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價廉」的畜禽糞汙處理新方式

養殖廢水的處理一直以來是政府和社會所關注的重點以及熱點問題,並一直提倡資源化利用。近年來,雖然各地採取了各種方式,對養殖廢水進行處理和綜合利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遺憾的是,各地發展不均衡,仍然存在嚴重的水汙染問題。特別有某些養殖企業存在僥倖心理,進行偷排和處理不達標排放,對江河湖泊造成嚴重的汙染。

安徽安慶山泉水生蔬菜研究所徐善新所長,進行立體水上無土農耕的研究和開發,該新型農業生產模式,在全國各地受到了農民、養殖戶的歡迎,其中,就有江蘇宿遷市魚樵生態農業合作社

“物美價廉”的畜禽糞汙處理新方式

合作社主任姚路路是一個有心人。

她在三棵樹鄉建立了一個年出欄5000頭育肥豬場,在改變了家庭經濟收入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汙染。她看在眼裡,急在心頭,環保是國家第一大事,這種汙染是不會允許長期存在的,各地被關停的養殖場已經有很多了,而如果按照目前國內豬場汙染治理的路徑,要添置大量的設備,動輒數十萬、數百萬資金,這也是她的家庭所無法承受的。

於是她和愛人聞豔輝出外考察,希望尋到到一種理想的治理方法。他們走訪了江蘇、浙江、湖北、安徽許多地方。於2017年3月初,找到了安徽安慶市山泉水生蔬菜研究所。

徐善新所長說:“以農治汙,以無土農耕治汙!農業的問題,要用農業的方法解決,投資,必須造血。一味靠輸血的項目,不管多麼絢爛,一定不是好項目。我們要做迴歸自然的,散發著人性的,真正的中國式環保。世界上沒有廢物,一切陰陽黑白,都是相剋相生的。我們必須用生,而不是殺的環保思路,來治理汙染水體。”

2017年蒸籠般的七月,我和徐善新所長驅車千里到了宿遷市三棵樹鄉

覆蓋了水面的20畝菱角,靜靜地綻放白色的小花,十餘畝的重瓣子蓮,怒放著牡丹一樣的花朵,少數蓮蓬直徑已經達到10多釐米。三十畝菜藕的荷葉,如同巨傘在夕陽下搖曳。整個基地,瀰漫著荷花的清香。

“物美價廉”的畜禽糞汙處理新方式

水面菜園

面積最大的無土水芹種植區,一片片浮床上的水芹,在35度的高溫下,一片翠綠,早一點種植的高度已經達到30多釐米。無土水芹,把水面變成了綠色的田野。

這些水芹,漂浮在一米深的水面,根系根本不能沾到泥土,逼得根系只能從水體裡吸收營養。

水芹田邊,姚路路說,為了保證水芹生長期營養的不間斷,必需7天左右,就要往水裡補充肥料。這裡,還有菱角田,也是最最吃肥的地方。

這些水生蔬菜都是消化養殖場肥料的主力軍。

“物美價廉”的畜禽糞汙處理新方式

左一,魚樵生態園主任姚路路,右一姚路路的丈夫聞豔輝,中徐善新所長,在養豬場的水面菜園留影

在姚璐璐水生蔬菜基地的現場,大家沒有見到養豬場。原來,豬場在一公里以外的地方。

在養豬場,看不見昂貴的處理糞便的設備,就是簡單地把糞便用水沖洗,流入一個池子,然後用一臺加壓泵,將糞便水通過埋入地下的管道,抽到一公里外田邊的兩個發酵池。發酵池底部鋪上防滲膜,這樣,肥水就不會滲入地下,汙染地下水了。

當需要肥料時,再用水泵把經過發酵的肥水抽到田裡,同時,用一個清水泵抽清水,與肥水泵同時啟動。如此,肥水與清水便自然混合,在田裡流向遠處,這樣,就不會存在燒苗的危險。

我們見慣了許多養殖場各種價格昂貴的治汙設備。姚路路這樣規模的養豬場,按照常規的處理思路,至少要150萬投資,而姚路路目前採用水生蔬菜的治理方法,竟是處理汙水於無形、無聲之中。

姚路路說到水生蔬菜對汙水處理的效果,還透露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事情。就是水下的養殖。

水面都是今年新開挖的,原先是沒有任何水產品餌料苗種的。二十畝菱角塘裡,放了幾百條黑魚、鯰魚,平時並不投餌,可是魚長的卻很快,而且今年新繁殖的小魚也有了不少,那麼,這些魚究竟吃什麼呢?難道吃豬糞嗎?

原來是養豬場大量的肥料,在水裡生了無數的沙蟲,鯰魚、黑魚就是吃這個長大的。

10月22日,我們再次到了該養豬場。收割後的水芹再次生長起來了。田間一片翠綠,香氣瀰漫。

“物美價廉”的畜禽糞汙處理新方式

徐善新、高繡紡一行在農業生態園進行調研

該模式將水體富營養,轉化為農業生產所需要的必須物,既對養殖廢水進行了處理,又產生了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使養殖廢水得到了資源化利用。這應該是養殖廢水處理的根本出路。投產的當年,該合作社除了汙水處理達到了預期以外,還取得了40萬元的收入,並解決了數十個的農民就業問題。

2018年3月25日,徐善新所長到了該養豬場,姚路路擔心徐善新所長批評她沒有及時下肥,影響水芹的產量,而在24日的晚上,把原本清澈的塘水,加了大量的豬糞水。當時,徐善新所長表示滿意,因為他是蔬菜的產量為目的的。

2018年4月17日,徐善新陪同常雅軍研究員來到了該場,在測試了產量(畝一次性收割11000斤淨菜)以後,又看了水質,結果取樣後, 做了如下水質對比:

“物美價廉”的畜禽糞汙處理新方式

水質對比

場汙水的過程中,沒有使用大的機器設備,沒有任何化學藥劑的投放,就是用以上多種水生蔬菜和水產品以及天然微生物等,共同組成了良性的生態系統,各自發揮作用,不再是單兵作戰,而是發揮了集群效應,極其生態地解決了養豬場的肥水問題,以農治汙,以水養農,形成良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