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雙焦」行情將如何演繹?

下半年,雙焦或重心下移

2017 年煤炭期貨呈現寬幅振盪,但整體重心呈現上移趨勢。進入 2018 年,煤炭給端產能依然過剩,環保限產及環保督檢常態化。2018 年上半年,雙焦期價走勢有所差異。焦煤是呈現寬幅振盪,重心有所下移。 焦炭則是呈現“V”型走勢,一季度整體呈下跌勢,二季度整體呈上漲勢。下半年,雙焦走勢或呈現寬幅振盪重心下移的趨勢,因為當前雙焦價格處於高位,市場恐高情緒時有表露,但是由於有環保限產的支撐, 目前市場表現尚還樂觀。接下來高溫天氣的持續,加上鋼鐵行業限產加嚴,對雙焦的需求將會減少,雙焦或將承壓下跌,到了金九銀十的需求旺季,對雙焦的需求將會再度回升,但是由於環保限產的常態化,旺季需求能否如期拉動?

下半年煉焦精煤供應缺口有限

“煤炭供給端趨於穩定,去產能任務接近尾聲,新增產能有限。” 一德期貨煤焦研究員竇洪真說。

2016年,我國退出煤炭產能超過2.9億噸;2017年,退出煤炭產能為1.83億噸。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截至2017年底我國退出煤炭產能至少已經達到了4.73(2.9+1.83)億噸。而根據《國務院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要求,在近年來淘汰落後煤炭產能的基礎上,從2016年開始,用3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2016年級2017年總共完成了淘汰任務的90%以上。

國務院定調2018年煤炭去產能1.5億噸,而目前已有多省公佈2018年落後產能淘汰計劃,今年將退出煤炭產能共6786萬噸(不含9萬噸以下小煤礦)。如果各地如期淘汰完成,十三五淘汰落後產能計劃可能會在2018年提前完成。

據瞭解,從目前的煤炭行業固定投資情況來,後期政策要求已經不再審批新項目,投資額從2013年開始逐年走低,目前的主要集中在技改項目和前期批覆的新項目上。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核准的前期未批先建礦井合計約1.2億噸,2018年預計淘汰產能後可置換出來的產能指標約0.54億噸,該部分指標可繼續用於未批先建礦井的審批。“考慮未批先建礦井多為大型現代化礦井,建設進展較快。假設以上新核准礦井將於兩年內投產,那麼2018年可投產約0.9億噸,但這絕大多數為動力煤煤礦,焦煤產能變化不大。”竇洪真說。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澳洲進口煉焦煤增量有限,蒙古應有增量。

從澳洲瞭解的情況來看,一是當地煤企增量有限,二是昆士蘭州的鐵路運力收縮影響,未來供應上基本沒有什麼增量。另一方面,國內對進口煤的控制依然存在,由於政策的不確定性,默認通關上沒有變化的情況下,下半年進口量出現明顯增量的可能性也不大。

對於蒙古來說,7月份受那達慕大會影響,進口水平肯定是要回落的,後期同樣有較多不確定性。首先環保對當地影響依然存在,目前都是夜間作業集散,7月能否恢復還不好說,如果執行比較嚴格,未來較長一段時間集運都會受到較大影響,而且夜間作業,在量上向上彈性不大。其次,目前通關車輛多已超載,所以在通車仍有影響的情況下,實際進口量已經和正常水平差距已經縮小較大,但是畢竟是擦邊球的形勢,延續性都是不確定的。所以蒙古進口量來說,我們判斷應該有一定增加,但比較有限,而且不確定性比澳洲資源更多。“從國內、進口以及庫存水平綜合來看,明年煉焦煤的總供應和今年整體水平相當,量的上下空間都不大。”竇洪真說。

焦炭供應階段性或有所回升

根據焦化行業協會統計,截至2018年年初,全國規模以上焦化生產企業有455家,冶金焦產能5.8-5.9億噸,再加上蘭炭企業,大致有500多家,產能超過6.6億噸左右,因產能淘汰,總產能較2017年減少0.1億噸左右。2018年焦化行業目前為止共淘汰產能(含計劃淘汰)約910萬噸(不含江蘇地區),徐州地區因環保長期燜爐,傳聞7月初或有復產可能,但傳聞復產產能或僅佔現有產能的不足一半。而石家莊地區因環保影響,井陘礦區傳聞僅保留一家獨立焦化企業。此外,江蘇省內部分鋼廠自有焦化也面臨淘汰壓力,但目前尚未出現正式文件。因此其他地區也有部分產能陸續淘汰,綜合計算,年內淘汰的焦化產能可能接近2000萬噸左右。

竇洪真認為,目前,政策干預因素較多,儘管部分項目已經立項或在建,但其能否如期完工投產,仍需要進一步關注明顯的市場及政策調整情況。根據目前的統計數據來看,預計2018年國內焦化產能將小幅回落,總產能預計在6.6億噸左右,較2017年減少1000萬噸左右。其中冶金焦的總產能約在5.9億噸左右,預計有效產能在5億噸附近。若按照全年焦炭產量4.5億噸計算,今年產能利用率實際可高達9成以上,相對容易出現供需缺口。

根據焦化行業相關規定,自2018年12月31日起,煉焦企業達到二氧化硫30mg/m3、氮氧化物150mg/m3,煙塵15mg/m3的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標準。9月底前,煉焦及煤化工企業全面完成洩漏檢測與修復,加強洩漏管理,不能達到排放要求的實施錯峰限產改造。

“至於前期市場較為關注的4.3m焦爐的情況,目前仍沒有明確的政策消息。”竇洪真表示,4.3米焦爐仍站國內焦化總產能的1/3左右,山西地區則佔據6成以上,短時間淘汰難度大。但由於4.3m焦爐不具備新上環保設施的經濟性,預計將在接下來的時間內,市場或通過環保手段,倒逼企業淘汰落後產能,在園區內新建先進產能的方式進行置換。另外,部分焦企或通過改造的方式,將4.3m焦爐改造為先進產能。在產量方面, 2017年焦炭產量4.34億噸,環保政策成為制約焦化行業產能及產量釋放的重要因素。2018年同樣如此。

不過,在瑞達期貨金屬小組研究員陳一蘭看來,今年上半年焦炭開工率整體處於高位但時有回落,主要是由於環保限產的影響。六月中上旬環保力度仍然嚴格,目前還沒有轉為寬鬆的跡象;環保行動方面,至採暖季來臨前可預判到的環保行動還有“回頭看”、“藍天保衛戰”、“採暖季前置督查”等,所以預計下半年焦化企業開工率將有回落的可能。

煤焦後期價格仍將看鋼材需求和環保“臉色”

煤焦供給方面,整體產能變化空間有限。從產能看,煉焦煤供應整體變化不大。少數地區環保限產影響外,其他地區整體出現供應短缺的空間不大;但同樣因無新增產能出現,市場出現明顯的供應過剩的可能性相對較低。需求端,明年高爐需求仍會有增量,終端需求可能會平穩中有所收縮(詳見宏觀年報),但鋼材同樣受到環保影響明顯,鋼材價格上漲可能受到抑制,但難有大幅下跌空間,鋼廠利潤可能會小幅萎縮,導致煤焦利潤也會受到限制。“焦煤供需層面波動空間有限,需求端則受環保限產影響明顯,下半年焦炭價格下邊界受煉焦煤成本支撐在1200元/噸附近,上邊界預估在1400元/噸附近。”竇洪真說。

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認為,7月初鋼廠目前仍在主動補庫存期間,但隨著鋼廠及焦企庫存水平的雙雙回升,後期焦炭市場或將進入被動補庫階段。另一方面,焦炭7月份環保回頭看陸續結束,焦企市場整體供應量預計將出現回升。而根據往年供需情況來看,7月份下游鋼廠進入檢修集中期,焦炭需求大多減弱,焦炭供應出現局部過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在竇洪真看來,焦炭市場面臨的環保壓力更加明顯。汾渭平原限產、山西臨汾地區環保檢查、供暖季限產、江蘇地區產能淘汰等均會對焦炭市場供應形成壓力。因此,儘管在供暖季之前,焦炭價格下跌的可能性相對更大,但突發的環保事件仍可以對焦炭市場供需形成扭轉。供暖期期間,參考2017-2018年供暖季焦炭行情,如果沒有更進一步的環保限產檢查政策,焦炭供應量預計在供暖季中期存在釋放可能,屆時焦炭供需缺口或將回補,局部地區存在出現供應過剩的可能性。

上述受訪人士認為,下半年煤焦走勢主要影響因素:其一,環保“回頭看”、“藍天保衛戰”等限產政策的持續; 其二,金九銀十的需求預期;其三,採暖季與其前置督查的限產。在不出現不可預計的強政策變動前提下, 下半年焦炭市場運行將較為溫和,價格方面將大概率保持類似目前的較長變動週期,隨環保活動推進以及 下游鋼材市場季節性變化,預計下半年煤焦價格水平將呈現寬幅振盪,重心略有下移。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