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迷影」看過這部電影,我只想遠離塔可夫斯基

少爺近日偶然發現了塔可夫斯基的《飛向太空》,想看一看塔可夫斯基的科幻是什麼樣子,少爺對塔可夫斯基不是很瞭解,之前也不過看過《伊萬的童年》。但當我看完這部影片後,我只有一個想法,我只覺自己的水平太低了,暫時只得遠離塔可夫斯基。

「麥迷影」看過這部電影,我只想遠離塔可夫斯基

塔可夫斯基對科幻的詮釋是一種更加詩意的神秘主義,這一點上比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那種“硬”要稍軟一些。影片改編自斯坦尼斯拉夫·萊姆的《索拉里斯》,我是沒有看過這本書,但據說該片的內容與書中的內容很不一樣。心理學家克里斯來到索拉里斯星調查科學家奇巴瑞安之死,然而索拉里斯創造出克里斯已經去世的妻子,克里斯陷入與妻子的重逢,在摸清真相後克里斯不斷想辦法殺掉這個假的妻子,然而索拉里斯扔不斷地糾纏他。

「麥迷影」看過這部電影,我只想遠離塔可夫斯基

影片情節本身很簡單,但是塔可夫斯基的手法,他詩意的表達方式,這種高度是少爺所無法企及的。影片中長達幾秒鐘的鏡頭甚至就可以寫出幾百字的解析。影片的光影交錯、彩色畫面與黑白換面的交替使用,對大自然之美的體現和冰冷飛船船艙的對比,都無不體現著塔可夫斯基獨到的思想。

「麥迷影」看過這部電影,我只想遠離塔可夫斯基

《飛行太空》正是以一種迷幻色彩讓人切身體會到生命與非生命界限的模糊,感受思想的邊界,這一點甚至比與觀眾無法達成共性的《2001太空漫遊》都要更佳。正因如此,塔可夫斯基才會成為無數後來者的標杆,史蒂文·索德伯格又翻拍了這一經典《索拉里斯》,賽米·卡普拉諾格魯也按照老塔的《潛行者》拍攝了匪夷所思的《穀粒》。

「麥迷影」看過這部電影,我只想遠離塔可夫斯基

但至於影片中細微之處的無數細節到底分別都表達了什麼這一點恐怕若不是專業電影學的朋友都很難說清吧,少爺是說不清了。看來在看《潛行者》之前少爺還得再閱片無數才有些許自信吧,如果你想挑戰一下可以看看這部塔可夫斯基的《飛向太空》~

「麥迷影」看過這部電影,我只想遠離塔可夫斯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