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阻斷息肉變成腸癌之路?

holland巧克力

大腸癌算得上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一種癌症,每一年全國都會有大量的大腸癌新發病人和死亡病人。而大腸癌很大一部分是由腸息肉的惡變發展而來。腸息肉是腸道中一種增生的組織團塊,是非常常見的腸道疾病。

腸息肉的發生是由於腸道黏膜局部受到刺激而導致其更新脫落失常而出現過度增生,使腸道逛街平坦的黏膜表面出現小的隆起或凸起。腸息肉有很多類型,有些是良性的,大多數體積較小、底部帶蒂、表明較光滑完整。這樣的息肉只要體積較小且不持續增大則沒有什麼明顯傷害;


KK健康

腸癌禍根在息肉,也就是腸管內長個“肉疙瘩”,從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性癌,這樣的一個演變過程,一般需要5-10年,但也有進展快的,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息肉分為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而後者已被公認為是癌前病變,這種家族性腺瘤性息肉遺傳率也極高,且腸癌的遺傳易感性相對其他癌症較高,因此對於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也可以叫腸癌的高風險人群,定期做體檢十分必要,尤其是腸鏡檢查,因為息肉早期是自身沒有感覺,很難被發現,多是體檢或者檢查其他疾病時被查出,息肉較大時臨床上會出現便血等現象。另外,炎性息肉長期刺激,也有發展成腺瘤性息肉的可能,因此切斷息肉癌變的路徑就是早發現,早做病理,早切除。


康愛在線

實際上,有95%的大腸癌是從大腸息肉逐漸轉變而來的,而由於個體差異的不同,這個過程一般需5-10年左右。因此,阻斷息肉變成腸癌是十分重要的一點。

那麼,該如何阻斷息肉發展成大腸癌呢?

(1)切除結腸息肉可阻斷大腸癌的發生

其實,大腸息肉就是腸粘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變,通俗來講,也就是長在腸黏膜上的一個肉疙瘩。

從性質上區別,常見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腸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幾乎不會發生惡變,而腺瘤性息肉的惡變幾率較高。腺瘤性息肉又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混合性腺瘤息肉這三種其中絨毛狀腺瘤的癌變率最高,管狀腺瘤的癌變率最低。

需要注意的是

,腺瘤性息肉不會自行消退,藥物也難以將其消除,若不及時處理,發生癌變的幾率較高。而炎性息肉相對安全,有時較小的炎性息肉會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長期受炎症刺激,也有腺瘤發展的可能。

(2)定期複查

發現息肉,即使將其切除後,環境也沒改變,仍有復發的可能性,所以定期複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若有結直腸息肉病史的人群,都應定期複查。單發息肉切除且病理證明是良性的,剛開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腸鏡,連續2-3年不復發,則改為每5-10年查一次。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以及關注,瞭解更多的“腸”識!


便寶寶大腸癌早期篩查

這可以看我最近發佈的科普文章。簡單說下:

一、不是所有的產息肉都會變成腸癌。

腸息肉可以分為炎症性息肉、炎性纖維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有癌變傾向,其他類型轉變為癌症很少見。

二、如何預防息肉轉變成腸癌:腸息肉早期切除可以預防和減少癌變的發生!

具體如下:

1、小於0.5cm的息肉可以在腸鏡檢查時予以摘除並送病理檢查。

2、大於0.5cm的息肉可以腸鏡下切除,腺瘤性息肉應該儘快切除;

3、直徑>3cm的腺瘤,尤其是絨毛狀腺瘤應手術切除;

即使腸息肉已切除,需注意仍有復發甚至癌變傾向,需定期複查腸鏡!

三、如何防止自己長腸息肉:

家族成員中有結腸癌或結腸息肉者、長期吃高脂肪、低纖維食物以及吸菸、飲酒都與腸息肉有很大的關係。

那麼各位看官應該知道該怎麼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