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侯美传:人才聚 乡村兴

人才聚则乡村兴。乡村振兴必须千方百计聚人才,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建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建强乡村干部队伍是关键。坚持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为导向,把懂“三农”、爱“三农”的干部队伍选配到乡村两级领导班子,选优配强“两委一队三个人”,大力实施乡村“领头雁”计划和“能人兴村”战略,以有力措施加强农村合作社带头人、农村致富带头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公务员招录和遴选“两个80%”政策,坚持每年从“一村一大”“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优秀村干部中定向招录一批乡镇公务员,用好用活政策聚集各类人才到乡村一线干事创业。市县组织部门要注重在乡村一线发现、培养、使用人才,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通过驻村轮战、挂职任职、参与重点工作、定点联系帮扶等方式推动市内外各类人才向乡村一线集结,力量向乡村一线聚拢。

汇聚乡村振兴专业人才。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在乡村大地奋笔书写。切实发挥党管人才作用,坚持将“就地取材”和“引进人才”相结合,把本地种植养殖能手、能工巧匠等“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农创客”等本土人才发现挖掘出来;以岗位、事业、乡情、产业、服务聚才,大力回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优秀务工人员以及市内外企业优秀经管人才、大中专毕业生到乡村创业兴业;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专业人才引进、企业自主引进等多种方式,建立和完善学历激励、提升能力补贴、住房补贴、专家补贴、岗位激励等系列优惠政策,加大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各类专业人才引进落地力度;聚合、发挥省市县现有人才优势,持续实施“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和“三区”科技人才专项行动,建立管用实用的专家与乡村联系服务机制,实现所有乡镇、行政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专家联系服务全覆盖,做到每个重点产业有一支稳定的专家团队和科技特派员队伍;以弹性政策和有效激励吸引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向乡村及农业龙头企业提供科技服务、转化科技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常态化智力支持。

创新乡村振兴人才机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善于优化体制机制,为乡村人才振兴扫清障碍。完善市县乡三级“三农”人才共享共用机制,建立市县“三农”人才数据库,树立“事业在哪里、人才聚哪里”的导向。完善市县“三农”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充分整合各级党校、职业技术学院、远程教育站点、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民夜校、产业园区、行业协会等资源,加大各类人才专业知识、实用技能培训提升,让“三农”工作队伍能够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创新“三农”人才队伍管理机制,落实绩效工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工作补贴等待遇,注重人才基层导向,畅通乡村人才晋升渠道,做好各类人才人文关怀,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中施展拳脚、大显身手、干事创业,让乡村人才有舞台、事业有奔头、乡村有看头、群众有甜头。对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优秀人才,用好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形成良好人才生态效应,推动各种力量汇聚乡村振兴。(作者系六盘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