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两仪点穴拳——“一拳打人死,一掌打人活”

中国武术流派中点穴有多种,那么点穴产生于何时呢?

揭秘两仪点穴拳——“一拳打人死,一掌打人活”

点穴之说在历史早有记载,《史记》中有一段关于点穴的文章,是说有人想害汉高祖刘邦,事情败露被“绝肮而死”。对“绝肮”有多种说法,有说是点住穴位导致脑供血不足而死,还有说是点破颈动脉窦导致心跳反射性停止而死。

清初大学问家黄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铭》,是现存最早记述内家拳名称概念、历史源流、风格特点的历史文献,十分重要。文中生动地描写了内家拳大师王征南的点穴:“有恶少侮之,为征南所击,其人数日不溺,踵门谢过,乃得如故。”意思是恶少被征南点穴后无法排泄,只能求饶。

据两仪拳老拳谱记载,两仪拳命名,是根据天地形势和宇宙变化而来。混沌过后天地如卵,草木丛生,雾极生黄极,黄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五形,五形生八卦,八卦定乾坤。两仪指清轻上浮为天,黄重下沉为地。宇宙变化天地既分,遂生万物。两仪分阴阳,天地万物离不开阴阳,两仪拳吸收融合了多个拳种精华。

揭秘两仪点穴拳——“一拳打人死,一掌打人活”

两仪拳武功原理何在?

两仪拳也叫过气拳,属内家拳术,与人交手常以封住对方穴道为制胜手段。两仪拳套路分为:一路两仪,二路两仪,三路两仪,六路先天八卦,二十四操手,七十二破手,十二大劲点打三十六大穴等。实战时,两仪拳招招直指人体三十六大穴,无不与《脉络学》、《纳卦经》息息相关。两仪拳发力时,将周身内力聚集指尖,气功运用在此拳种中显得尤为重要。

点穴是两仪拳精粹,它是以中医经络学、气学、阴阳学、五行学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内劲运气发力,运用手、足、肘、膝等部位,瞬息之间完成意到气到、气到血到、血到力到的内劲,点中穴位。而穴位被外力强劲击中,气滞血淤,突然关闭,造成经络受阻,经络断则失气,血脉断则失觉,促使人体局部或整体失去控制机能,从而达到先发制人、克敌制胜的目的。打个比方,两仪拳的点穴是“闭交通之道,断运输之功”,作用如同给水管断水、给机器断油一样。人身体外有五官四肢、内有五脏六腑,经络是它的线索,血脉为它灌溉,经络断会缺气运行的能力,血脉断会失去知觉。

两仪拳劲法式式生风,且动作短而快,浸透力强。其劲在人体表面没冲击力,但向人体内部传导力增大,自然入内。不论一拳一掌一指一趾,所击之处皆人体要穴,以不同的劲,点击不同穴,对手脸上会出现红、黑、青、黄等色,有的低头像斗败的鸡,有的仰头像吊颈的鹅,有的不停打滚,有的骨软如泥。它不是把人撞飞、撞倒,而是原地崩溃。而且两仪拳制人不伤人,点穴后如拳师解穴,对身体并无伤害。这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仁恕”的精神。

揭秘两仪点穴拳——“一拳打人死,一掌打人活”

两仪拳法的点穴与别的门派点穴有何不同?

张震领认为,点穴功夫有很多类别,有的门派点穴主要是“打血头”,即按照子午流注,针对不同时辰,击打不同经络穴位,达到制人目的。两仪点穴可随时随地点中穴位,制住人。

“也能。我们会变换手法和位置,借势寻机,活学活用,随斩随进,后发先制。两仪拳师还要注意自身保护,注重内功修炼。练好后对方打我,我没事,有时还能将他震伤。”张震领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