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當初投奔曹操,曹操把他趕跑了,沒有想到卻成全了劉備

古代不乏有才的人,有的善於詭辯,有的善於用兵,有的文武全才,但是能影響一個朝代的或者天下佈局的人還不是很多。

今天來說的這個人,竟為三國劉備雄起奠定了根基,這個人就是張松。張松,本人個子不高,而且長的形象略有猥瑣,可能也因為長相的原因,錯失好些機會。在三國亂世之時,張松是劉璋手下的賢臣,幫劉璋出謀劃策。當曹操大敗劉備,荊州失守後,作為劉備宗親的劉璋非常害怕,就讓其得力干將張松去遊說曹操,本意希望和曹操和平共處,不要兵刀相見。

這人當初投奔曹操,曹操把他趕跑了,沒有想到卻成全了劉備

不過,作為一方謀士,被送往曹軍言和,張松自然是不情願的,但是為了自己的主子,只能勉為其難去了。但是隻要為一方聖賢,必有一股傲骨還有傲氣,在劉璋軍中,張松被人人尊重,被君主器重,來了曹軍,依舊想要享受這樣的待遇。

這人當初投奔曹操,曹操把他趕跑了,沒有想到卻成全了劉備

不過,曹操不是劉璋,作為一方梟雄,本身就有過人謀略,加上張松本就是來為主講和的,所以曹操壓根不把張松當回事。再加上當時曹營中不缺大將和說客,曹操對張松不冷不熱,沒有重用,雖然曹軍大將楊修一直勸說曹操,張松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曹操依舊不聽。

這人當初投奔曹操,曹操把他趕跑了,沒有想到卻成全了劉備

曹操這種不聞不問的態度,讓張松很是惱火,心想此地沒有我張松的用武之地,自有別人能看懂我的才華。一怒之下張松回到了劉璋營中,將曹操的狂傲和不把劉璋的示好放在眼中這些事件,添油加醋,轉述給劉璋,劉璋小有生氣。

這人當初投奔曹操,曹操把他趕跑了,沒有想到卻成全了劉備

趕巧的是劉璋看到孫劉大軍在赤壁大敗曹操,曹操的落敗還有張松的轉述,讓劉璋下定決心,和曹操劃清界限。不過,張松這樣還不罷休,一直覺得劉璋也影響不了大局,心中的氣惱還是有增無減。

這人當初投奔曹操,曹操把他趕跑了,沒有想到卻成全了劉備

張松一想到曹操的不識才之辱,及曹孟德不理不睬的態度,就氣不打一處來。又聽說劉備,尊重謀士,轉而投奔劉備,發誓要幫劉備剷除曹孟德。他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將益州的地形特點還有地圖全部告訴劉備,劉備念及劉璋,一直不願意攻打益州,但是此舉卻幫劉備成為一方霸主奠定了基礎。

這人當初投奔曹操,曹操把他趕跑了,沒有想到卻成全了劉備

自赤壁一站後,劉備軍馬強壯,雖然很有志向,但是卻沒有根據地來休養生息。不過張松送來的益州,還有劉備迫切需要一席之地來穩固自己的實力的強烈願望,加上劉備其它謀士的獻策,劉備狠心拿下來益州,而後一鼓作氣,大敗張魯,將漢中收歸自己版圖,從此以後,劉備的蜀國江山已經初現端倪。

看著劉備一點點的擴大疆土,尤其是拿到了益州,曹孟德特別後悔,可是悔之晚矣。後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川蜀被劉備拿去,在川蜀失去的那一個時間點,曹操一直在回憶張松前來曹營中示好的情景。悔當初啊,如果自己能有劉備一半的親近張松,那麼現在的鼎立局面或許會是另一番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