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爲了鞏固大一統王朝採取了哪些措施你知道嗎

(本文均屬歷史真實性,請勿編造篡改)

在中國歷史上,漢武帝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採取了一系列鞏固大一統的措施,使西漢王朝出現強盛的局面。

漢武帝為了鞏固大一統王朝採取了哪些措施你知道嗎

西漢初,諸侯王勢力強大,各自獨霸一方,生活驕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開反抗朝廷派來的官吏,有的還企圖謀反。地方上的豪強地主也發展起來,兼併土地,聚斂財富,橫行鄉里,與官府分庭抗禮。這兩股勢力導致社會秩序混亂。

漢武帝為了鞏固大一統王朝採取了哪些措施你知道嗎

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推恩”建議,下詔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可將封地再次分封給其子弟作為侯國,由皇帝制定封號。這樣,侯國越來越多,諸侯王的封地和勢力越來越小。漢武帝隨後又找各種藉口削爵、奪地甚至除國,嚴厲鎮壓他們的叛亂。諸侯王從此一蹶不振。漢武帝還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監視州部內的地方官吏、豪強及其子弟,嚴禁他們為非作歹。通過這些措施,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強。

漢武帝為了鞏固大一統王朝採取了哪些措施你知道嗎

西漢初,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很弱,統治者奉行“無為而治”的政策,諸子百家的學說在社會上很流行,許多士人四處遊說,依附諸侯王,對抗朝廷。漢武帝即位後,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大一統政權的精神支柱。漢武帝還在長安興辦太學,以儒家的《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作為教材,培養統治階級需要的儒學人才,儒土也進入各級政權機構。從此,儒學居於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

那時候,私人鑄幣還沒有完全禁絕,鹽鐵經營權也大都掌握在豪強手中,因此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富商大賈,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這些富豪唯利是圖,不關心國事,如漢初諸侯王叛亂時,朝廷向他們借錢去平叛,他們卻擔心朝廷不能獲勝而不肯借貸。

為加強朝廷對社會經濟的控制,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還在全國各地設鹽鐵官,把煮鹽、冶鐵等經營權收歸國有,實行鹽鐵官營、專賣;又在全國範圍內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這些措施,使國家的財政狀況有了很大改善,為漢武帝許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經濟基礎。

漢武帝為了鞏固大一統王朝採取了哪些措施你知道嗎

漢武帝從政治、思想、經濟等方面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還平定了漢朝前期以及秦朝甚至是戰國時期令中原統治者最頭疼的疆域問題:“匈奴入侵”,使西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