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中國周邊的鮮卑、匈奴、党項、契丹這些民族現在到哪兒去了?

Michie

.匈奴,鮮卑,契丹和党項這些生活在北方草原和西北地區的少族民族都有著輝煌顯赫的歷史,對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如今作為民族的主體己經消失,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己融入漢民族的血液中化作一個個符號。匈奴是北方草原上的部落聯合體,按照西漢司馬遷的說法是夏桀子純維領著桀姬倿逃到北方草原上子孫後代,僅作一家之言供參考。公元前三世紀興起於北方草原,西漢初期冒頓單于實空前強大,控弦之士四十多萬,和漢王朝斷續經過百年戰爭,分化為南北兩部分。公元89年東漢竇憲,耿秉帶著漢,南匈奴和鮮卑聯軍大敗北匈奴,西遷中亞淡出中國歷史,留下十餘萬戶自稱鮮卑。南匈奴內附,三國時期參與中原內戰,曹操統一北方後分化期五部,派刺史管理,從此失去王庭,五湖十六國時期先後建立過前趙,胡夏,北涼和北周等政權,隋唐時期不見於史籍記載融入漢等民族之中,漢姓之中劉,蘭,金,叢等源於匈奴。鮮卑族是東胡族的一支,冒頓單于滅東胡已後,有一支逃到大鮮卑山叫鮮卑人,匈奴人失敗後,鮮卑人佔據北方草原,東漢末胡強大起來。五胡十六國時期進入中原的鮮卑人建立前燕,西燕,南燕,後燕,南涼代等政權,經北魏孝文弟漢化改革融入漢族之中,元,獨孤,長孫等姓源於鮮卑。生活在草原上鮮卑人建立柔然帝國,六世紀被興起的突厥帝國滅亡,餘部形成契丹和室韋。隋唐時期蒙兀室韋形成蒙古族主體,好今蒙古族為匈奴人血緣世糸。契丹人興起於內蒙古烏拉木倫河和老哈河一代,唐末形成契丹八部,九一六年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八部,創立官制建立城廓和文字建立契丹國,後改稱遼國,1125年被興起的金帝國所滅,餘部由耶律大石率領西征中亞建立西遼帝國,後被西稱蒙古人所滅。契丹族作為民族整體消失融入漢和其他少數民族之中,如今達達翰爾人,錫伯人和雲南本人是其支糸。党項族是羌人一支生活在松潘一帶,吐番人興起後不斷北侵,党項人要求內附,唐高宗李治時把党項人遷到西北夏州一帶生活。安史之亂時期首領拓跋思恭鎮壓安史之亂有功受封夏國公,夏州節度使,賜李姓。其子孫在此經營,北宋時期李繼遷叛宋,他和當地貴族聯姻擴展勢力割據西北,到他孫子李元昊時期1038年自稱夏國王建立西夏政權。1127年被興起的蒙古人所滅,都城銀川被屠,作為一個民族主體党項人消失,漢族中余姓是党項人餘缺的後裔。西北地區土族據說是其後裔。



關東俠客

中國歷史上的鮮卑、匈奴、党項和契丹這些民族現在到哪兒去了?一言以蔽之,這些民族的主體可以說已經融入了中國的各民族之中,但也有一些分支則遷居到中國以外的地區,之後也基本融入了當地其它民族之中。


鮮卑族去哪了?

鮮卑其實可以說是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一個少數民族了,因為其深度參與中原政治,因此事實上它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恐怕還要超過匈奴和蒙古等名氣更大的少數民族。

鮮卑人古畫

而鮮卑也是漢化最徹底的少數民族之一。在南北朝的北魏時代,多數鮮卑人移居中原,並改漢姓,因此這部分鮮卑人在唐朝時基本完全漢化,融入漢族之中。但當時慕容鮮卑中有一支遷到中國西北地區,後來建立了吐谷渾政權。這支鮮卑漢化程度很低,後來吐谷渾滅國之後,其族人中有一小部分可能成為了今天青海地區土族的祖先。

另外今天東北和新疆的錫伯族也被認為是一部分沒有遷入中原的鮮卑族後裔,而錫伯族的族名和鮮卑都有可能是同一個詞。而且不僅如此,現在的西伯利亞,有些歷史學家也認為得名於鮮卑的族名,也就是說西伯利亞其實可能可以翻譯成鮮卑利亞。所以鮮卑在現在基本上是漢族的一部分,另外土族和錫伯族應該也可以算鮮卑的後裔。

匈奴族去哪了?

和鮮卑相比,匈奴族的名氣其實更大。畢竟中國歷史上很多歷史名人和典故都跟匈奴有關。而匈奴族的去向也是一個更大的謎團了。

其實匈奴在東漢後期是分裂成了兩個部分,即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在西晉末年入主中原,建立了劉漢王朝。後來基本也都融入漢族之中。而北匈奴的去向則一度成謎,因為在中國史書裡,北匈奴在東漢末年遷居到位於中亞的康居國之後,就漸漸不知所蹤了。

匈奴人陶俑

不過到了近代之後,通過對比西方的史書,人們赫然發現在北匈奴從中國史書漸漸消失之時,在歐洲卻突然出現了一個從東方遷來的強盛遊牧民族。這個民族在歐洲被稱為匈人(Huns),在公元4世紀和5世紀曾經一路從頓河流域打到法國和意大利,間接造成了羅馬帝國的滅亡。而通過對比東西方史書,人們發現匈人最早出現在歐洲史書裡是在頓河流域攻滅了一個叫阿蘭的民族所建立的國家,而在同一時期,中國史書裡竟然也有記載說在很接近的地區和相同的時間,有個叫阿蘭(奄蔡)的國家被匈奴攻滅。因此許多人認為歐洲的匈人就是匈奴,甚至有很多歐洲歷史學家現在已經開始把中國古籍裡的匈奴稱為亞洲匈人。而匈人後來在歐洲也消失了,現代的匈牙利人和匈人有些歷史傳承關係,但也不能說是匈人,最多隻能說是匈人可能融入了匈牙利人之中吧。

党項族去哪了?

党項族最早出現於鮮卑人建立的吐谷渾,但他們卻是羌族的一支。党項族在五代到北宋時期崛起建立了西夏王朝,但在公元1227年被蒙古滅亡。之後党項人遭到大量屠殺,但仍有一部分黨項人被編入蒙古軍隊,隨蒙軍四處征戰。還有一部分遷居中原。

党項婦人古畫

現代發現的一些歷史記載顯示,到明朝時期,河南和安徽都還有党項人群體。甚至有一些零星記載顯示有一些西夏王族曾經遷居川北、藏北甚至印度北部。但在明朝之後,党項人的相關記載就幾乎沒有了,因此可以肯定党項人也基本都融入漢族之中了。

契丹族去哪了?

契丹族的去向也非常複雜。多數契丹人在遼朝滅亡之後散佈於金國各地,其中居住在漢地的契丹人基本全部漢化,比如蒙古帝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耶律楚材就是其中的典型。而一少部分契丹人則隨耶律大石西遷建立了西遼王朝。但在公元1218年西遼王朝被蒙古滅亡之後,西遼契丹人則有許多被編入蒙古軍隊。

契丹人

因此在元朝時,對中原的契丹人是完全按照漢人對待的,不再有契丹這個民族劃分,而對在西北不會說漢語的契丹人則按蒙古人對待,也就是編入了蒙古軍隊。而西遼滅亡之後,另外還有一小部分契丹人隨其領袖巴刺黑再次西遷,最終來到伊朗中部的克爾漫地區又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但幾十年後再次滅亡,之後這部分契丹人則融入了伊朗各民族之中。

而在現代,通過基因分析和對民族傳說進行解讀,人們發現中國東北地區的達斡爾族無論是語言還是基因都和契丹人非常接近,因此可以基本斷定達斡爾族是契丹後裔的一支。另外在雲南,還有一個叫本人的族群,雖分屬不同民族,但其家譜很多最早都姓耶律,因此他們也很有可能是編入蒙古軍隊的契丹人後裔。而在中亞的阿富汗,有一個民族叫哈扎拉族,這個民族是西征蒙古軍隊和當地民族的混血。而在這個民族裡,有一個部落叫達爾契丹,現在也有很多人認為他們也是被編入蒙軍的契丹人後裔。所以契丹人後裔可以說廣泛分佈於從中國黑龍江到伊朗的許多民族之中。


桃花石雜談

匈奴、鮮卑、党項羌、契丹是在我國古代的不同時期活躍於北方草原或者西北戈壁的遊牧民族,其中的党項羌帶有半農耕半遊牧的性質。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們都已經融入了華夏的血脈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尋找它們的足跡。

第一、匈奴族

匈奴是我國北方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在戰國時期強大起來。約在秦漢之交這段時間裡,傑出的首領冒頓單于統一匈奴族各部,並消滅了遼河上游的東胡人。漢朝初年,匈奴憑藉騎兵的優勢多次入侵邊境。漢武帝時期發動了三次漠北之戰,將匈奴徹底驅離漠南。東漢時期,匈奴又遭到了進一步打擊,瓦解為南北匈奴2部。北匈奴遷徙到東歐,與歐洲民族雜居形成了匈人;南匈奴依附漢朝,進入河套平原。

圖一:匈奴帝國


4世紀初,南匈奴的首領劉淵在左國城起兵反晉,建立匈奴漢國。317年,匈奴漢國終於滅掉了西晉。劉淵的侄子劉曜建立了五胡16國中的前趙,但前趙被後趙所滅後,匈奴人也衰弱了。5世紀初,鐵弗匈奴的首領赫連勃勃崛起,在關中建立了大夏國。439年,大夏國被拓拔鮮卑人建立的北魏所滅。根據《北史》記載,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南征劉宋時,還多次使用匈奴奴隸充當鮮卑鐵騎的馬前卒。5世紀以後,南匈奴逐漸融入了鮮卑人、漢人之中。

圖2:鐵弗匈奴建立的夏國

第二、鮮卑族

鮮卑族是我國東北的一個少數民族,在東漢時期才進入蒙古高原放牧。東漢後期,鮮卑首領檀石槐統一各部,南下侵入雲中郡、五原郡,蠶食東漢的領土。西晉末年時,鮮卑各部紛紛起兵作亂。遼西的段氏鮮卑人被羯族人石勒所滅,宇文鮮卑被慕容鮮卑所滅。五胡16國中的前燕、後燕、南燕都是慕容鮮卑人建立的。4世紀末,拓拔鮮卑的首領拓拔珪(北魏道武帝)在內蒙起兵,建立北魏國。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拔燾攻滅大夏,統一了中國北方。

圖3:慕容鮮卑建立的前燕


6世紀時,鮮卑人宇文覺建立了北周王朝,至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時期,再度統一了中國的北方。北周末年,漢人權臣楊堅篡位,徹底結束了鮮卑當政的時代。我國的隋唐時期,鮮卑已經基本融入漢族,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出現。

圖4:隋朝形勢圖

第三、党項羌

党項羌是羌族的一個分支,在唐朝時期曾經是吐蕃王國的臣屬。唐朝末年,党項羌首領拓拔思恭(李思恭)參與鎮壓了黃巢起義,因功被封為定難軍(夏州)節度使。宋朝建立以後,多次試圖消滅定難軍首領李繼遷都遭到了失敗。宋真宗趙恆在位時期,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主動割讓西北的5州給党項羌統治。由此,党項羌徹底壯大起來。

圖5:遼(契丹)、西夏(党項)、宋(漢族)鼎立形勢圖


11世紀,党項羌擊敗回鶻、吐蕃、漢人,成為西北猛虎。1038年,党項羌首領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西夏對遼國稱臣,並不斷蠶食宋朝邊境,構成了宋、遼、夏三國鼎立;金國崛起以後,西夏又對金國稱臣,與蒙古結好。13世紀初,西夏與金都被蒙古人所滅。有史料顯示,成吉思汗的後人在破城之後對党項羌人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一般認為,因為蒙古人的過度屠殺,導致了党項人的消亡。至少在元朝時期,党項羌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就已經不存在了。

第四、契丹族

契丹族是東胡族的一個分支,曾遊牧於圖們江到遼河的廣袤地域。《北齊書》曾記載了文宣帝高洋討伐契丹、大勝而歸的事件,說明當時的契丹還不強大。隋唐時期,契丹已經發展成為比較強大的民族了。比如隋煬帝、李世民都曾經討伐過契丹,並使其臣服。毫無軍事才能的武則天當政時期,過度放任契丹人的膨脹,結果導致帝國的遼西走廊全部失陷於契丹之手。不過,契丹這一段短暫的崛起史在唐玄宗時期又被完全遏制下去。

圖6:遼國形勢圖

直到唐朝末年,契丹8部之一的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內部,並在臨璜府稱帝建國,最終發展成為了北宋的勁敵大遼帝國。12世紀初,衰落的遼國被女真金國所滅。大部分的契丹人融入了女真人中,還有一部分契丹人跟隨耶律大石(中亞民族稱他為“菊兒汗”)到達新疆地區。為了延續遼國的正統,耶律大石在中亞建立了強盛的西遼國,但此時的契丹人已經開始同其他的中亞民族雜居了。元代編寫《遼史》時,就是將遼國與西遼國合併在一起進行敘述。

正是因為耶律大石的西征將漢文化帶到了中亞,時至今日俄羅斯語和烏克蘭語中的“中國”發音還是“契丹”,可見契丹當時的勢力之盛。

圖7:西遼時期的中國

1218年,西遼最終被崛起的蒙古所滅,西遼的後人繼續往西逃走,並建立了弱小的後遼國。在這一支契丹人西遷的過程中,已經被完全伊斯蘭化,他們不再是崇尚漢文化的純粹的契丹人了,因此也就不在中國歷史的敘述之內。

1234年,蒙古人消滅女真金國以後,在中原吸收了大量的契丹人和女真人。據《元史》記載,忽必烈身邊就有不少的契丹的謀士和兵士,但是元朝時期的契丹已經基本融入漢族和蒙古族中了。

圖8:分裂前的蒙古汗國


中外歷史

中國歷史由中原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共同組成,這個問題涉及的便是另一半的中國歷史――遊牧民族。

北方的遊牧民族由匈奴和東胡兩支組成,匈奴位於今蒙古草原,東胡在今東北地區。

秦朝之時,匈奴首先強大起來,東胡被匈奴擊敗,分裂為烏桓和鮮卑兩支。

漢朝之時,經過衛青、霍去病、竇固、竇憲的持續打擊,匈奴分裂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其中南匈奴內附融入漢族,北匈奴西遁,不知所終。

而匈奴故地被烏桓和鮮卑佔據,公元207年,曹操滅烏桓,鮮卑獨霸今蒙古草原。



兩晉之時,鮮卑和內附的匈奴、羯、氐、羌一起割據中原,即“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結束於北魏,北魏由鮮卑拓跋部建立,在南北朝時期五胡逐漸融入華夏。


鮮卑入主中原後,北方草原遂被原來依附於鮮卑的柔然所佔,柔然幾乎與南北朝相始終,最終被崛起於阿爾泰山的突厥所滅,突厥本是柔然的附屬。

隋朝之時,突厥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

唐朝之時,李靖滅東突厥,蘇定方滅西突厥。突厥一部分內附融入華夏,一部分西遷,後來在今伊朗建立了塞爾柱帝國,在今土耳其建立了奧斯曼帝國。

突厥被滅後,草原被回紇佔據,回紇與大唐關係密切,後來被黠戛斯所滅。而回紇便是今天維吾爾族的前身。

五代之時,契丹崛起,吞併黠戛斯。

北宋之時,女真崛起,滅遼國和北宋。

契丹西遷建立西遼,北宋南遷建立南宋。

南宋之時,蒙古崛起,一統女真、西遼、西夏、大理、吐蕃和南宋。



契丹、女真、西夏党項後來都融入華夏,而女真則是後來滿族的前身。

明朝之時,後金(滿族)崛起,清朝最後一統滿蒙回藏漢,實現了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最終統一。


所以,大部分的遊牧民族最終都融入了華夏,而滿蒙回藏漢可以說是中國最終的五部分,清朝實現了五部的統一。至今“滿”應當可以去掉了,因為東北已是漢族的天下了。


心向青山

據史記載,中國古代民族至少有一百六十多個,其中就有有匈奴、鮮卑、党項、契丹等這些民族。這些民族都曾盛極一時,叱詫風雲,在歷史畫卷中中留下濃妝豔抹的一筆,他們統一漠北,涿鹿中原,建朝立代,只是它們為何消失?如今又在何處?

1、匈奴;興起於公元前3世紀的北方,繁衍於河套地區,縱橫大漠南北,在單于的領導、左、右賢王協助下,從戰國開始,屢次騷擾邊塞。直到漢武帝時期,在衛青,霍去病持續打擊下,日漸衰弱,並分裂成南、北匈奴。北匈奴西遷,征戰歐洲大陸,最後或戰死沙場,或融入當地民眾;而南匈奴則南遷,並依附於東漢,後曹操將之分為五個部落,這代表著單于王朝的終結,以後的八王之亂中,匈奴最後一次登上歷史的舞臺,他們滅晉建趙,再被石勒所滅。他們最終還是融入中原漢文化當中!改劉、賀、從等姓,居住在現如今的陝西,山西等省。



2、鮮卑;鮮卑崛起於匈奴之後,起源於東胡族。南北匈奴分裂時,其趁機佔領了蒙古高原。在公元2世紀直到16國時期,他們和中原王朝時戰時和。其後趁中原混亂不堪時,於385年建立北魏,並逐漸統一北方,後北魏孝文帝時期遷都洛陽,大舉漢化,已經同化了!




3、党項;党項發源於青海東南黃河流域,為西羌一支。從漢至唐時期,他們漸漸東遷。直到宋朝時,其首領開始抗宋,並建立了西夏,後被成吉思汗所滅。也開始融入其他民族當中,現居住於寧夏,甘肅一帶!



4、契丹;契丹是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他們起源於東北,靠近蒙古一帶。後由其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各部,並於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國,後改國號為大遼。遼共持續了200多年,被完顏阿骨打領導的女真部落所滅。並開始西遷,但也消失於中亞的滾滾風沙中,他們沒有留下任何文化痕跡。至於留下來的人中就是生活在大興安嶺、嫩江和呼倫貝爾草原交匯處的達斡爾人!



現如今,這些民族都已經消失於歷史的風雲,他們已經融合同化於漢民族這個大家庭當中。而這些融合有利於緩和各民族之間的矛盾,促進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為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穩定、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歷史拾辰

先說匈奴,匈奴據說是夏之苗裔,也就是父系是夏朝後人。按民族劃分,匈奴也為華夏後裔。匈奴崛起於北方大漠,在戰國時和趙國接壤,被趙國大將李牧打的落荒而逃。秦朝把北方各國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就是阻擋匈奴的鐵騎南下掠奪,秦始皇長子扶蘇和大將蒙恬震守邊關。


漢初劉邦被匈奴圍困,差點失國。在"文景之治"後的漢武帝終於擊敗匈奴人,匈奴人分裂成漠北和漠南兩部,漠南歸順大漢。漠北匈奴在東漢時被竇憲打擊下遠走歐洲,百年後又在歐洲颳起血雨腥風,現在匈牙利即是北匈奴西遷後和當地民族融合的後代。

鮮卑源起於東胡部落,也自稱黃帝之苗裔。在晉朝"八王之亂"中和南匈奴一起南下掠奪,後被漢族擊敗,大部分在後來隨北魏孝文帝改元中融入漢族,少部融入其它民族,現東北錫伯族是其直系後人。

契丹也源出於東胡部落,在宋、金聯手進攻下滅國,後人和鮮卑一樣融入漢族,現東北達斡兒族和雲南保山地區有其後代。



党項族是源自古羌族,華夏族也是從古羌人中分華出來的,看來兩者有歷史淵源。西夏被成吉思汗所滅後不知所終,據史學家說党項殘部又回到其祖先生活的地方。也即為四川康定一帶生活的藏族。
歷史越幹年,一切泯滅於風雨間,漢族仍舊屹立於潮頭而不倒。不可一世的成吉思汗,你在哪裡呢?


行雲流水1437995

這些民族的主流都併入漢族了,漢族是一個多民族融合混血的民族,並不一個純種的民族,任何漢人的身上都有少數民族民族的血,華夏族+匈奴族+鮮卑族+突厥族+羌族+契丹族+……=漢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