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发现身边这座城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前言 | Preface

“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这,与白娘子并无关联。当时盛传雷峰塔砖有“辟邪”、“利蚕”等功能,人们今天拿一块,明天拿一块,导致它的倒掉。

所以,雷峰塔倒下是顷刻之间,但它的过程是渐进的。作为古都的“根”,可以说“无城墙便无长安”。如今,我们看惯了光鲜亮丽的城墙夜景,但这并非它的全部。墙围合而为城,它需要更高层面规划,否则它只有墙而无真正的城。

建筑,是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载体。在城墙修葺之后,它们是这样一步步毁掉城墙的。

为什么都关注西安城墙 | WHY

因为各种历史和特殊原因,西安可以说是中国古都的“孤本”。“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西安城市建设的每一举一动,都被人异常关注。

前一段时间,网上有声音说西安应退出“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名单,原因是“西安城墙是唐皇城”,参加“明清城墙申遗”有“矮化嫌疑”。

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制,《周礼·考工记》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如今,中国六百多座城市,拥有相对完整城墙不过十来个。若论都城,仅西安和南京,其它的都烟消云散。尤其五六十年代,包括北京在内很多城墙毁于一旦,西安城墙在此期间命悬一线。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航拍西安城墙(城记摄影师/GDSvision

这些,大都是在明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国策下修建的。至于西安城墙加入“明清城墙申遗”,是否有“矮化西安城墙的嫌疑”这个尚且不论。

今天,我们想说的是,城市规划是一个整体、系统和科学的工程,绝非“一点一面”。西安城墙保留下来,并在一九八〇年代在“铁市长”修城墙下,呈现今日我们所见。中国有句古话,叫“自毁长城”。西安行政辖区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城墙面积仅12平方公里,我们从内到外毁了。

《从“都城”到“县城”:西安古都,近二十年怎么一步一步消失的》一文中说明,自1980年代铁市长修完城墙后,西安近几十年都在“挖历史的墙角”。西安城墙内改造,始于1990年代,疯狂于2000年代,至今未曾停止:1990年,书院门改造;1992年,湘子庙街改造;1996年,柏树林改造;1998年,北大街改造;2001年,西大街改造;2005年,洒金桥改造;2009年,解放路改造……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鸟瞰玉祥门及城墙(摄影/雨林

正是因为当时无规划、无远见和无意识的改造中,拆毁了大量的古院落、改造了大量的街巷,遍布了大量的低水平、低层次和低的建筑。

“围着城墙打转转”的结果,就是让西安古都风貌一点一点被“蚕食”,就比如:莲湖区的西大街,碑林区的东大街,新城区的解放路,都各自封为“第一金街”——这都是贻笑大方的城市往事。尚且不论它们是否是统筹规划、是否考虑到同质化竞争。

古都,是一个系统,由街市巷、寺庙和民居等组成。我们保留住了皮毛,却任由内部的机体溃烂。西安城墙尚存,但“都城风貌和都城生活”难以寻觅。我们只保护“文物”本身,却忽略了它周边的环境。

西安第一毁容建筑 | HUMLILATION

规划,有时代背景:比如陕西省、西安市政府等行政机构的搬迁。但镌刻着时间的建筑,无法说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是,前人挖的坑,就需要后人来买单!“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我们从时间角度,看西安城墙内的建筑以及周边的规划,这些都能为后来的西安“三区合一”提供有效的参照范本,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规划、发展和定位问题。

这一次,我们来看看钟楼西北侧的宏府嘉会广场——这可能是西安四方城内,西安历史上堪称最丑陋的现代建筑作品。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宏府嘉会广场对钟楼北产生了毁灭性的破坏

(制图/城记智库

宏府嘉会广场,事实上成为一个巨大的连体建筑。体量庞大、建筑密不透风,压抑之感极其怖人。据卫星地图测算,这幢连体建筑长度约300米,而钟楼到西华门长度约500米——建筑长度占道路达60%!也就是说,它可能创下了西安一个“第一”。

宏府嘉会广场,“本是西安橱窗,却成城市痔疮!”这个难看的“第一”,宁可不要也罢。那么,我们再想想,是谁对西安有这么大的怨气,非要将它置于死地?

难以想象,一座世界级古都旁有这样的建筑群

我们知道,北大街是从1998年开始正式改造。根据历史资料,当年北大街的改造遵循“保护原有文化内涵,坚持可持续发展;丰富街道空间,提高建筑品位;树立良好城市公共空间形象”思路。

在钟楼北这么堪称“国宝级”地段,竟然规划出现这样的建筑群,这已无法用“低级”来形容。

说到这里,我们都无法回避北京的东方广场,它因位于天安门旁而引发了巨大的争论。从地图上测距,它距离北京天门安达到1.3公里。后来,它从“一整栋建筑变成三组,高度分别定为50、60和70米。在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推动下,东方广场最终把高度降低为48米、58米、68米。”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当年引发巨大争议的北京东方广场

(制图/城记智库

现代建筑的寿命,由于建筑技术、材料和产权情况,它矗立的时间会超百年。宏府嘉会广场,无论是建筑的体量、规模和高度,带给城市的审美、价值和感官,都是极大的破坏和损伤。

当时宣传资料这样宣传:洞悉世界商业潮流,以国际化视野在西安打造首个HOPSCA豪布斯卡。不仅创新复合商业概念,为西安高端消费群呈现独具国际特色与贴合其消费需求的商业综合体,更重新定义商业创富模式。它的登场预示着精品生活时代的来临,预示着城市财富之门的洞开。

从这些字眼可以看到,它本身就是以“投资”为主要的开发目的。好地方都被糟蹋了——这也许就是曾经西安的水平。

教训永远是深刻的 | WORLD

早在1986年,西安通过《西安市控制市区建筑高度的规定》:“(西安城墙)整体控制高度以旧城内标志性建筑钟楼的宝顶 (三十六米)为限。

这个文件,是“为了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充分体现西安历史古都的独特风貌”

。这个有着十四条的文件,详细描述了关于西安城墙内的规划限制。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城市变化无法阻挡,关键是少留遗憾

(图by网络)

如果仔细阅读全文,你会发现规定中有一个“旧城内高层可行区”,它的全文如下:

西一路及其以西相对位置以北,西五路以南,东至解放路中段,西至洒金桥地段,解放路一线可向北至西七路口,向南至大差市口为高层可行区。按照详细规划所选定的合适地点,

可以建少量风格与古城相协调的散点式高层建筑,其高度一般不超过三十六米


西五路东口以西至老关庙口,东新街的解放路口以西至规划的行政大街西口,解放路的五路口以南至东新街口,洒金桥北口以南至规划的行政大街西口,四条道路两侧,可按城市设计,分散布点,建设总量不超过二十幢,每幢建筑面宽不超过五十米,加上必要的附属物,构筑物其总高度不超过六十米的塔式高层建筑

根据这个文字描述按图索骥,结果发现,这个范围虽然描述地很清晰,但是让我们匪夷所思的是,高层建筑最多的北大街(尤其是西华门十字),如此重要的路段,这份规定中居然没有出现过。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从永宁门北望,看看有多少幢建筑高度超过了钟楼

(图/网络)

随后,凯爱大厦、新时代广场、交通银行大厦、宏府嘉会广场“四人帮”在此汇合。有些人,注定要写在西安城史的黑名单上。

所以,西安未来“三区合一”,更是要强化对古都风貌的保护和升级。就比如《西安市控制市区建筑高度的规定》,就必须要废除“高层可行区”。

这一围历经千余年、几经修葺的城墙,便成了“西安之根”,是西安的荣光所在。可以说,“无城墙便无长安古都”。我们将陆续推出西安的“毁容建筑”系列,目的就是为了警醒世人。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西安古都,这是我们写给你的情书

文=雨林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西安城记公益推广—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