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慌張中學會獨立,在獨立後理解愛

花花的話

大家好,我是看了《媽媽讓我賣茄子》又有很多感觸的花花。

這本繪本其實真的不止是適合孩子看,也適合所有擁有母愛的大人們。感謝有擇為我們提供此篇站在家長角度寫的《媽媽讓我賣茄子》書評。讓我們又再次思考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

繪本是寫給小孩子看的,因為有趣

繪本是寫給大人們看的,因為要重新長大一次

在慌张中学会独立,在独立后理解爱

有一些繪本是工具書,你可以直接借這本繪本說出你想對孩子說的話。

有的繪本是啟發式的,它啟發家長的思考,並作為一個媒介引起孩子對某個議題的思考,從而培養孩子的一種態度、精神,或是價值觀。

《媽媽讓我賣茄子》就是一本啟發式的繪本。

這本繪本日本原版的名字叫做《像鬼一樣厲害的媽媽非得讓我去賣茄子我可是小學生啊!》,畫風也十分詭異,但就是這樣一本看起來普通至極的繪本在豆瓣上評分8.7,在日本亞馬遜暢銷書上排行第1。

——故事概述

我的爸爸媽媽以種茄子為生,雖然家庭條件不太好,但媽媽一直很溫柔。突然有一天,媽媽變得像鬼一樣厲害,用凶神惡煞的表情逼迫我一個人去賣茄子。

我很害怕,但也得出去賣茄子。漸漸地,我可以賣出茄子,還可以把茄子賣給看起來很兇的大叔。

後來的我懂得了為什麼媽媽讓我一個人出去買茄子,懂得了她的愛。長大後成了一個出版社的社長,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怕。

為什麼它能獲得這麼好的評價?就讓我們來看看它是如何啟發我們的。

1. 啟發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

2. 啟發我們思考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是更合適的方式。

3. 啟發我們要連接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

- 01 -

人總要長大,總要學會獨立的。

但是獨立的界定是什麼?我想這沒有標準答案。

有的人說獨立就是能生活自理,有的人說獨立就是經濟累積到可以不需要他人的支持,有的人說獨立就是在情感上不再依賴他人。可是仔細想想,任何一種說法都是階段性的,片面的。

但是我們依舊需要學會獨立,因為獨立使我們適應這個世界。

獨立使我們可以勇敢地走出去,面對更大的世界;獨立可以使我們承受分離帶來的失落與恐懼;獨立可以使我們瞭解自己作為個人想做的事情,並去完成;獨立可以使我們成為一個個獨特的人。

同時,獨立也是一個過程,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學會獨立,從只會躺著哭到可以自己吃飯,可以自己去上學,可以自己選擇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承擔了“教會孩子獨立”這件事不小的責任。

- 02 -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呢?

繪本中這位讓孩子去賣茄子的媽媽因為自己身體的原因,狠心地將孩子推出去,讓孩子獨自一人去完成事情,讓孩子獨自一人掌握獲得經濟來源的能力。

這是一種常見的做法,讓孩子自己睡在一個房間,讓孩子自己去上學,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在廣場上賣冰棍……

這樣做或許可以達到讓孩子獨立的目的,但是其中是不是忽略了一些什麼呢?孩子在做這些事情時的恐懼、緊張、焦慮有得到恰當的解決嗎?孩子的勇氣是不是會因此受挫呢?

在閱讀這本繪本的過程中,我除了看到媽媽對孩子的愛和良苦用心,也看到了孩子的恐懼、緊張和焦慮。我們可以藉助這本繪本瞭解孩子對於“獨立”和“堅強”的想法和承受度,用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培養孩子的“獨立”和“堅強”。

我堅信用溫暖的愛也可以培養獨立。

- 03 -

《媽媽讓我賣茄子》中的媽媽雖然用了“像鬼一樣”的表情逼著我去賣茄子,但是她對我是充滿了愛的,而我也因為爸爸告訴我媽媽的良苦用心而理解了愛,並且在自己做大人的過程中體會到了那種“獨立”和“堅強”的力量和好處。

所以,關於家長對孩子的“愛”這個話題,也不能簡單用“他會知道我們愛他”和“我知道他們愛我”兩個想法就簡單概括。

首先,私以為不同階段要給以不同的愛,不同條件要給以不同的愛,愛不是普世通用的。

其次,每個孩子需要的愛不同,可以體會到愛的方式不同,有的孩子不用說也知道你愛他,但有的孩子覺得你從來沒說過,就是不愛他。

讓孩子體會家長的良苦用心是很有必要的,就像上班有不拿工資的道理嗎?

所以,檢驗“愛是否傳遞到了”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檢驗“是否付出了愛”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

父母與孩子是平等的互相愛的關係。

特別喜歡作者在文末說的話,他說:我曾經是“令人驕傲的父母”的孩子。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真正接受和理解父母的愛,每個父母都能給以孩子能感受到的愛。

希望全天下的父母和孩子都能在愛的牽連中相對獨立,成為每一個很棒的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