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旅档案(30):梁培璜整肃部队,采取的手段是杀一儆百

文/叶青松

临汾旅档案(30):梁培璜整肃部队,采取的手段是杀一儆百

作者叶青松在西柏坡

第六章(30)

8纵兵锋横扫临汾东关,直取临汾城时,阎锡山使出一招“围魏救赵”之计——出兵石家庄。中央军委致电徐向前,抽调3个旅保卫石家庄。攻打临汾不得不停了下来。

困守临汾的梁培璜,稍稍松了一口气。自从临汾东关被破之后,梁培璜已成瓮中之鳖。现在解放军突然停止攻击,让梁培璜有了喘息的机会,他趁机调整组织和整肃部队。

梁培璜大刀阔斧地调整部队组织和重新部署:以第66师残部700余人为基础,将地方团队番号取消,其兵力全部补充到第66师的3个建制团内,全师总兵力达到4500余人,担负防守北半城和西门;第30旅防御南半城和东门;补训第2团防御西角和西城外掩护任务,补训第1团为总指挥部预备队。

梁培璜整肃部队,采取的手段是杀一儆百。他把东关失守的责任归咎于第66师198团团长陈继播和副团长阎玉指。说他们指挥不力,报请阎锡山批准,决定于4月15日枪决。

梁培璜忙着整肃部队,徐向前则在冷静思考: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孙子兵法》的始计篇中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意思是,作为带兵打仗的将军,是否具备足智多谋、赏罚分明、仁爱部下、勇敢果断、治军严明的素质和能力,是战场胜负的一个大要素。徐向前就是一位具备智、信、仁、勇、严的部队统帅。他一边果断抽出3个旅,日夜兼程开赴太谷,一边向攻城部队加油、鼓劲、淬火。

临汾前线,第3轮战火更为激烈。徐向前命令22旅和23旅接替太岳军区部队,担负攻城任务。

在东关一线,8纵23旅官兵拼命挖地道,向临汾城下延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