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夫妻”是一种什么体验?

天荒49

在北欧我见过一对“周末夫妻”,他们是自己主动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两个人之前都有过一次婚姻,分别带着一个孩子。再婚时他们两个人都是三十多岁,两个孩子都是十来岁,都住寄宿学校了,只有周末才回家。他们选择了做“周末夫妻”,每周一次分别去对方的家庭相聚,并不强求孩子和他们一起。结果呢,我见到他们时,两个人都已经结婚三年多了,但是甜蜜好似恋人,周围的朋友提起来,没有一个不承认这两位很合拍很甜,同时也觉得这样很适合他们。

我记得和他们初识是在一个会议上,女人是位学者,我们在会议上成了朋友。很快,我发现她周围的朋友们都知道她的先生会在会议结束那一天和她来相会,小圈子里洋溢着一种特别兴奋和期盼的氛围。大家都在说,这一对超级甜超级粘,看到他们在一起,你就特别想谈恋爱。我的房间刚好和她是隔壁邻居,大家都开玩笑说,“她老公来的那一天,你千万不要在房间呆着,不然房间隔音不好,影响你的心理健康。”玩笑真是有事实基础的。她老公来的那一天,我们都知道她老公来了,但是我们就看不到他的人影,连大会送别晚餐两个人都没有参加。作为隔壁邻居,我晚上九点回到我的房间,才看到她穿着睡衣一脸容光焕发出现在宾格楼道,她告诉我,她要去自动售卖机买点吃的给她老公。潜台词:两个人一见面如胶似漆,吃饭什么的都顾不上,大概从下午关到房间直至九点,女人才脱开身,给战斗英雄补充供给。夜里,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虽然房间隔音超级好,我什么都听不到,但是爱的能量好像有一个气场,把方圆几百米都笼罩了。

那时,他们结婚一周年。这种甜蜜感,即便在新婚的夫妻里面也已经很罕见了,他们始终给人一种谈恋爱的感觉。我们一起吃过几餐饭,男男女女在一起每次都有十几个人,大家还是特别关注他两的互动,就好像看一对十几岁的小情侣。他们彼此的眼神,大笑或微笑,身体语言,默契与调侃,真让人感觉爱情的美好,而且是超极罕见的存活在婚姻里的热爱。

他们结婚三年的时候,我去过他们家做客。是在男方的家庭,男主人亲自下厨,女主人负责陪我喝酒聊天。他们还是那样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会怠慢客人,让客人很舒服,但也绝对不会忽略对方。他们的甜蜜感超级具有感染力。在那个房间坐着,喝着酒,聊着天,看着这一对彼此容光焕发的夫妻,丝毫没有婚姻里面的倦怠感,让人感觉到特别积极的爱情。

他们说,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刻意选择的。他们分别已经在各自的城市拥有喜欢的职业,喜欢的社会,喜欢的朋友,不想为了婚姻让任何一方牺牲。同时,他们两个人分别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不会因为要依靠对方照顾自己而一定要天天在一起。独立的空间和距离,让他们始终对对方有尊重有期待有爱慕。每次相聚特别有高潮,分开时就好像退潮,但你不会感觉伤感,因为这就是自然规律。他们甚至决定,即便以后因为工作的缘故需要搬到同一个城市生活,他们也会选择住在各自的家里,保持当下这种生活方式。

如果说我对婚姻还保有什么期待的话,那就是这样一对“周末夫妻”带给我正能量。婚姻可以是在一起过日子,那么你就别指望爱情保鲜。婚姻也可以是过不同的日子,保持不同和彼此的吸引,让爱情消耗的慢一点,甚至,给它力量再生。前提是,你要有能力照顾好自己,不要让爱情照顾你。


裴谕新

我的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朋友进入“周末夫妻”、“周末伴侣”的状态。根据英国一项调查,据说有超过10%的伴侣都保持着“周末伴侣”的状态。“周末夫妻”或“周末伴侣”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呢?以下给大家分享几个真实的案例。

你们回避过的所有问题,都会在日后再次面对
木,35岁,公司职员

我和老婆也曾经分开住过一段时间,那时刚结婚不久,工作隔着一个小时高铁的距离。后来因为有了孩子的关系,我们也搬到了同一个城市。

现在回想起来,分开居住的那一段时间确实相对自由,彼此都退到了安全地带,是会减少很多摩擦。但其实恋爱和一起生活真的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那时我们虽然已经领了证,却还保持着恋爱的状态,并没有真的在一起生活。

所以,如果只是谈谈恋爱,我觉得做“周末伴侣”也很理想;但如果要更进一步,比如要真的把对方纳入未来的人生去考虑,或者共同抚养孩子,真的在做任何决定时都站在整个家庭的角度上思考,那么,曾经被你屏蔽掉的摩擦都是关系中非常必要的部分,曾经被逃避的问题终究需要被重新面对。

而且我非常建议,如果你们有未来长期共同生活的打算,不如更早地面对。只有面对它们、试图解决它们、遭遇解决的失败时,你才能知道你们是不是真的能在一起生活,以及如何在一起生活。

再说一句题外话,虽然都说“出轨和在不在一起无关,该出轨的总会出轨”,但有一道心理约束,真的会比没有要好。

恰恰是因为珍惜这段感情,才不愿意离彼此太近
维尼/LING,33岁/30岁,互联网从业者

我们绝对不是因为不够爱彼此才选择分开住的,恰恰是因为,我们都希望彼此之间的感情能够更好,而不要被现实所消磨和破坏。

我们一起长途旅行过,也曾就搬到一起这件事情进行过讨论,列举了会出现的诸多可能,都不希望会因为可能出现的经济纠纷、生活习惯不合等等情况而不愉快,最后还是决定保留彼此的住处。平时下班早的话也会一起去吃好吃的,周末没事的时候通常会到某一个人家里一起过,也会约好时间请年假去旅行。

至少就现在的状态而言,我们都认为这段感情的状态对彼此来说都是更理想、更纯粹的。

偶尔见面和不在一起时的想念会令感情升温,我们也还会为每一次的约会精心准备,也会发现对方身上新的魅力点。我看过一句话,说的是“牢固的篱笆能够成就友善的邻居。一扇能关上的门,也会成就一段好的恋爱。”深以为然。

也有想过,有一天我们可能已经无法维持这段关系,而要考虑分手。但是我们也希望,彼此到那个时候能够完全从关系的角度来考虑,分手是我们真的不再适合对方,而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不分手也是因为还觉得可以在一起,而不是因为牵扯到生活中其他的部分(共同的住处、财产、人脉)而勉强在一起。

我也曾是“周末伴侣”,后来发现自己只是不够勇敢
KK,30岁,公司职员

曾经和男朋友维持了三年的“周末伴侣”关系,后来还是分手了。

三年时间里,其实也相处得不错,很少吵架,会规律性地见面。我们像预约会议一样预约见面的时间,甚至还会小心翼翼地试探对方没有别的安排。

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这样的关系有什么不对。这种不远不近、若即若离的方式看似是一种平衡,实际上是两个人都不够勇敢,不愿意更进一步,害怕受到伤害。

我们俩都是这样的人,谁都不愿意先向前一步。(可能也是不够爱对方吧。)

而一段不够真实、充满防御的关系,当任何一方醒悟过来、想要打破这种“默契”时,就很难再继续。

所以后来我提了分手,他当然也有不满和挽留,毕竟这种默许的平衡被打破了。但最后他还是同意了,也许他也会庆幸自己没有付出太多,我们的分手很迅速,也没有遇到什么需要处理的麻烦。

现在虽然还没有新的男朋友,但我会更想要有一段更真实的关系。如果再恋爱,我会在确认这个人是值得的情况下,少一些对自己的防御和保护。我现在觉得,我们都太过追求对自己的保护,但其实,愿意承受被伤害的风险也是一种有力量的表现。

其实,每个人对于亲密和独立的需求程度都不同,无论你们住不住在一起,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关系方式,找到最适合你们的频率和距离。

你能接受“周末伴侣”吗?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期待你的回复!


知我心理学

我来说说吧,我和我老婆从认识到结婚生子,一直都是异地,相距100公里,典型的“周末夫妻”,至今已经6年了。

至于说是一种什么体验,我先从我自己的感受说起吧。

首先,不可避免的偶尔会有孤独感。工作不忙的时候,下班后同事都各回各家了,自己一个人回到那个独居的房子,网也上腻了,电视电影也看烦了,书也懒的翻上几页,躺在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床上,望着四周苍白的墙壁,有一种陷入枯井般无法自拔的压抑和无力。之前会一颗接一颗的抽烟,戒烟之后会接连喝上几罐啤酒,靠着弥漫的烟雾或者酒精的麻醉才能够睡去。

再次,当然会因为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对孩子也会有内疚感。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每次我离开家门的时候,孩子总会跟在我身后,最后隔着防盗门大哭;现在3岁了,每当要离开的时候,孩子总会自言自语,爸爸要去上班了,愈发的平静和欣然接受这一事实,我却愈发的愧疚。

最后,会对家庭少了一些责任感。长期的异地,老婆对我的依赖性少了很多,两人的共同话题也会少了很多,周末一见面,有时候恍然会有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自己对家庭的概念也仅仅停留在有了老婆孩子这一层面,对家庭的更深的理解不会比单身多多少。

反过来,我老婆对于“周末夫妻”有什么样的体验我不知道,可能除了我以上所有的之外,还会有独立和坚强的独特体验吧,毕竟我有时候也会和她开玩笑,说她是“丧偶式”婚姻。

“周末夫妻”也是迫不得已,但不是长久之计,有条件有可能的话,还是要长相厮守、相濡以沫吧!


井使其

“周末夫妻”可能还算好点,我和老婆是接近两个月才能回家相聚一次,由于从事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长期外地工作,50天左右才能回家休息半个月时间,从这个频率来说貌似比周末夫妻要严峻的多了。我也谈谈我的真实感受吧:

我和老婆2013年11月12日第一次见面,从认识之初就是长期异地,我在山西,她在河北,两者相隔300多公里,我从事石油天然气开采方面工作,按规定45天才能回家休一次15天的假期,长时间的分居两地无异于是感情发展的最大障碍。还好老婆对我的理解和体谅最终战胜了这300公里的距离,虽然她父母也表示过担忧,虽然经历了不少坎坷,但是最终我俩还是走进了婚礼的殿堂。

除了愧疚之外,长期的异地分居对于夫妻关系的稳固和家庭的和谐也是很大的挑战,很多事结婚了才刚刚开始,遇到什么问题不能及时的沟通和解决,有点争吵根本谈不上“床头吵架床尾和”,有些误会可能会积攒很久,甚至造成一定的隔阂,让夫妻间的信任度降低,沟通和信任这两个夫妻间最重要的因素需要经受莫大的考验。只能利用休假在家能够团聚的时候好好进行一下补偿,但是自己也知道,这些补偿能起的作用真的是杯水车薪。久而久之,一开始还对你报有很多希望的老婆慢慢变成了失望,原来还会和你及时沟通的一些情况,发现和你说丝毫没用,也就懒得再提了。老婆也给我看过一些描述“丧偶式婚姻”的文章,每次看到我心里都很不是滋味。说起来有一段时间老婆没再提过相关的词汇了,也许是已经懒得开口了吧。前段时间老婆的一个堂妹找对象,我老婆还说堂妹的妈妈让按照我的标准去找,我立马就说脾气性格方面倒是可以,但是千万不要找像我这种不能在一起的了,切记切记。

也许目前迫于生计和能力限制,不得不接受这种现实,但是无论从家庭和谐、子女教育等哪个方面考虑,还是尽快结束这种生活状态吧,只求过上“你织布来我耕田, 我挑水来你浇园”这种平淡正常的生活吧。

最后奉劝一句还未谈恋爱结婚的年轻朋友们,对于“周末夫妻”这种生活状态一定要慎之又慎!也祝愿和我相同情况的朋友们早日能与老婆回家团聚,到时候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和老婆说:你丢在外面的老公,终于回来了...


不想做司令的士兵

“小别胜新婚”,也是升化夫妻情感的调解器,能给彼此一种相思中的浪漫。



因此,要想让周末夫妻做到心颤的情人似的气氛,前提是相互间有很好的感情,和没有褪温的热恋,才会有种甜甜的,酸酸的,初恋的味道。

想想,夫妻间每天忙碌着各自的工作,打拼着事业。晚上清闲下来,想着彼此周末的情人会,那种激情的吸引,更有了种兴奋,会在寂寞嫌夜长的时光中,辦着手指头,盘算着周末的玫瑰之约,怎样给彼此一个惊喜中的轮回,而穿越彼此的灵魂深处,给夫妻一个心跳的回眸,升化爱着和被爱的相思,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美好呢?



当然,周末夫妻,对有些欲望强盛,和感情热降冷的情侣来说,那会是硬伤。因为夫妻间的感情,那是“睡服”的,而这种期盼的一周一睡,对他们来说,那是难熬的相思,很可能走向婚内出轨,而破灭彼此的夫妻梦,毁掉美好幸福的婚姻。



这周末夫妻,即是夫妻间的天堂,也是夫妻间的地狱,就看你会不会经营?


写作情缘


如果能在一起,尽量不要做周末夫妻吧。我给大家讲一个我身边朋友的事吧!

陈阳在县城工作,老婆晓丹在市内工作,夫妻把家安在了市内,相隔不远,开车半个小时的路程。

可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两个人就习惯了独自生活,对彼此的牵挂想念也越来越淡了,周末见面也成了应付差事。两人也是少了交流,夫妻也开始互相猜忌,是不是对方变心了,找了情人?特别是陈阳的老婆,白天不定时打陈阳单位的固定电话,晚上也会打陈阳父母家的固定电话,就一个目的,查陈阳的岗!还经常让陈阳发定位,自拍。陈阳觉得自己活的像个犯人。



原本感情挺好的夫妻俩,关系越来越紧张。陈阳老婆看的越紧,陈阳的心情越压抑,加上父亲的病,让陈阳的生活喘不过气来,可老婆又不理解他,和老婆沟通,只能让他的心情更糟糕。

陈阳喜欢和自己的一位女同学聊天,反正老婆也不在身边,和同学诉诉苦,可以得到同学的安慰。当然,陈阳也会在同学寂寞时陪伴她,两个人聊着聊着就聊出了婚外情。

陈阳认为,只要每周按时回家陪老婆,只要工资照交,找个情人调节生活,也没有什么对不对的。其实他不知道,她老婆也因为夜晚太寂寞,找了情人天天聊天。

聚少离多的生活,他们表面上恩爱幸福,实际上已经貌合神离。

一天陈阳在回市里办完事的中午突然回家时,撞见了老婆与情人私会,然后他们的婚姻就结束了,原本一个幸福的家,解体了。

好多人说夫妻不在一起,感情会越来越好,短时间的不在一起,夫妻都有新鲜感,可是长时间过“周末夫妻”式的生活,两个人的人远了,心与心的距离也远了,这时候再有外界的诱惑,难免会出现感情上的问题!

都说离产生美,但周末夫妻如果不能好好进行情感维护,距离有了,美却没了,情也淡了。夫妻,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最好还是在一起生活!


如愿小女人日记

周末夫妻,因为距离远,所以建立高频率的沟通最重要。电话,视频,微信等,让两个人的沟通方式多样,话题互动更多,来代替距离带来的负面影响。周末夫妻,大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工作原因两地分居,还好距离不是太远,可以在周末时相聚。
我的一个同学就是这样,为了儿子上学在城里买了房子,他和儿子在城里住,他老婆在老家教书,只有在周末时来城里相聚,星期一一大早再赶回去上班。他自嘲地说自己过的是牛郎织女的生活,平时要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还要上班也很忙,只能简单的做点吃的,要不就买着吃。就盼着周末老婆来了,一家子聚在一起做点好吃的,出去逛逛街什么的,感觉跟过节似的。可以看出他们虽然过着周末夫妻式的生活,但很幸福。
以前曾接触过一个在北京打工的人,老家是农村的,年轻时来北京打拼,靠自己的努力,有了份收入不错,环境也不错的工作,妻子在老家看孩子种地照顾老人,和老婆孩子过着周末夫妻式的生活。也许是和妻子没有建立很好的感情基础,两个人也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看他讲的时候一脸无奈的表情。老婆没什么文化,也不懂得打扮自己,来北京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孩子上学也是问题,再加上租房子等需要不少的费用,所以只有在周末他自己坐车回去看看。那时候还没有动车,火车还没有提速,每次坐车就要三四个小时来回就要坐上七八个小时,偶尔懒得动或者感觉身心疲惫时就两个星期回去一次。孩子也不怎么联系他,有一次孩子说他一句爸爸你来我们家怎么怎么地,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自己像个外人似的,越来越没有回家的动力了。自己一个人在北京也很孤独,每天晚上下班后就找几个哥们出去吃饭喝酒,排解心里的苦闷。好像很后悔在老家娶了老婆的样子,因为和他在一起的哥们儿都是在北京打工期间自己搞的对象,他们都在北京工作,虽然是租房子住,但好歹也算有个家,一家人可以天天在一起。看别人老婆孩子有说有笑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内心多少有点失衡。
现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能在一起的还是尽量不要分开。虽说小别胜新婚,距离产生美,但外面的诱惑太多,离婚率也很高。如果不能在一起,周末夫妻要多沟通,多交流,经营好自己的婚姻,两个人最好能够同步发展,以免拉开距离,产生隔阂,让第三者趁虚而入。在周一至周四独自一人在外工作时安排好自己的业余生活,下班后看看书,看看电影,听听音乐,跑跑步,或者和家人通过网络视频语音等方式聊聊天,多关心对方,理解对方,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使夫妻关系稳定,提升幸福感。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马海玲


暖心理

不邀自答了,哈哈,因为我觉得这题目就是专门问我的。

跟老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我家乡),我在体制内,他当时是临时工。后来毕业后第二年,他考回到了他自己的家乡。自此,我们就开始了四个小时车程的异地恋。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我们会分手,所有人也在劝我们分手,特别是我所在单位的所有同事,都在为我分析将来的一切困难,建议我分手找个本地的。而我妈也时不时跟我说我们在一起的不现实。

我也不懂我当初为何就没听进去,一门心思非他不嫁。而他为了我们方便见面,让家里出一部分钱买了辆车,每个月过来看我一次(比周末夫妻还少见点),偶尔去我家也会特别大方,而且很勤快,叫做什么做什么,从没二话。这样坚持了一年,我们结婚了。婚后第二年,我怀孕了,这我才开始觉得自己跟宝宝挺可怜,因为每次独自出去散步都会发现别的孕妇都有丈夫在身边陪着,我只能慢慢走着羡慕着。

那时候单位有另一个同事也在怀着孕,她说下班后她老公就做好饭了,家里所以活都不用她干,下班回去吃饱躺着就行。而我下班后只能自己做饭,洗衣,晚上睡觉还会担心有没有贼进来。对比之下,心酸不止一点点。

而人总会被现实打败。生完宝宝后,房贷、装修贷、养育经费压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而在老公所在的城市一时找不到好的工作,我只能默默带着孩子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重新开始周末夫妻生活。宝宝健康的时候还好,宝宝出现一点不舒服,我就会手足无措,无助地泪水哗啦啦的流。过后就只能苦笑地对自己说:呵,女人真是没用,遇事只会哭!这条路还远,祝我们都安好吧!

所以以自身经验劝告异地恋还没修成正果的情侣们,如果决定结婚,请一定要考虑清楚,特别是女生。


漫歌2017

我认为尽量不要过“周末夫妻”,除了感情不稳定,对于女人是很大考验。

我有过7年“周末夫妻”经历。2011年和老公结婚,我一直在广州郊区工厂上班,为了改善生活结婚后老公开始做生意,他在靠近琶洲会馆附近租房子做家庭旅馆,由于启动资金少,他即是老板又是员工,吃住在旅馆,我俩距离坐车转地铁要两个小时,为了不影响上班,我周末去看他一次,刚开始有小别胜新婚感觉,但是每次分开后都很舍不得。



后来生意失败,我又怀孕,老公为了补贴生活,他去开货车,每个星期只休息一天,每天开车就很累,刚开始他不愿意回家。为了回家我们辩论过好多次,甚至吵过架,感情淡了好多。为了能让他方便回来,我们买了辆车。买车后养车养孩子,日子苦不堪言,经常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吵架。





后来商量了很久,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决定离开广州,举家搬迁回老家。


蚕丝女儿

“周末夫妻”是一种什么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