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價太高,華爲不堪重負!製造業到底怎麼了?

點擊右上方紅色“+關注”,與零度一起縱覽天下財經。

關於華為要搬家的消息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從之前的傳聞到這次真的搬家,無論是華為還是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神經每一次都會被牽動。因為它是華為,也因為它不僅僅是華為。

深圳房價太高,華為不堪重負!製造業到底怎麼了?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目前註冊資本399億元,在通訊領域有很強的實力。截止到2017年共有員工18萬人。華為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華為控股有兩個股東,分別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和任正非,持股比例分別為98.99%和1.01%。華為的股權結構並非像大家看到的這麼簡單,這裡暫時不細說,有機會零度會和大家專門討論。

此番“逃離”深圳,並非舉家搬遷,而是將研發部門搬過去。或許大家會有這樣的疑問,一家公司研發團隊能有幾個人,搬走又怎樣?但華為是個例外。根據公開資料顯示,18萬員工中,中高端研發人員將近8萬人,也就意味著快一半人要走,而且是華為最有價值的那部分。

深圳房價太高,華為不堪重負!製造業到底怎麼了?

是什麼讓華為下決心要走呢?要知道企業搬家要付出一定的人力、財力、物力,關鍵是到一個新環境之後要重新適應,對華為這樣只爭朝夕的企業來說很不合算。

企業以盈利為目的,要實現這個目的就必須創造收入,同時控制成本,後者往往是管理層考慮的重中之重。華為此次搬家,就是因為成本。傳統制造企業會向低成本地區聚攏,高昂的房價、地價、生活成本……這些都會讓企業在成本方面失去競爭力。

之前外資企業來我們這裡,就是處於成本的考慮,現在逐步撤走還是處於成本的考慮。目前製造業萎縮,但房地產依然高歌猛進,地越來越少,價錢越來越貴,同樣一塊大小的地,這裡5000萬,旁邊1000萬,你是老闆你會怎麼選?就像華為掌門人任正非表達的那樣,深圳房地產太多了,沒有大塊兒工業用地了。其實後邊還可以加一句,就算是有也太貴了。

深圳作為一個龐大的經濟體,華為離開並非不能承受,但華為的指向作用太明顯,大家會明白,連華為都承受不了的好成本,還有什麼企業能堅持下去。這幾年,企業的出逃並非個案,離開大城市上山下鄉,漂洋過海去非洲,拼了命向低成本區域靠攏。

這段時間,中興和華為的事兒已經將我們的製造業逼到了十字路口,也將實體經濟逼到了十字路口。我們的製造業輝煌過,但那是基於低成本和人口紅利,當失去這些之後,猛然間才發現原來欠了這麼多賬,所謂的龍頭企業在制裁面前不堪一擊。

深圳房價太高,華為不堪重負!製造業到底怎麼了?

經濟金融一大半的力量使在了房地產上,流入實體經濟的也想辦法拐著彎進入樓市。因為辛辛苦苦造東西,一年到頭頂不過賣幾套房子。別人多的是科技巨頭、汽車巨頭、製造業巨頭,而我們多的是房地產老闆。樓市發展到這種地步,要放下已經不可能,能做的就是剎住車,慢慢消化,用時間換空間,為實體經濟的復甦爭取機會。如果不管不顧,還是依靠房地產拉動GDP,那麼實體經濟面臨的境地將會更加殘酷。

華為此次搬遷,實質問題是製造業所面臨的處境。市場有自己的運營規律,企業有自己的發展路徑,管理層要做的就是保證一個有序的環境。對於製造業,其實零度反而認為不用管太多,一切落後的、低能的都必將被淘汰,誰做的不好誰就會被消費者拋棄,這是一個自然過程。但必須幫企業減輕負擔,先把各種稅和費降下來,讓企業有更多錢投入生產和研發,做大做強之後自然會帶動當地的經濟、稅收、就業等各個方面,只有製造業騰飛,經濟才能騰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