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怎么治疗?

卓队长的春天


慢性胆囊炎多数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少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症状有上腹部或右上腹位置的隐隐作痛、饭后腹胀感、嗳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发生恶心呕吐等。如果是没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可以先行调整饮食习惯,例如规律饮食、低脂肪、低热量饮食等。


①熊去氧胆酸,具有促进胆汁分泌、保护细胞、调节免疫等功能,对于胆固醇性胆结石患者,使用熊去氧胆酸可以降低胆源性疼痛的发生,预防急性胆囊炎的发生。




医联媒体

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

1、对于所有急性胆囊炎患者,尤其是疾病发作时都要卧床休息,不吃东西:对于严重呕吐或者腹痛不缓解的患者可以进行胃肠减压,患者在急性疼痛缓解后,全身感染症状控制后尽早吃一些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流食或者半流食。

2、给予患者静脉补液:由于患者在急性胆囊炎发作时无法大量饮水和吃东西,而且患者急性发作期时会出现发烧和液体丢失,需要外周补液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要给予足够的葡萄糖和维生素来保护肝脏的功能。

3、对于腹痛症状严重的患者,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解痉、镇痛药物:可以使用阿托品、盐酸消旋山莨菪碱、还可以胃管内注入硫酸镁,要是还疼,可以给予强效止痛药哌替啶。


药事健康

慢性胆囊炎系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大多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少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表现为腹痛以及嗳气、饱胀、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

慢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是结石导致反复的胆囊管梗阻,并造成胆囊黏膜损伤,出现反复的胆囊壁炎性反应。当胆囊或胆管出现结石嵌顿、梗阻,则可能导致肠道细菌逆行感染。而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是胆汁淤积。

1、熊去氧胆酸:促进胆汁分泌、调节免疫、细胞保护等作用机制 。对于胆石症患者,使用熊去氧胆酸有助于降低胆源性疼痛的发生风险,避免急性胆囊炎的发生 。

2、腺苷蛋氨酸:促进胆汁排泌,防治胆汁淤积,可用于胆汁淤积引起的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3、复方阿嗪米特:复方阿嗪米特的成份为阿嗪米特、胰酶、二甲硅油,阿嗪米特可促进胆汁合成和分泌,胰酶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而二甲硅油可促进胃内气体排出,改善腹胀等不适症状 。因此,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在利胆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

4、茴三硫:具有促胆汁分泌和轻度的促胆道动力作用 ,用于胆囊炎、胆结石及消化不适。

5、其他:如胆舒胶囊、消炎利胆片、十味蒂达胶囊、托尼萘酸片、叶下珠胶囊、复方三叶茶香菜片等。

慢性胆囊炎患者一般预后良好,但一旦出现症状,或症状反复发作者,特别是对胆绞痛患者,需要积极处理,必要时行外科手术。



首先,我们要明确急性胆囊炎的分类。

急性胆囊炎可分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而根据胆囊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急性胆囊炎又可分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胆囊穿孔和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四类。目前,临床上还是

以结石性胆囊炎为主

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来说,应尽早进行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理论上来说,手术在急性发作3日内进行最佳,原因是手术风险会随着胆囊及胆囊周围粘连而增大。但由于个体的差异,胆囊及胆囊周围的粘连程度并不好以发作时间来判断,因而发作时间并不是判断的准确标准。

问题回答:山东大学药学院 张涵 审核:吴一波

吴一波

那么到底怎样才可以去除胆囊内的结石呢?

临床上有两种方法:

希望以上文字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小克医学

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临床经过,又可分为急性的和慢性的两种类型,常与胆石症合并存在。右上腹剧痛或绞痛,多为结石或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现绞痛样。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现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

(3)合理选用中成药①金胆片 功能:消炎利胆。用于急慢性胆囊炎。②清肝利胆口服液 功能:清利肝胆湿热。主治纳呆、胁痛、疲倦乏力、尿黄、苔腻、脉弦、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未清等症。

常见并发症

胆囊积水、白胆汁、石灰乳胆汁、瓷器样胆囊、胆囊穿孔、胆囊内瘘、肝脓肿。

胆囊炎饮食保健

一、急性期

二、慢性期

1、热能:供给正常或稍低于正常量热能,约8.37MJ(2000kcal)/d,肥胖者宜限制热能。

2、低脂肪:含脂肪多的食物可促进缩胆囊素的分泌,使胆囊收缩。胆囊炎时胆汁分泌障碍,脂肪消化吸收也受到影响,脂肪多可能诱发胆囊疼痛。故需严格限制脂肪摄入量,每天<20g,后可逐渐增加到40g以内。主要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而植物油脂有助于胆汁排泄,可以适量选用,但应均匀分布于3餐饮食中,避免在1餐中食用过多的脂肪。<>

3、低胆固醇:过多胆固醇大部分重新分泌于胆汁中,胆汁胆固醇浓度增高,每天摄入量以<300mg为宜,重度高胆固醇血症应控制在200mg以内。禁止食用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肝、肾、脑等内脏,鱼子、蟹黄、蛋黄等食物。

4、适量蛋白质:每天供给50~70g,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胆汁分泌,影响病变组织的恢复;摄入过少同样不利于受损胆道组织的修复。应适量给予高生物价蛋白质,如豆制品、鱼虾类、瘦肉、蛋清等食物。

5、碳水化合物:每天300~350g,以达到补充热能、增加肝糖原、保护肝细胞的目的。应供给复合碳水化物为主的食物,适当限制单糖,如砂糖、葡萄糖的摄入;对合并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者更应限制。

6、供给丰富维生素:维生素A有防止胆结石作用,有助于胆管上皮生长和保持完整性,帮助病变的胆道修复,大量补充对胆道疾患恢复有利。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也应充分供给。

7、食物纤维:植物纤维能增加胆盐排泄,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血脂,可使胆固醇代谢正常,减少形成胆石的机会。食物纤维不但有利胆作用,且能刺激肠蠕动,有利通便,促使肠内产生的吲哚、粪臭素等有害物质尽快排出,防止胆囊炎发作。可选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萝卜、豆类、水果、粗粮;及香菇、木耳等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食物。

8、大量饮水:多喝水和饮料,可以稀释胆汁,促使胆汁排出,预防胆汁淤滞,有利于胆道疾病的恢复,每天以1000~1500ml为宜。

9、少量多餐:少量进食可减少消化系统负担,多餐能刺激胆道分泌胆汁,保持胆道畅通,有利于胆道内炎性物质引流,促使疾病减缓和好转。

10、饮食禁忌:刺激性食物和强烈调味品,如辣椒、咖喱、芥末、酒、咖啡等;油煎油炸及产气食物,如牛奶、洋葱、蒜苗、黄豆等。注意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预防

1、要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上班老是坐着不动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识地多做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的肥胖,因为肥胖是胆囊炎或胆结石的重要诱因。

2、秋凉以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觉时要盖好被,防止腹部受凉,因为肚子受凉以后会刺激迷走神经,使胆囊强烈收缩。

4、当有肠虫(主要为蛔虫)时,及时应用驱虫药物,用量要足,以防用药不足,蛔虫活跃易钻入胆道,造成阻塞,引起胆囊炎。

5、当炎症出现时,及时应用有效的抗菌素。

6、可以喝一些中药,效果也是不错的。

护理

要讲究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适当节制脂肪食物。因为吃带脂肪的食物以后,会反射性地使胆囊收缩,一旦收缩过于强烈便导致胆绞痛的急性发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