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霍尔果斯之变:“经济特区”缘何沦为避税天堂?

「案例」霍尔果斯之变:“经济特区”缘何沦为避税天堂?

前央视知名主持人崔永元前段时间在娱乐圈掀起了一股关于明星收入和税收的龙卷风,冯小刚、范冰冰、王中磊等无论是导演界、演员界还是投资人界的知名人物都被卷入其中,从娱乐圈一路席卷到了金融圈。尤其在A股掀起的一系列蝴蝶效应,连串大戏让人看得目不暇接。在这场戏中,有一个地方的名字被频繁提起,它不是一线城市,也不是知名城市,而是一个边陲小城,这就是霍尔果斯。

在崔永元提醒大众关注明星税收事件之前,最经常能看到这个名字的地方,应该是在各大影院的银幕上。实际上霍尔果斯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地处新疆西南,作为一座小城,人口仅有10万人。在2011年底,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对喀什和霍尔果斯两地实行税收优惠。从2010年到2020年,政府规定目录内的企业,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五年之后,当地政府将部分税收返还,增值税方面的返回,最高可以达到50%。于是大量的注册公司涌入霍尔果斯,主要是金融投资、文化、体育、影视、娱乐等几种类型的公司为主。仅仅在2016年这一年,就有超过2000家企业落户霍尔果斯;今年1月份,霍尔果斯的税收就突破3.8亿元,同比增长16倍。

「案例」霍尔果斯之变:“经济特区”缘何沦为避税天堂?

但是这种“注册型经济”很快就被国家加以叫停:2017年底霍尔果斯当地加强对注册企业的地址要求,2018年初已经开始了整改,清理“一址多照”,开始实行“一址一照”;此前的增值税返还、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目前暂停;霍尔果斯国家税务局2017年度公司企业利润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0%以上的企业,进行税务自查,其中涉及多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

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开始有公司主动进行撤离:新三板挂牌公司成翼传媒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注销霍尔果斯成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伴随着霍尔果斯对于企业的税收、注册地址等政策的逐步收紧,这样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

一带一路政策亮点,缘何招不来真正的企业?

霍尔果斯并不是国家生造出来的政策城市,作为一带一路上具有关键性区位的枢纽城市,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重要的外贸必经之地。在这里,距离中国唯一一个跨境自由贸易区,也是世界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仅有咫尺之距。这才是霍尔果斯真正的核心价值所在。

「案例」霍尔果斯之变:“经济特区”缘何沦为避税天堂?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在这里,中方、哈方、第三国人员,无需签证即可凭护照或者出入境通行证等有效证件出入,货物、车辆也可在这个区域内自由流动。入区免签证合法停留30天。官方数据显示,中哈合作区2017年达到554万人次,6年来共增长了32倍。截至2018年3月,合作中心出入境人数达1779余万人次,贸易额227余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约为87%和225%。目前,中哈合作区的日客流量在2万左右。

然而与热闹的贸易区相反的是,来这里的企业遇上了“一房难租”的尴尬局面。当地目前入市写字楼较少,房屋紧张,供应量远远赶不上来此注册的企业数量。

这种尴尬局面造成了霍尔果斯变成了外贸中转和交易点,四面八方的实体经济企业带着商品来此交易,但却很难在此真正立足。而轻资产运营的文化影视等类型的企业,却轻易占据了原本应该属于实体经济企业的位置,在这里注册一个空壳公司,然后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

「案例」霍尔果斯之变:“经济特区”缘何沦为避税天堂?

实体经济是霍尔果斯存在的真正目的,也是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真正需求者,更是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主体,GDP的真正支柱。这样一个自由贸易区,在当前实体经济形势较弱的前提下,应当是实体经济企业的天堂,而不应当成为文化影视等行业的避税天堂。

中邺观点:外在机制不能成为核心发展点

在6月份新京报对霍尔果斯进行的采访中提到,霍尔果斯招商局的工作人员认为这里正在经历阵痛期,招商方向也侧重为实体型经济。

中邺认为,霍尔果斯真正的价值点在于中哈跨境自由贸易区,而不在于避税政策。优惠政策是当地招商的加分点,但却不能是核心价值点。当大众提到霍尔果斯时,第一个想起来的是避税天堂而不是跨境自由贸易区,这实在是对外宣传和招商上的一大误区。

「案例」霍尔果斯之变:“经济特区”缘何沦为避税天堂?

对于产业园区这也同样是一条适用的原理:一个园区吸引企业的亮点应当是内在的经济机理,而不应当是激励性的优惠政策。正如当年若干个经济特区,却只有深圳一家独大,深圳速度和改革开放精神全国闻名。实干才能出真成绩,而捷径,却仅仅只是脚下的一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