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原名大宁,绿色中药出口基地

重庆市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原名大宁,绿色中药出口基地

巫溪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总面积403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2万。巫溪县曾获得过全国绿化模范县、绿色中药出口基地、全国魔芋种植重点基地县、中国绿色生态马铃薯之乡。

一、历史沿革

1、北宋开宝六年(973年)以大昌县地设大宁监。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为大宁州。

2、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州为大宁县,属夔州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大宁县省入奉节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

3、1914年因重名,取县城东有巫溪(今大宁河)取名巫溪县,属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4、1950年属川东行署万县专区,1952年改属四川省万县专区。1968年属万县地区,1992年属万县市。1997年3月随万县市划归重庆市。同年12月撤销万县市后,由万县移民开发区代管。2000年万县移民开发区撤销,直属重庆市。

二、地名来历

因大宁河古名巫溪,故县以河得名。

三、风景名胜

重庆市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原名大宁,绿色中药出口基地

1、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巫溪县西北部,属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总面积241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104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34平方公里,为中国南方第一大高山草场。

重庆市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原名大宁,绿色中药出口基地

2、宁厂古镇。是重庆政府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依山傍水而建,青石街道逼仄,吊脚楼、过街楼等古建筑和民居沿后溪河蜿蜒延伸达3.5公里,俗称"七里半边街"。古镇有4000多年的制盐史,是中国的 "上古盐都,巫巴故乡"。

重庆市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原名大宁,绿色中药出口基地

3、阴条岭自然保护区。是神农架原始森林的余脉。保护区面积达12万亩,其中原始森林8.7万亩,为重庆市唯一一片原始森林,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是重庆市最高点。植物种类达1500多种,有银杏、珙桐、腊梅、崖柏、 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5种,以及金雕、白熊、白狐、金钱豹、小熊猫等3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被称为"三峡第一园"。

重庆市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原名大宁,绿色中药出口基地

4、灵巫洞景区。距巫溪县城12公里,为国家2A级景区。东岸主洞琳宫,全长1500米,由仙翁殿、玉竹林、瑶池、龙王殿、海底世界五大部分组成;西岸主洞桃源洞,有石钟乳和大型群雕。被专家和游客誉为“三峡库区第一洞”。

重庆市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原名大宁,绿色中药出口基地

5、荆竹峡景区。位于大宁河上游荆竹峡内,全长7公里。先秦濮族岩棺群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存岩棺24具。"汉风神谷“占地28亩,园区利用壁画、雕塑、脸谱、声像展播等手段着力彰显远古巫文化形态和内涵,并再现蔡伦式造纸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