值得,那就儘管加入他們的團隊。不過我覺得培訓之前,最好自己先自學幾個月,將一些基礎的知識點掌握好,因為培訓機構的進度很快,如果你真的從零開始,可能在裡面跟不上進度,最後導致學習效率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