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殲-20飛行員稱「殲-20一旦進了超音速,就是他的天下」?

TT歷史有話說

殲-20飛行員這麼說,表明殲-20有著超乎想象的超音速機動能力,而這也是真正的第四代戰鬥機所必備的。

事實上,此前戰鬥機的空戰大都發生在亞音速的速度區間,因此,人們之前說的三代機的機動性好,值得一般都是亞音速的機動性。比如說最大過載,雖然很多三代機都能達到9個G,但這個過載水平是在亞音速情況下達到的,而且還不是在任何速度、重量和高度區間都能達到。比如,傳得沸沸揚揚的蘇-27的“跨音速陷阱”就是說的這種情況。飛行手冊的數據表明,蘇-27戰鬥機在23.5噸重量情況下,0.85馬赫速度以下時,可用過載有8G;但是從0.85馬赫到1.25馬赫之間的可用過載就只有5.5馬赫;1.25馬赫以上也只有6.5馬赫。而且,考慮到舵面的實際操作,3000米高度、1馬赫以上速度時,蘇-27已經無法進行超過5.5G以上過載的機動了。

其他的三代機大都也有與蘇-27類似的問題,無非是程度和區間不同罷了。包括美軍自己裝備的F-15、F-16,儘管在亞音速區間的機動性能相當不俗,但進入到超音速區間,一樣會迅速下降。

而F-22在超音速區間內能夠完成機動的能力大大強於三代機,據稱F-22能夠在1.7馬赫的速度下完成6.5G過載的機動動作,這一點足以讓所有的三代機望塵莫及。而以F-22為目標的殲-20相信也具有類似的能力。此外,殲-20還具備和F-22一樣的超音速巡航能力,這也讓殲-20在空戰中能夠更加迅速搶佔有利位置,這也是飛行員這麼說的另一個原因。T


聯合防務

編隊起飛受閱的殲-20戰機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空軍某部部隊長張昊,用這8個字來形容殲-20戰機的駕駛體驗。在7月30日舉行的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沙場點兵中,他與戰友駕駛的3架殲-20戰機,成為閱兵場上空的亮點。作為這款第四代超音速隱身戰鬥機(俄羅斯意義上的第五代)的首支接裝部隊,張昊與戰友們對殲-20的飛行品質讚不絕口:我們這個飛機,機動性特別好,靜如處子,動如脫兔。飛機的亞音速性能不錯,一進入了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了。機動能力較以往的三代機有非常大的提升。戰機的信息化程度特別高,各種傳感器都非常先進,造就了它一個信息融合的程度,戰場對你越來越透明。

殲-20具備F-35的態勢感知能力

如果說以前大家對於殲-20認知,大都是停留在片言隻語的水平上,那麼,這次直接駕駛殲-20的飛行員的說法,就是恰如現場的體驗了。從殲-20部隊長張昊的話裡,我們大致可以讀出一下信息。一是殲-20機動能力特別好,用“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來形容就很說明問題。也就是說,在實際空戰或訓練時,殲-20可以根據飛行員要做戰術的需要,需要超音速巡航時即可迅即轉換,而這可能是不需要加力的,其迅疾程度就如同脫身而逃的兔子;當然,如果在特殊的戰術背景下,比如閱兵或者與其他戰機配合以及實行空中加油時,該機也可低速飛行,這種情況下殲-20就如同“處子”般安靜。注意,這就是美國第四代戰機F-22強調的“4S”中的一個S——超音速巡航能力。

這是閱兵排練時的5機編隊

二是殲-20的機動能力非常好,不但在亞音速方面十分出色,更厲害的是在非加力超音速方面,簡直是無與倫比。從殲-20飛行員的說法中,大家應該能知道,該機的機動能力遠遠超過此前的三代機如殲-11B、殲-10B等,而且提升的程度還特別高,也就是說不可同日而語。特別是在超音速機動方面殲-20幾乎可以藐視任何三代戰機,正如空軍某部部隊長張昊所說:“加減速性能優越,中性速度穩定,正向速度穩定。無論是超音速還是亞音速,殲-20的飛行品質都可以說做到了完美。”該機在起飛時,甚至都不再按三代機的傳統進行“壓桿”了,而這在以往很難理解的。注意,這也是美國第四代戰機F-22強調的“4S”中的一個S——超級機動能力。

殲-20採用了和F-35相近的傳感器

三是高度綜合化的航空電子系統。殲-20具有強大的信息採納和集成能力:電子雷達、光學雷達、數據鏈、機械鏈、電子對抗……殲-20“渾身都是鼻子眼睛”,能綜合接收各種信息,再以優越的信息集成能力,用簡潔、高效、友好的人機界面反饋給飛行員。據悉,中國的殲-20幾乎超越了F-22,在航電系統方面和最新的F-35幾近相同,後者就是採用了以“寶石柱”為代表的先進綜合航電構架、先進綜合射頻和先進電子戰系統、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EODAS、和EOTS光電等系統,因而成就了F-35戰鬥機的強大作戰能力。而比F-22具有後發優勢的殲-20也具備上述能力,注意,這也是美國第四代戰機強調的“4S”中的一個S——高度綜合化的航空電子系統。

殲-20的訓練都離不開龍勃透鏡

四是超級隱身能力,這也是殲-20的主要特色。據報道,殲-20充滿高科技的機身塗層和“詭異”的氣動外形,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及散射電磁波,從而極大壓縮對手雷達的發現距離,在對手雷達屏幕上實現“隱身”。雖然美國人對於使用鴨翼的戰機隱身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毫無疑問,殲-20成功解決了這一問題,也就是說殲-20解決了美國人沒有解決的問題:在使用鴨翼的情況下也能隱身。這次還有一個證明,那就是受閱的3架殲-20全部在機腹攜帶龍勃透鏡,也就是說,如果殲-20不攜帶龍勃透鏡的話,很可能在沙場點兵現場的雷達屏幕上就無法找到殲-20的蹤影,而這很可能導致空情混亂或者出現指揮失誤。注意,這也是美國第四代戰機強調的“4S”中的一個S——超級隱身能力。

殲-20的戰力現在不用懷疑了

那沒啥說的了,一款具備所有“4S”的中國第四代戰機,誰還有理由說殲-20不是一種徹頭徹尾的第四代戰機呢?但更重要的是,中國還為殲-20遴選了最優秀的飛行員,據稱他們中有“軟件通”,有“編程高手”,有“金頭盔”獲得者,有“電子戰專家”……他們不但很能“打”,同時每個飛行員及其戰機也是作為整個作戰體系中強大的信息結點,這就要求飛行員不但是單架飛機的駕馭者,還要是一名具備全局掌控能力、處置決策能力的指揮員與戰術家。看看,都是出類拔萃的選手,誰還能再懷疑殲-20的戰鬥力呢?!

(軍評陳光文撰於2017.08.03)


軍評陳光文


建軍90週年紀念日,中國軍迷在朱日和訓練場上,如願以償的看到了3架代表中國空軍最強實力的五代機殲-20凌空飛過。

為什麼飛行員那麼自信的說的“一旦進入了超音速,就是他的天下”呢?我的理解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一是殲20的航發系統優秀。中國的戰機的研發能力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經令人刮目相看了,但是,最引發軍迷網友吐槽的還是發動機。記得那次珠海航展,中國另一款五代機鶻鷹第一次亮相引發了軍迷們的極大關注,但是,那兩股黑黑的濃煙卻把軍迷們的心也拖進了冰冷的深潭。航發問題再次成為中國軍迷廣泛熱議和飽受詬病的話題,中國發動機何時才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不再拖中國航空業的後腿?在後來網上曝光的一張圖片上,懂行的軍迷一下看出了蹊蹺,一架殲20驗證機的雙噴發動機噴口完全不一樣,一大一小,很顯然它是裝配了兩款不同的發動機,軍迷猜測其中一款應該是中國新研發的渦扇—15峨眉發動機,對這種猜測雖然官方並未認可,對於渦扇—15存不存在?具體性能如何?也都還是未知數,但是,殲20飛行員的這句話卻側面印證了它的真實性。我國戰機過去採用的一般都是進口俄羅斯的AL-31F渦扇發動機,最先進的117s是否賣給中國還未可知。但是,按照殲20的自重大小,即便裝備了俄羅斯這款用於蘇35的最先進航空發動機,那麼根據這款發動機性能,它也不敢說能在超音速狀態下就無敵天下了。唯一的解釋就是,傳說中的渦扇—15性能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目前美國五代機所使用的航發系統,大家都知道現役五代機只有美國的F22和F35,其中以F22性能為最強,具備了不開加力狀態下保持幾十分鐘的超音速巡航,那麼飛行員說進入超音速後就是殲20的天下,必然是在速度和時長上全面超過了F22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二是殲20的航電系統優秀。五代機的操控系統基本都實現了雷達、紅外、數據鏈、電子戰系統、告警系統融合為一個完善的戰場感知體系。雖然中國在航電系統綜合化程度水平上整體落後美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殲20具備後發優勢。美國最優秀的F22研發時間是1985年,服役時間是2005年,最後一架於2011年交付,而中國的殲20於1997年研發,今年才算入役。這十幾年時間裡,網絡信息技術發展迅猛,日新月異,因此,這方面超越F22是完全具備可能性的。從網絡媒體曝光的駕駛艙以及打上馬賽克的雷達罩來看,很多觸摸話,屏幕化,聲控操縱,光傳操縱等是那個時代不具備或者不可比擬的,也大大提高了殲20的作戰效能,這恐怕也是飛行員自豪的說“大話”的底氣所在。

三是殲20的氣動佈局優秀。進入超音速以後,在如此高的速度下怎樣保證戰機的機動性靈活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也是頗具難度的技術。在這點上,殲20的設計與F22和F35都有很大區別。如鴨翼佈局、DSI進氣道、腹鰭配置、邊條垂尾等等,尤其在網絡視頻曝光的一架殲20試飛前地面靜態畫面中,殲20彷彿不經意間向外界展示了它頗具科幻性的鴨翼、雙垂尾的全動型操控性能,相當令人震撼。殲20如果所配置發動機擁有矢量技術,再輔之這些優異的氣動佈局,可以預見它的力超音速狀態下的機動性能一定是非常優秀的。

雖然殲20很多技術參數指標目前還屬於保密狀態,以上網絡披露的內容是否真實還有待證實,殲20超音速狀態下真正的戰力還需要實踐檢驗,但是,我相信我們的軍工科技這些年來的長足進步,我相信我們國家雄厚的國防實力,更相信殲20飛行員這自豪的話語中所透露出來的堅定的自信!


無坡居士

殲-20是最新空戰理論的代表性戰鬥機。根據最新的空戰理論,空戰的關鍵在於以最短時間的完成OODA循環,也稱為博依德空戰循環,即由”觀察、調整、決策、行動”4個過程所組成,殲-20隱身性能可以將敵方的行動遲滯在第一個觀察環節,後三個環節成為空談。而殲-20強大的戰場感知能力,能能夠更快更好的完成這四個動作,然後針對其他目標進入下一個空中循環,從而牢牢的佔據戰場主動權。

殲-20機動能力特別強,根據飛行員接受採訪時的描述,殲-20的亞音速性能本身就很不錯,不過超音速性能更強,殲-20一進入超音速領域,那就是它的天下了!

殲-20在換裝國產WS15發動機以後,能夠超音速巡航,在爬升率、加速度、滾轉速率方面都比三代機強得多,殲-20可以自由掌握攻擊的進入和退出時機,配合更先進的火控,能用各種體位花式吊打三代機。

第四代的隱身戰鬥機主要特點就是依靠隱身氣動佈局和吸波複合材料,使前向左右45度範圍內的雷達反射面積降低到0.001平方米。三代戰鬥機即便在10公里的視距內,雷達也很難發現殲-20。殲-20還可以通過隱身波形、分級輻射功率以及全面的電磁管理手段,極大的降低敵方的探測距離。使對敵方電子偵察和電磁探測系統的作用距離降低90%以上,也就是直接縮減到十幾公里距離。

在2016年的“紅劍”體系對抗演習中,剛剛裝備部隊幾個月的殲-20就輕鬆碾壓殲-10C和殲-16等我軍最先近的三代半戰機,傳說有10:0外加打掉預警機的驚人戰績,就是主要依靠其優秀的隱身能力和強悍的飛行性能。

無論是殲-11、殲-10等三代機,還是蘇-35、殲-16和殲-10C等三代半戰機,在面對殲-20的時候,都會出現近視和感知障礙,既不知道殲-20從何處來,也不知道殲-20在何處,更不知道殲-20何時發起攻擊,直到自己被殲-20擊落,都毫無知覺——這就是殲20的威力!


科羅廖夫

超音速巡航,可以超音速機動,三代機無法企及,。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因為殲-20放棄了機炮,所以不可能玩兒狗鬥了,超音速巡航到達其他飛機附近,發射導彈,然後再被發現之前,超音速脫離戰場,對方只能捱打。所以在演習的時候,殲-20超音速開啟,其他飛行員追也追不上,看也看不到。還有,不要跟其他五四代機比來比去,比的都是傻逼。因為從戰略角度講,周邊國家最多隻有三代半戰機,你擁有四代機,就把他們壓的死死的,通過國防買入的三代機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最後也是被幹掉的下場,全世界就美國有四代機,不賣,單價7,8億人民幣的飛機你看看周邊國家耗得起嗎?研製三代機也都廢掉了,做出來過時,再研究四代機還沒那實力,所以說殲-20的出現,真是國之重器!


若水韓

殲20攜帶龍勃透鏡仍能貼身擊落預警機和部分四代戰鬥機?不是吹牛

其實早在2017年9月28日國防部發言人就已經證實殲20已經試裝部隊了。不過試裝,還是屬於深藏在大漠戈壁內的朱日和空軍基地這種試訓基地的。現在的殲20已經部署在滄州飛訓基地,由“試訓”轉到“飛訊”,意義非凡。

從這張圖中不難看出,殲20機腹安裝了角反射器,也叫龍勃透鏡。這個反射器能夠將從地面、空中發射的電磁波給反射回去,屬於破壞隱身外形的一種方式。殲20目前是與殲16搭檔,在大漠深處的“紅劍”演習中屢屢出場,就像F22和F35使用各種破壞隱身手段和戰鬥力的方式,“暴打”三代機一樣。然而一些部隊求之不得的殲16,甚至還能在外圍偷襲敵軍,甚至屢次得手,就像當年設想的殲11BS搭檔殲20,殲11BS在外圍吸引火力和發射超遠程空空導彈,殲20深入敵後攻擊拔點。如今殲20的最佳搭檔不是略顯寒酸的殲11BS,而是能力強悍的殲16。當年的設想也已經實現。

確實,某次實彈對抗演習中,1架殲20和X架三代戰鬥機,X架三代半戰鬥機以及1架空警500相對抗,殲20安裝角反射器,並且不使用側面彈倉,也就是說只內置6發PL12,隱身外形又被破壞了。即便這樣,也只有2架三代半戰鬥機存活,其餘都退出演習了。

殲20雖然隱身外形被破壞,但是機身上方還能維持隱身,加之機頭前半段。超低空突防,外圍獵殺三代機。預警機呼叫三代半戰鬥機進行支援,同時全部三代半戰鬥機退出演習。隨後殲20剩下大約2發空空導彈,在“擊落”預警機的時候暴露了,將最後一發空空導彈“射出”擊落一架三代半戰鬥機之後,被剩餘數架三代半戰鬥機發射導彈擊落。不過,殲20的任務已經完成。“紅軍”宣告失敗。這並不是空穴來風,臉滾鍵盤地說,這是殲20在紅劍2017中的一個演習經過。


浩漢防務論壇

世界上第一款隱身戰鬥機,雷達反射面積(RCS)小於一般3代機的1/100;具有超機動性,即使在格鬥中也能力壓颱風、陣風等3.5代戰機;具有優異的超巡和超音速機動性能,“一進入超巡,其他3代機將不具有對抗能力”;具有編隊內作戰態勢實時共享能力;在美軍內部測試中,綜合作戰效能達到3代機的8倍,在跟F-15的實際對抗中,取得了144:0的“傳奇”戰績。這,就是F-22,曾經的一代神機。

美國空軍F-22戰機

曾經我們有很多懷疑,很多人難以相信F-22能有如此誇張的性能和驚人的戰績,也許過去出於輿論的需求也不能承認。但歷史會見證一切,但時間一年年的過去,當披露的信息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發現,這一切似乎都是真的。

然而,也正在這一刻,來自另一個大國的隱身戰機橫空出世了,那就是中國的殲-20。殲-20的出現頗具傳奇色彩,就那麼突然的出現在了大家面前,引起了輿論的狂歡。同樣優異的隱身性能,很明顯的為超音速機動性而優化的機體設計,比F-22更復雜的信息探測系統,無不彰顯它將是另一個空中霸主。

中國隱身戰鬥機殲-20

飛行員談殲-20機動性

曾經不少人懷疑殲-20在沒有裝備標配的WS-15發動機時,機動性是不是不太好,超音速性能是不是不太強,然後殲-20飛行員的回答說出了真相——殲-20機動能力特別強,亞音速性能就不錯,一進入超音速領域,那就是它的天下了!

飛行員談殲-20機動性2

“一進入超音速,那就是它的天下”,這句話曾被F-22的飛行員來稱讚F-22強大的、壓倒性的超音速性能,今天,被我國飛行員用到了殲-20身上,這不得不說是個本該如此,卻又有些超出意料的驚喜——畢竟目前還不是標配的WS-15發動機;可是,另一層驚喜是,一旦殲-20換了WS-15發動機,其機動性能將會變得多麼強大?

在對比F-22與殲-20時,一般說的是,雖然殲-20目前在發動機推力上有所差距,但受益於時代的發展,其航電系統更復雜,綜合探測更強,比如其類似F-35的EODAS(光電分佈式孔徑)系統。隱身機在面對非隱身機時,具有壓制性的探測能力,但在面對同樣的隱身機時,雙方對對方的探測距離都不夠大,甚至會壓縮到50公里左右,而不受雷達隱身影響、通過紅外探測的EODAS系統,此時就能發揮很大的作用,特別是在對方進入超巡模式,機身表面溫度大幅度升高時。F-35的EODAS系統可以在90公里外發現迎頭飛行的F-16戰機,從航展中透漏的資料看,殲-20的光電系統似乎具有同樣強悍的性能。

飛行員談殲-20航電性能

根據最新的空戰理論,空戰的關鍵在於儘快的完成OODA循環(由“觀察、調整、決策、行動”4個過程所組成的博依德空戰循環),隱身的作用在於將對方的行動阻止、遲滯在第一個觀察環節,而強大的信息獲取能力則使己方能夠更快、更好的完成前面的步驟,從而佔據完全主動的地位。殲-20無疑就是這種最新空戰理論的產物。

本身性能的優異,加上全新一代的導彈系統,殲-20在實際空戰中無疑極具威力。無論是面對我國的各型3代機,還是某國的蘇-30MKI、米格-29、幻影-2000,都將取得完全壓制性的“一邊倒”的效果。自古武器生來為戰,殲-20也該到南邊一試鋒芒了。(利刃/晨曦)


利刃軍事

圖為我國殲-20

首先我們要看殲-20戰鬥機的氣動佈局,設計上殲-20在超聲速阻力特性、大迎角升力特性、大迎角穩定性和控制性上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殲-20雖然發動機推力沒有達到理想中的水平,但得益於卓越的氣動佈局設計,其超音速機動能力完全碾壓任何型號的四代戰鬥機。

殲-20的常規機動性和低速、大迎角條件下接近“過失速”的機動性能也是相當出色的。能夠用現在的動力系統達到優良的機動性。據報道,殲-20已裝備了中國芯,這將大大提高了推力與整體機動性能。

作為一種四代機,在機動性方面,殲-20已經證明了自己,已經真正可以隨便碾壓任何前代戰鬥機。再加上隱身優勢、航空電子設備方面的優勢,殲-20進入了超音速對於絕大數戰鬥機都具有碾壓優勢。

同時,由於殲-20具備了超音速巡航的能力,一旦進入超音速狀態,就可以超越其他三代機,實現超音速巡航,在速度和高度上佔據先機。殲-20一旦進了超音速,除了超機動外,還有一個優勢就是超視距打擊能力。超視距打擊可以配合超音速巡航,對敵機發動攻擊,而且具備極強的戰勝能力。F-22曾經打出了144比0的成績,說明代差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配合殲-20強大的信息採納和集成能力,在航電系統方面殲-20採用了先進綜合航電構架、先進綜合射頻和先進電子戰系統、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因而成就了殲-20戰鬥機的強大感知能力和作戰能力。


思遠軍事

殲20的亮相確實振奮人心,但是也要認清自己找出不足,這樣才能拉近與美國的差距。

殲20只有在開加力的情況下才能進入超音速(持續時間十幾分鍾)而f22可以實現超音速巡航持續時間超過半個小時。

隱身能力方面,f22正面rcs值0.001而殲20是0.1平米。也就是說f22會先發現殲20。

超機動方面,這一點與發動機和氣動佈局有關。推力不足氣動補,j20有鴨式佈局(犧牲隱身性能彌補機動性)以及全動尾翼這些變態的氣動佈局,如果後期再換裝大推力矢量發動機,這一點上還是能和f22比一比。

超感知力方面,兩架飛機都配有有源相控陣雷達,從空警2000來看我國雷達技術不比美國低,再者f22是90年代的產物,j20是2010年設計的,在火控,火電,雷達方面有一定優勢。

概括來講f22和j20的差距主要在發動機上(主要還是製造發動機的合金材料),其他差距都很小。所以說j20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第二都不為過。


人生如歌13811826

玩兒過飛行模擬遊戲的人應該秒懂,我理解意思就是一旦進入超音速模式,機載導彈的有效射程會急劇增加,火控系統會更早提示飛行員 目標進入不可逃逸區 可以發射。這是非常巨大的優勢,有導彈就可以從容射 導彈打光了就從容撤退,對手三代機根本還沒發現殲20就已經有準備躲導彈了,當然前提是對方的導彈告警起作用了或者雷達告警發現自己被鎖定了,如果這個都沒有 那結局就像前些年曆次北約戰機打伊拉克敘利亞南聯盟飛機一樣 ,完全的碾壓,對手只有捱打的份,空戰結果只取決於導彈命中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