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車:廠商主導,不再燒錢發夢

共享汽車的倒閉潮,似乎來得比共享單車更快更猛一些。甚至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投資並沒有停滯。不管你多有實力多有資金,笑道最後的運營商一定離不開汽車製造商。

共享汽車:廠商主導,不再燒錢發夢

投資和倒閉,你方唱罷我登場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2017年共享汽車共獲得融資764.59億元,成為共享經濟領域獲投金額最高的行業。

儘管伴隨著百十家企業“跑路”或停止運營,2018年的共享汽車投資熱度不減。1月2日,途歌完成2600萬美元B+輪融資;3月,定位於海南旅遊場景出行的共享汽車服務商小二租車獲知合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近2億元戰略投資;5月7日立刻出行完成B輪融資……就連不知道何時盈利的摩拜單車,也開始在共享汽車領域少錢了;據說摩拜還推出定製版共享汽車將於10月交付,製造商新特獲數億美元融資。

火爆的不僅僅是投資,共享汽車企業“跑路”或停止運營的熱烈程度更勝一籌。2017年3月,友友用車發佈停止運營公告;2017年10月,EZZY宣佈解散;2017年11月份,天津紅極一時的共享汽車“SHAREN GO”被曝跑路;2018年5月,麻瓜出行共享汽車宣佈停止服務。 最近,中冠共享汽車“跑路”......當然,“跑路”的一定不止這些,有報道稱,已經有260家企業接踵陣亡。

主次不分明,本末倒置必衰敗

槓桿定律是科學,而共享汽車沒有支點。總想著以小博大,就逃不過一場必輸的賭局。

想借車租賃飛黃騰達玩衍生,有如借錢賭博求發財。即便暫時不輸,高利息也會慢慢清算你,結果是失敗和失聯並觸犯法律。直到現在,共享單車的倒閉潮仍然在繼續。前車之鑑,因果如此。

如果由汽車製造商主導放租,一定會在車輛管理方面下大工夫而且有實力,不至於剛開局不久就被淪陷;不僅如此,廠商有資本實力。這裡,我們強調主次分明,以及業務的運營主體一定要有汽車廠商。

無論“滴滴”抑或“優步”、和現在的摩拜,說的簡單點不就有一套“軟件”及和一點設計能力嗎?

廠商主導,不再燒錢發夢

中國的大型汽車廠商相繼涉足共享汽車業務了,因認為大氣汙染和交通擁堵的應對措施,政府和消費者對於汽車的觀念很可能從“擁有”向“使用”轉變。

大型車企中,在共享汽車業務領域先行一步的是上汽集團。據中國的調查公司易觀統計,在智能手機的共享汽車APP中,上海集團出資的“EVCARD”的活躍用戶數位居第二。截至2018年1月中旬,其業務已覆蓋60個城市,投放了2.7萬輛純電動共享汽車。第2大純電動車企業北京汽車集團旗下的“北京新能源汽車”也成立了共享汽車子公司,開始在北京、河北、山東等部分地區提供共享汽車服務。該公司除了向摩拜出行和地方的共享汽車企業供應純電動車外,還在開發兩座的純電動共享汽車。力帆集團旗下也擁有共享汽車企業——盼達用車,力帆以重慶為開端,陸續在成都、杭州等地上線,1月又進駐廣州。進駐城市擴大至7個。2018年1月,一汽轎車宣佈與摩拜就共享汽車業務達成戰略合作,表示將此次合作視為汽車產業變革的良機,希望確保優勢地位。具體合作內容為,一汽轎車向摩拜在貴州省設立的共享汽車企業“貴安新區摩拜出行科技”出資10%,開發和供應專用純電動車。雙方將共同運營業務,共享顧客數據。此外,還將在大數據分析和金融領域開展合作。2018年1月17日,由吉利汽車組建的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服務平臺曹操專車,獲多家金融機構投資,完成A輪10億元融資。2018年元旦前夕,廣汽發佈與蔚來汽車合作的公告,雙方有意在分時租賃、車輛共享等運營領域合作併成立合資公司......

在買購網的共享汽車大品牌消費者調查中,前10名至少有9家和有汽車製造商為股東。其中6家直接相關,另外微公交等3家間接(李書福、蔚來)關聯。這些是目前活的較好的,估計也是最終可能活下來的共享汽車品牌。

共享汽車:廠商主導,不再燒錢發夢

如文章標題所言,共享汽車應該由廠商主導,以租賃為主業,再考慮衍生業務的可能性。

廠商資本雄厚、造車、懂車,才有責任有能力去投資和維護,不會步共享單車“墳場”的後塵。

據多方信息,共享汽車中大多(有約90%)是純電動汽車。僅從城市看尾氣汙染排放,如果汽車總量不變,電動汽車的比例大則尾氣排放小、噪音小。鑑於此和前述政策,共享汽車應當有一定程度的發展空間,由此也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助推純電動汽車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