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侯美傳:人才聚 鄉村興

人才聚則鄉村興。鄉村振興必須千方百計聚人才,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強農戰略,全面助力鄉村振興,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建強鄉村振興幹部隊伍。實施鄉村人才振興,建強鄉村幹部隊伍是關鍵。堅持以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為導向,把懂“三農”、愛“三農”的幹部隊伍選配到鄉村兩級領導班子,選優配強“兩委一隊三個人”,大力實施鄉村“領頭雁”計劃和“能人興村”戰略,以有力措施加強農村合作社帶頭人、農村致富帶頭人、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建設,嚴格落實公務員招錄和遴選“兩個80%”政策,堅持每年從“一村一大”“三支一扶”“西部志願者”、優秀村幹部中定向招錄一批鄉鎮公務員,用好用活政策聚集各類人才到鄉村一線幹事創業。市縣組織部門要注重在鄉村一線發現、培養、使用人才,加強“三農”工作幹部隊伍的培養、配備、管理、使用,通過駐村輪戰、掛職任職、參與重點工作、定點聯繫幫扶等方式推動市內外各類人才向鄉村一線集結,力量向鄉村一線聚攏。

匯聚鄉村振興專業人才。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類人才在鄉村大地奮筆書寫。切實發揮黨管人才作用,堅持將“就地取材”和“引進人才”相結合,把本地種植養殖能手、能工巧匠等“土專家”“田秀才”“新農人”“農創客”等本土人才發現挖掘出來;以崗位、事業、鄉情、產業、服務聚才,大力回引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優秀務工人員以及市內外企業優秀經管人才、大中專畢業生到鄉村創業興業;通過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招聘、專業人才引進、企業自主引進等多種方式,建立和完善學歷激勵、提升能力補貼、住房補貼、專家補貼、崗位激勵等系列優惠政策,加大科技、教育、醫療、文化等各類專業人才引進落地力度;聚合、發揮省市縣現有人才優勢,持續實施“萬名農業專家服務‘三農’行動”和“三區”科技人才專項行動,建立管用實用的專家與鄉村聯繫服務機制,實現所有鄉鎮、行政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專家聯繫服務全覆蓋,做到每個重點產業有一支穩定的專家團隊和科技特派員隊伍;以彈性政策和有效激勵吸引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向鄉村及農業龍頭企業提供科技服務、轉化科技成果,為實施鄉村振興提供常態化智力支持。

創新鄉村振興人才機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善於優化體制機制,為鄉村人才振興掃清障礙。完善市縣鄉三級“三農”人才共享共用機制,建立市縣“三農”人才數據庫,樹立“事業在哪裡、人才聚哪裡”的導向。完善市縣“三農”人才隊伍培養機制,充分整合各級黨校、職業技術學院、遠程教育站點、新時代農民講習所、農民夜校、產業園區、行業協會等資源,加大各類人才專業知識、實用技能培訓提升,讓“三農”工作隊伍能夠真正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創新“三農”人才隊伍管理機制,落實績效工資、艱苦邊遠地區津貼、鄉鎮工作補貼等待遇,注重人才基層導向,暢通鄉村人才晉升渠道,做好各類人才人文關懷,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願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勵各類人才在鄉村廣闊天地中施展拳腳、大顯身手、幹事創業,讓鄉村人才有舞臺、事業有奔頭、鄉村有看頭、群眾有甜頭。對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戰略的優秀人才,用好各類媒體大力宣傳他們的典型事蹟,形成良好人才生態效應,推動各種力量匯聚鄉村振興。(作者系六盤水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