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加快江蘇北部經濟社會發展,你覺得將江蘇省會搬到泰州可行嗎?

hjsyzhj揚州二分明月

近些年代關於省會遷移帶動發展的話題層出不窮,從討論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問題並無不妥。以這個話題為例,江蘇省會由南京遷往泰州而加快蘇北發展的說法難以理解。

泰州位於江蘇省中南部,距離南京並不遠,遷省會真的能帶動蘇北發展嗎?從地圖上看看就能找出答案,泰州與蘇州、無錫、南通、常州四個全國性經濟強市接壤,如今發展的也相對一般。是否可以得出一個初步結論,四強拱衛泰州都沒有助推登上全國經濟強市,何以見得有了省會的身份就能成就一番偉業?

南京雖然有省會身份加持,經濟實力還在蘇州之後。山東省會濟南、遼寧省會瀋陽,都不是所在省第一強市,是否說明出一個問題。

那就是城市的發展快慢好壞與省會關係不大,尋找差距的原因才是最關鍵。退一萬步講,真正想帶動蘇北發展的話,一步到位直接遷徒至蘇北是不是力度更大一些?因此我認為,泰州及蘇北的發展在於自身的努力,而不是圖虛名。


民間查訪專員

杭州位於浙江北部,更為遠離中心,也沒耽誤全省發展,何況是南京。

南京無論如何都會是省會,雖然經濟總量不如蘇州,這在於南京是全省的政治中心,而且是全國重要的政治和軍事核心城市,不是普通城市所能比擬。

省會不一定是經濟中心,江蘇的經濟中心在蘇州,浙江的經濟中心在寧波,山東的青島也比濟南發達。提問中說的為了發展蘇北而遷省會,根本是無稽之談,如果那樣倒不如遷到徐州。



蘇南地區的經濟發達,也不是省會南京的帶動,以前南京經濟一度被蘇州和無錫壓制,前幾年才超過無錫,排名第二。所以,蘇南地區的發達,在於早期發展了民族工業和鄉鎮企業,在於改革開放後的外資經濟,而不是靠省會的帶動。

蘇北地區沒有發達的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落戶,沒有充足的政策支撐,就算省會遷到蘇北也沒有用。而如果國家大力開發蘇北,加速淮海經濟區建設,投入大量政策紅利,蘇北地區也會發達起來。


堅果旅行

第一,泰州不具備作為經濟輻射圈的條件,離上海南京太近,與其說目前依靠常州無錫的經歷輻射帶動,不如說周邊地區經濟圈飽和。

第二,泰州地理上不具備優勢,雖說靠江,但是航運,旅遊等條件先天不足,成為省會,等於說重建新城。

第三,不具備歷史條件,縱觀歷史,南京,杭州等地都是作為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泰州本就是揚州分出去的,歷史重鎮的地位不明顯。

第四,交通不便。帶來的後果就是重工難以發展,以輕工業為主的經濟體註定不成成為經濟強市。關鍵在於鐵路方面,雖然目前有江北線,但和江南滬寧線相比,至少落後20年。

第五,經濟不聯合。目前南通,泰州,揚州相連的三座城市都在各玩各的,根本不能形成經濟上互助,以及上下游產業鏈,第三產業也不行。

泰州有什麼理由稱為省會?不說變成省會後對周邊地區有何影響,單說成為省會,國家需要投入多少成本?足可以建立3個泰州城了。得不償失!


東方不敗157472114

首先從省會的作用來分析,

1.你得有經濟帶頭作用吧?

所以蘇北部分城市排除

2.你得有歷史和文化影響力吧?

所以一些年輕的城市以及相對國家國際影響力差一點的排除

3.你得和別的省市行政中心避免過分靠近吧?

所以有些太接近大都市的也要pass。

事實上也就幾個呼聲最高,南京 蘇州 徐州

泰州?以上幾點除了它算江蘇的中心城市以外 都不符合。

徐州,半個山東的身份,在江蘇蘇北地區算老大,但是江蘇的特色是“南傾”,尤其是經濟,如果徐州省會,hold不住屆時的蘇南幾位啊。

蘇州,地級市第一,經濟實力沒有任何問題。不能做省會的短板有三個,第一,距離上海太緊,淵源太深,不能很好發揮省會影響力作用。第二,外資比重太高,“國雖豐民不富”。第三,縣級市太強,蘇州不是一個城區能叫蘇州的,而是下面縣級市都很強,報團成了全國第一地級市,如果是省會,下面的縣級市後來的發展可能遏制不住,都要紛紛獨立或者拆分才行咯。

南京,雖然有戲稱徽京,但是他的歷史沉澱也好,不俗的經濟,國際影響力等等,還是能挑起大梁的,只是經濟方面的確在神奇的江蘇有點尷尬,不過已經是最合適的選擇了。


龍城死胖子

個人覺得江蘇省會應該直接遷到徐州!以如今江蘇省內各地區之間的對比,徐州一直是被無意忽略的一極,但實際上,無論是區位、交通還是經濟發展潛力、對周邊地區的經濟輻射力,徐州在除了蘇南之外的江蘇省內“無人能及”。

其實更好的方案是復建以徐州為省會的淮海省,包括豫東南、魯西南、魯南、蘇北、皖東北等四省交界地帶,這也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新起點,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呢,無論是江蘇還是山東,抑或是河南安徽,都不大可能接受這個大家吃虧獨利徐州的方案,尤其是中央goverment對於省級行政區劃調整的謹慎態度,短期內實現的可能性非常小。

所以,徐州或者說江蘇(主要是蘇中、蘇北地區)要發展,必須要找到一個領頭羊,指望蘇錫常或者南京來輻射蘇中、蘇北並不現實,而且蘇南經濟其實某種程度上已經到了與發達國家相抗衡的階段,已經不大需要政府的政策傾斜或者資源投入,當然指望這幾個地方再實現GDP7、8個點以上的增長,也不容易(畢竟經濟總量在那裡放著),如果江蘇省還有餘力、還想大踏步發展,徐州是唯一的選擇……


搬不動的小強

唯一的就是搬到鹽城,泰州與揚州還有南通屬於江蘇中南部,而蘇北平原,最大市鹽城,經濟已經騰飛,如遷至鹽城,將對整個大蘇北的經濟起到關鍵作用。只不南京的經濟將大受影響,說實話,南京就是個捧不起的阿斗,幾十年了,用錢堆起來的南京,仍然不能起到經濟領頭羊的作用。





南京航拍






以上是蘇北老大哥鹽城


小樹葉150153716

一、泰州地處江蘇中部。東聯南通,南與江蘇經濟發達蘇南的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四市隔江相望,西鄰楊州,北與鹽城、蘇北的淮安毗鄰。泰州與周邊八地市山水相連,其在江蘇承南啟南的極其獨特的區位優勢絕無僅有,是蘇中門戶與長江經濟帶重要的城市。 二、泰州是個港口城市,面積5787平方公里,下轄三區三縣市,人口508萬人,GDP產值4102億元(居全國第44位)。四通八達的泰州,已經成為江蘇省的交通樞紐,泰州極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地位應該是江蘇省裡首選的省會城市選址地,省會城區最主要的功能離不開的是區位中心…


留研

怎麼可能?1.淮安,因為淮安是蘇北中心;雖然我不是淮安人。2.徐州,城市基礎已足夠設省會。3.連雲港,雖然經濟弱,但陸海空完善,國際知名度高,中哈、中歐、中土、上合等物流中心以及國際會議在此召開


榆城百盛

個人覺得不可行

泰州不具備作為省會的條件

省會 作為一省的行政中心,一般作為一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交通中心!各方面分析,明顯泰州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況且,一省省會的遷移,可是牽一髮動全身的事情,牽扯到全省的方方面面,不是說搬遷就搬遷的!

再說為了加快江蘇北部經濟社會發展,並不一定就需要把江蘇省會搬遷到泰州,舉措還是有很多的!比如,經濟上可以加大蘇北的招商引資,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行政上給予地方更多自主權,因地制宜,產研結合。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和吸引高技術人才的投入....


宿遷安快智能

江蘇省城可以設泰州:一,短短二十年泰州市政府帶動全泰州四百多萬人民,到今年底經濟總疊將靠近五千億,這在全世界也是罕見的,足見泰州人民的智慧,勤勞和遠見卓識,二,市中心向高港方向發展,為建設大泰州和更精準的江濱城市做好鋪墊。三,向南可以將蘇錫常鎮寧的動能,轉移鹽淮宿連徐,西接揚州,東倚南通兩個也是高速發展的城市,並和常州緊密協作,力爭跨江而治,為和常通揚乃至鎮江出現更大手筆做好做好準備!也就是是武漢三鎮的模型。‘,這樣在上海,南京之間,於長江下游必將出現世界1號級城市:揚子江市!.(泰常鎮揚)四,在建設過程中必定首先幅射到鹽淮進而徐宿連五市。五,省城放淮安確實距長江,距江南較遠沒有泰州合適。放揚州偏西。

南通並上海,南京帶滁州,馬鞍山直轄。

.如此,在長江下游將出現上海,揚子江,南京三座跨江而治的偉大

都市群。

至此,幅射徐淮鹽連宿,易如反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