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被袁世凱封侯,卻大哭一場,策反了陳宧

導讀:讓袁世凱送命的是“二陳湯”,熬藥的是馮玉祥

馮玉祥被袁世凱封侯,卻大哭一場,策反了陳宧

袁世凱稱帝失敗死掉以後,北京有一家中藥店曾貼出一副對聯: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陳湯。

這意思就是說,如果沒有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這六君子鼓吹帝制,推波助瀾,袁世凱也不會留下病灶,沒有陳宧、陳樹藩、湯薌銘這三大親信的背叛,袁世凱也喝不上送命湯。

關於袁世凱之死,就連他女兒袁靜雪後來也說,是“內外交攻,氣惱成病而死”,看來這打擊的確夠大。

可是死貓並撮弄不上樹,老袁那事歸根結底還是自己搞出來的,看歷史也不能像臭棋簍子,只看一步。

“六君子”、“二陳湯”都是中藥湯劑之名,那對聯也算嵌得巧妙,但是袁世凱這“二陳湯”裡,最猛的一味藥還是陳宧,藥不經熬製,不曾入口,再猛也是一把亂草,所以陳宧這背後熬藥之人,才最重要。

陳宧的人生很勵志,他是從艱難的處境裡靠苦學、苦幹,一步步改變命運的。

陳宧在八國聯軍入侵時,就曾書生帶兵,與日本人惡戰,打得中外側目。

陳宧自做官以來,歷任長官,包括當年的榮祿,後面的袁世凱,都非常欣賞他的才幹,袁世凱甚至曾對部下說,你們有什麼事,要多和陳二庵商量。

陳宧最後官至封疆大吏,但退休後,卻居然要靠變賣家中器物度日。

陳宧當日本人打進來,想請他出山時,曾毫不猶豫地拒絕,漢奸我堅決不幹。

這些事歷歷在目,都是真的,如今之人說起陳宧,常說此人才能超出,為官清廉,誓死不做漢奸,非常可敬,看上去非常公道。

但是你若因為這些,就非說陳宧其實從一開始就不贊成帝制,他為袁世凱做的那些事,都不過是為自保而已,他的叛袁非常主動,這就是胡說八道了。

馮玉祥被袁世凱封侯,卻大哭一場,策反了陳宧

歷史人物哪一個都不單純,官場之人尤其複雜,黑與白在他們身上同時存在,這並不奇怪。

當初袁世凱把在武昌與他分庭抗禮的黎元洪,弄到北京軟禁起來,為其設謀並親自執行的,正是陳宧。

這就是當時的國會議員劉成禺要說,陳宧與饒漢祥把黎元洪賣了200萬的原因所在。

袁世凱為順利稱帝多次策劃的收編、分化、削弱各方部隊的工作,也是陳宧完成的。

陳宧其實是最早支持袁世凱稱帝的大員之一,曾為袁世凱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他同時還是袁世凱長子袁克定的把兄弟,算是袁世凱義子,不然袁世凱對他也不能那麼信任,把四川方面的軍政大權一併交付與他。

雲貴等地不在老袁勢力範圍之內,也鞭長莫及,袁世凱派他去四川,那自是為了形成屏障,營造一處退身之地。

這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老袁當時可是無比慎重,千挑萬選的。

陳宧最出格的事是,在當時北洋三傑都態度模糊的時候,就開始向袁世凱行三拜九叩大禮了,叩拜時,還學著喇嘛拜佛的儀式,三嗅老袁臭腳。

那正是在他離京赴四川之際,他說,他是怕老袁稱帝時,他可能不在身邊,要提前把這事做了。他本來是沒有這個必要的,不這樣做,也足以自保。

陳宧到了四川不久,就遇到蔡鍔發起護國運動,有人說,他其實一開始就不想跟蔡鍔開戰,這仍舊不對。

陳宧與蔡鍔的確有私交,但當時不但部隊開出去了,起初也打得很激烈,他是在蔡鍔部隊節節勝利的時候,才開始與蔡鍔互通款曲的。

他真正怕的是,他四川的地盤不保。

最能證明他首鼠兩端的,是他宣佈獨立的電文:“宧與川民請命,項城虛與委蛇,是項城自絕於川,宧不能不代表川人與項城告絕也。”

語氣甚其無奈,且只與袁世凱“告絕”,預留後步,以示與北洋仍是一家。

這份獨立電文在當時所有的同類電文中獨樹一幟,所以蔡鍔看到後非常氣憤,曾嚴斥陳宧“此次獨立,亦在四處討好,面面俱到”,根本就是在投機取巧。

陳宧叛袁有多種原因,全國形勢,四川處境,蔡鍔大軍,甚至他老師駱成驤,都起到作用,但是這其中起到最大作用的,還是馮玉祥。

馮玉祥被袁世凱封侯,卻大哭一場,策反了陳宧

馮玉祥其時率他的第十六混成旅駐紮綿陽,護國軍一來,他就被派了出去。

但是馮玉祥是真不想打,他的出兵才是真為自保。

周圍都是袁軍,他也不過就是一個旅長,那時候不做做樣子實在不行。

所以他就一路上拖拖拉拉,虛與周旋,完全是雷大雨點小,靜觀其變的意思。

然而他的意思下級官兵是不知道的,護國軍更不知道,所以當他到了敘州的時候,前方部隊與護國軍就因為一場誤會開了戰。

馮玉祥的部隊在當時是訓練最好的,說是以一當十的鐵軍一點都不為過,因此這戰一開,護國軍立刻敗北,敘州很快就被馮軍佔領。

四川各軍基本節節敗退,只有馮玉祥戰果輝煌,這個消息傳到京城,袁世凱當然非常高興。他為了鼓舞士氣,籠絡人心,立刻下令封侯,將馮玉祥提拔為師長。

老袁論功行賞,這很正當,於是電文到時,馮玉祥部下、城中鄉紳,以及幾個洋人,都跑到馮玉祥那裡祝賀。

大喜事啊,馮將軍!可是哪知道馮玉祥卻嘩嘩流淚,說,為什麼來祝賀我呢?這時候是該哭的時候,不是慶賀的時候!

馮玉祥愛哭,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這一次的哭尤其莫名其妙,於是大家就忙問道,為什麼呢?

馮玉祥說,現在我們所愛的中華民國基礎動搖了啊!

國恥深重的大變革時代,有很多不要臉的人,也有很多熱血的人,沒生在那個時代的人,沒有痛感,會有很多事不能理解。

馮玉祥一哭一說,不但部下們都跟著哭了,就是其中的二個美國人也跟著落淚,於是馮玉祥趁機將自己的意圖說了出來。

他們當即釋放了護國軍俘虜,給了路資,開始密謀反袁大事。

這時候馮玉祥的好友,西北軍的元老,大名鼎鼎的智囊張之江上場了。

張之江本來在辛亥革命時就與馮玉祥有合作,後來因為失敗逃離。陳宧是知道張之江的,他收留了張之江,並任命張之江做了參謀長。

馮玉祥此次出兵,見到張之江,立刻向陳宧把張之江又要了過來。

張之江也是反袁派,他一清楚馮玉祥的意思,立刻來問,你既然反袁,為什麼不宣佈獨立?

馮玉祥說,四下裡都是袁軍,勢單力孤,這時候宣佈獨立無異自殺。

張之江說,這好辦,可以事先跟護國軍聯繫啊。

張之江隨即請命,親自冒險去了蔡鍔那邊,做了聯絡官。

張之江到了後,先與蔡鍔定下攻守同盟,然後就奉馮玉祥之命,重回成都,開始運動四川士紳各界。

反袁勢力一成後,等張之江再聯合各界給陳宧施壓,這自然一切水到渠成。

各省紛紛獨立,四川各界也都聯合反袁,最重要的是四川的主力軍都將倒戈,陳宧就是再傻再忠,這時候也知道該怎麼幹。

關於陳宧之叛,各種史書曾說:

袁世凱因各地反抗,憂鬱成疾,“逮四川警報至,疾益劇,至是殂”。

“迨其親信川督陳宧、湘督湯薌銘帆各獨立之報至,遂以憂憤死”。

“陳宧以四川獨立,世凱猶不信,見其露布,始怒,命秘書發電痛詆之,秘書不肯,世凱慚怖,嘔血至碗許,漸不支。“

這都說明了袁世凱最信任,最倚重的就是陳宧,陳宧之叛,對袁世凱打擊最重。

然而策反、逼反陳宧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力量卻是馮玉祥,所以說,熬製“二陳湯”的是馮玉祥,加劇老袁之病,加速老袁之死的,也該是馮玉祥。

一代梟雄居然眾叛親離,死在一個個親信手中,這足為天下獨夫之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