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來了,你會建議孩子學醫嗎?

高考來了,你會建議孩子學醫嗎?

基礎醫學

臨床醫學

口腔醫學

口腔醫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修復和預防保健等技能。

預防醫學

預防醫學以人群為主要研究對象,應用衛生統計學和流行病學等原理和方法,探查自然和社會因素對人群健康和疾病作用的規律,以制定防治對策,達到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防制傷殘的目標。

院校推薦

上海交通大學

北京大學醫學院

復旦大學

中山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高考來了,你會建議孩子學醫嗎?

在不同地域,醫生職業的薪酬待遇和社會地位是不一樣的:

在美國或者多數的西方發達國家,醫生和律師無論收入還是社會地位,都是很高的,尤其是牙醫。醫生作為受人尊敬的理想工作,收入自然沒得說,美國醫生工資是普通人工資的4、5倍左右,並且職業穩定,安全係數也高。

在香港,據說香港大學醫學畢業生,剛畢業第一年做實習醫生的薪水已經達到了2萬港幣的月薪,比很多其它專業畢業生收入高約1倍。

在日本,有調查稱日本父母最希望孩子從事的職業中,醫生和護士排列在第二位,僅次於排列在第一位的公務員。醫生不但社會地位高,收入也高,相對來說非常穩定。

2018年,我國醫療健康行業一直在加速發展。由於人口老齡化嚴重,二胎政策開放,大家生活壓力普遍增高,激發了我國居民對於護理保健、醫療方面的需求。相關人員也成為短缺型人才,尤其是醫藥行業,被大家認可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

高考來了,你會建議孩子學醫嗎?

很多人當初選擇學醫,也是本著治病救人、回饋社會的初心。同時,也是出於醫人治病本來就是憑經驗吃飯的技術活,越老越吃香。

一般來說在中國,醫生在四、五十歲便可以達到一個巔峰,不管是醫生還是其它職業,都是跟經驗和工作年限分不開的,所以前期是可以算作經驗的提升和積累期。

醫學是古老的,同時也是前沿的,它是一門永遠值得人類探索和獻身的科學。這個職業所帶來的精神滿足,是其他職業都無法代替的。

醫術的習得和心靈的成長並行,醫學是有溫度和情懷的,學科背後所蘊藏的是熱愛生命、關注健康、傾注愛心、樂於奉獻的永恆追求。衣白袍於身,行黑暗之中,用仁心巧術在與病魔、死神作鬥爭。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人間正道是滄桑。去年高考後,女兒毅然選擇了中山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期待女兒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學有所成,將來成為一個優秀的受人尊重的好醫生。

醫生,守衛的是健康,面對的是生死,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我們總是用妙手回春形容他們,以至於忘記了,他們,其實也是普通人, 面對著疾病困擾的病人,你們承擔起生命保護神的天職。

這個行業,也應該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獲得更多的社會尊重。

時光流逝,或許我們才剛走上這漫漫學醫路,其中的辛酸苦楚只有我們學醫者才能體會,願我們最後都能持誠待人,醫心行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