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彥新村的美麗「蛻變」

青海新聞網訊 2016年8月23日,是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新村村民難忘的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冒雨看望搬出大山的鄉親們。一年多來,班彥新村129戶群眾牢記總書記囑託,把對總書記的感恩和愛戴轉化為創造美好生活的實際行動,在村“兩委”班子和扶貧(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一條條整潔、寬敞的村道,一棟棟別具特色的新村民居,一個個公共設施配套齊全的高原美麗鄉村,走進班彥新村,一幅幸福美麗的新村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易地搬遷開闢新天地

班彥村是互助縣深度貧困地區重點貧困村,共有8個社369戶1396人,其中五、六社的129戶484人住在山頭,貧困戶73戶,貧困率高達56%。曾經,這裡舊村地理位置偏僻,生存條件惡劣,村上不通自來水,村民吃的是窖水,一條7公里長的山路要走兩個多小時,遇上雨雪天氣,上山下山更是舉步維艱。

精準扶貧工作開始後,班彥村被確定為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村,自此全村村民就趕上了脫貧致富“快車道”。扶貧工作隊以“注重農戶房屋安全實用、公共設施配套功能齊全、新村民族特色突出”原則,統一建設了院落佔地面積為0.4畝、戶均住房80平方米(3臥1廚)搬遷新居,高標準鋪設了寬7米的柏油主巷道,用水用電方便了,還接通了天然氣。

班彥新村的建成,徹底解決了老村“出行難、吃水難、看病難、入學難、務工難、娶妻難”的“六難”問題。而如今的班彥新村,院落整齊美觀、村容乾淨整潔、基礎設施齊全、生態環境優美,幾代人夢寐以求的願望變成了現實。

年近八旬的土族老漢呂有榮,每天都會在村裡轉上幾圈,喜悅感激之情始終掛在臉上,他經常說:“我都快入土了,一輩子最大的願望是住上新房子,辛苦了一輩子,都沒能實現。如今,在總書記的關心下,在黨和政府好政策的帶領下,我也住上了與城裡人一樣的房子。共產黨的恩情我們永遠不能忘,總書記的關懷我們永遠不能忘”。

走進村民呂有賢家,一張精心裝裱的習總書記的照片掛在中堂最醒目的位置。“全村像這樣懸掛照片的村民還有很多,樸實的村民們,就想通過這種方式,時刻表達對總書記的敬仰和擁戴之情。”駐村工作隊隊員李得財說。

產業發展開拓新路子

隨著各項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扶貧工作隊開始謀劃怎麼才能讓村民徹底擺脫貧困。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群眾普遍認可的基礎上,扶貧工作隊制定了班彥村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和每戶產業實施方案,確定了八眉豬養殖、特色種植、資產收益、生態補償、光伏扶貧、轉移就業等多項脫貧措施,2017年,班彥村如期脫貧。

“新村修建了戶均36平方米的集中養殖區八眉豬養殖基地;同時,按照‘黨組織+合作社+致富帶頭人+農戶’的模式,建成肉驢養殖項目並投入運營;完成了以舊村1824畝退耕地為主體的生態補償項目;成立了班彥村土族盤繡產業協會並建設盤繡園,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非遺文化產業。”五十鎮黨委書記仲鵬祥的介紹如數家珍。5戶農家樂悄然起步,“班彥”酩餾酒商標註冊完成,5座特色種植連棟溫棚建成。青海首個接入“光伏雲2.0”平臺項目投入運營,可讓戶均年收入達2500元,持續獲益20年。

班彦新村的美丽“蜕变”

新村街道

班彦新村的美丽“蜕变”

新村大門

“以前在山上,沒條件,更沒門路,就靠兒媳婦打工過日子,現在工作隊和村上支持我釀酩餾酒,還貸上了7萬元的無息貸款開起了農家樂。我一定要好好地幹,不能給支持我們的‘第一書記’和村幹部打臉。”貧困戶呂有金說。隨著搬遷拔窮根,2017年,班彥新村裡已有3個大齡青年娶上了媳婦,有2個離家出走的媳婦又重新回到了新家,如今的班彥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改善了,收入增加了,脫貧致富的信心足、幹勁高,正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支部班子開啟新局面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村黨支部是班彥新村的主心骨,面對錯綜複雜的異地扶貧搬遷工作,村“兩委”班子在搬遷過程和產業發展推進中,嚴格落實好房屋分配、項目實施、資金收益等群眾關心關注的重大事項,始終保持了公平、公正、公開,拉近了與群眾的感情,增進了群眾對村支部、村委會的信任。

如今,班彥村的村民大會,已不再像以前那樣群眾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應付差事、說閒話,而是認真聆聽政策宣講,對村級事務建言獻策。今年在制定村環境衛生清掃制度時,每戶都有人參加,會上充分討論,最終形成了“農戶房前屋後衛生自主清理,村內主幹道和公共場所分戶承包清掃,村內綠化樹木分戶承包管護”的制度措施,使每一戶群眾都主動參與,共同呵護美麗家園。

村黨支部書記李成英說:“在‘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的帶動影響下,黨員們都能自覺來參加‘固定黨日’活動,來參加群眾大會的村民也越來越多,黨員群眾對村‘兩委’班子信任,只要大家能過上好日子,我們苦點累點值得。”

省國土資源廳派駐班彥村第一書記袁光平說,班彥村能有今天,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們的殷切關懷,離不開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脫貧攻堅,我們唯有擼起袖子加油幹,讓群眾脫真貧、真脫貧,才能實現班彥村群眾嚮往的美好生活。

班彥村的“破繭化蝶”,是貧困村脫貧的典範,是各級扶貧幹部工作成果的縮影,是互助縣上下聚力攻堅的真實寫照,更是黨和國家“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莊嚴承諾的生動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