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期的山鸡怎么管理?

山鸡进入产蛋期之后是其潜在生产力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期间养猪人需要尽可能降低影响山鸡产蛋的因素,保障山鸡在产蛋阶段的营养需要。可以根据山鸡产蛋时间分为初产期的饲养、高产期的饲养及终产期的饲养。

产蛋期的山鸡怎么管理?

  初产期的饲养(150日龄-223日龄)

此阶段是蛋鸡饲养的关键时期,由于大部分蛋鸡由非产蛋状态突然转入产蛋状态,体内激素不稳定,抵抗力下降常出现产畸形蛋、带血蛋等,并且如果饲养管理不当,还会经常突然死亡。另外,由于产蛋率的直线上升,相应的饲料营养包括蛋白水平和钙磷平衡,要及时调整将到高营养要求,因此要每隔10-15日使用多卵多拌料五天或活力源或卵复舒、强效阿莫西林饮水三天即可。

  高产期的饲养(224-363)

此阶段是饲养蛋鸡效益最高的时期,此阶段饲养的关键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促高产、延长产蛋期、降低死淘率。在饲养上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调整饲料:根据品种要求,把饲料的蛋白水平调到比要求水平高出5%,并且夏季要再增加5%。

2、注意钙的补充及钙磷平衡,产蛋期钙的需要比生长期高3-4被,高产期钙磷的平衡比例为6:1.

3、注意维生素的含量,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易被氧化,更易缺乏,夏季应在饮水中另加雪莲VC,料中拌入多卵多,每隔15-20日长期使用。

4、减少各种应激:饲料要稳定,尽量不要打针驱虫、断料、断水、停电、听光、温度太低、室内有害气体超标。

  终产期的饲养(364-505日龄)

此阶段,产蛋率下降到80%以下,可在饲料中添加多卵多,从而延长产蛋期。另外由于蛋鸡产蛋性能降低,蛋白的需要相应降低,饲料中多余的能量变成脂肪,蛋鸡易过肥,所以鸡产蛋率下降1周后降低蛋白及能量的水平。发生脂肪肝严重时,用麸皮拌料5-7天;另外由于终产期部分蛋鸡产蛋率下降或停产,因此一定要做好淘汰上作,要想获得的经济效益,必须及时淘汰且使终产期平均产蛋率保持在80%左右。

  蛋鸡的日常管理

产蛋期的山鸡怎么管理?

  1、注意观察鸡群

  2、保证好稳定的环境气候

创造适宜的小气候,要求鸡舍的环境气候相对稳定。温度、湿度、光照等符合鸡的生理要求。温度保持在10-20度为宜,冬季防止舍温低于5度,否则增加饲料消耗,产蛋率明显下降,所以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在产蛋高峰期,每天保持光照16-17小时,人工补充光照要相对稳定。鸡舍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使鸡常年感到舒适。保证合适的密度和完善的设备,平养鸡在产蛋季节要有足够的产蛋箱、产蛋箱垫料要经常更换。维持固定的工作制度,饲养人员固定,饲养员进入鸡舍要轻手轻脚,严禁外人进入鸡舍。每天关灯、喂料、清粪、打扫卫生的时间要固定,日粮改变要有一周的过渡时间。

3、光照控制

从第16周开始增加光照,每周在自然光照基础上增加30分钟,直至达到16小时,产蛋高风过后根据具体情况,渐增光照到16-17小时,最长17小时到产蛋结束。

  蛋鸡的光照

适宜的光照体系对鸡的活动、物质代谢、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光照的总原则是育雏前期光照要求时间长,光照强度强,育成期绝对不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产蛋期绝对不能减少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产蛋鸡光照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7小时,光照强度不能超过4瓦/平方米。

  开放式鸡舍整个饲养过程光照控制原则:

产蛋期的山鸡怎么管理?

1、在开始7天内23小时光照。在2-4周龄内,把光照逐渐减少到每天20小时。

2、从5周龄以后:(1)对4月1日—9月15日出雏小鸡,5至20周龄内都用自然光照,不用人工光照。(2)9月16日-3月31日出雏小鸡,计算着当达到20周时当地的自然光照,然后在5周龄到20周龄这段时间内,逐渐把光照从19小时减少到20周龄时的自然光照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