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頗具爭議的將領,立下不朽之功,卻爲明朝滅亡埋下巨大隱患

明朝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朝代,不僅是由於它距今時間較近,只有三百多年,更是因為它是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確切來說是大一統王朝。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儘管被之後的滿清所取代,但明朝很多方面是清朝所不能比的。大明滅亡的因素很多,甚至包括天災,其實早在覆滅的前幾十年,有位曾立下顯赫戰功的將領,已經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了巨大隱患,他就是李成梁。

明朝頗具爭議的將領,立下不朽之功,卻為明朝滅亡埋下巨大隱患

出生於遼東鐵嶺的李成梁,是大器晚成之人,早年因家貧一直為生活所奔波,直到四十歲才在軍營中當上一個小官。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年輕時的苦難,磨鍊了李成梁的意志,加之他智勇雙全、能征善戰,只用了7年時間,就升遷為遼東都督僉事,這在當時屬於正三品武官,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終成真守邊關的封疆大吏。

隨著大明軍事實力下降,北方的蒙古、遼東的女真逐漸崛起,開始在邊關搞事情,李成梁奉命征討,多次打敗蒙古軍,利用當時女真內部的矛盾,暫時遏制了它的崛起。張居正擔任內閣首輔的十年間,多次對李成梁進行稱讚和嘉獎,能得到張居正的欣賞,證明李成梁確實有著過人之處。

明朝頗具爭議的將領,立下不朽之功,卻為明朝滅亡埋下巨大隱患

知恩圖報的李成梁,不敢忘記張居正的提攜,在被封為寧遠伯以後,立即派人帶著黃金白銀來到京城,準備把這些財物送給張首輔。他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報答首輔的恩情,二是想為自己找個堅實的靠山。然而,張居正卻拒絕了,並且回信說:“爾主以百戰得功名,我受其金,是得罪高皇帝也。”

有人就很納悶,既然李成梁把遼東鎮守的堅不可摧,為何又說他與明朝的滅亡脫不了干係呢?此處要提到一個關鍵人物,他就是清朝的奠基人努爾哈赤。出身於女真一個小部落的努爾哈赤,是個有想法的小夥,但當時女真各部落之間誰都不服誰,在一次與明軍的戰鬥中,努爾哈赤的父親戰死,他雖然倖免於難,卻被李成梁所俘獲,成為了階下囚。

明朝頗具爭議的將領,立下不朽之功,卻為明朝滅亡埋下巨大隱患

按照正常情況,努爾哈赤活下來的幾率微乎其微,極有可能的被斬首示眾。然而,他非但保住了性命,被李成梁放走,而且之後靠著李成梁的庇護,統一了女真族,從此有了與明朝對抗的資本。究竟李成梁為何要放走努爾哈赤,有多種不同版本的說法。

《清史稿》對此事有如此記載:“太祖及弟舒爾哈齊沒於兵間,成梁妻奇其貌,陰縱之歸。”意思是說,李成梁的妻子,覺得努爾哈赤相貌奇特,偷偷把他釋放,這種說法太讓人不可思議了,但也不是沒有可能。還有一種說法,一開始李成梁並沒有放走努爾哈赤,而是覺得他腦瓜子比較好使,留在身邊做僕人。

明朝頗具爭議的將領,立下不朽之功,卻為明朝滅亡埋下巨大隱患

不管哪種觀點,都證明努爾哈赤的起家,與李成梁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若是直接把他斬了,女真就不會統一,也就沒有後來的後金(滿清),明軍可以集中精力對付李自成等人,即使躲不過滅亡的結局,但至少沒有清朝什麼事了。李成梁對努爾哈赤的做法,無異於養虎為患,不知他死前是否後悔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