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維:重讀柯雲路「改革四部曲」(圖)

馬維:重讀柯雲路“改革四部曲”(圖)

柯雲路改革四部曲

【重讀柯雲路“改革四部曲”】

每一個作家都是他自己身處時代的記錄者和思考者,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文壇創作,柯雲路尤其是。2018年是我國改革大業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節點,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於6月集結新版的“柯雲路改革四部曲”《新星》《夜與晝》《衰與榮》和《龍年檔案》,就具有了深層含義。

柯雲路,本名鮑國路,上海籍作家。他上世紀80年代初登文壇,198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及大型文學刊物《當代》刊登並出版其第一部長篇小說《新星》,這部作品當年一經問世,立即引起極大轟動。198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出版《新星》續集《夜與晝》,1988年再由該社推出長篇小說《衰與榮》。200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出版了柯雲路的長篇小說《龍年檔案》。

《新星》是柯雲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作品。這部小說讓讀者看到了一個初涉官場的年輕幹部在理想主義光環下的真實奮鬥,也體會到了現實生活的複雜和挑戰。34年後重讀這部作品,讀者依然能感受到當年其在文壇不可替代的影響力。如果說《新星》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那麼《夜與晝》和《衰與榮》這兩部小說無疑是中國當代“百科全書式”描寫社會生活的代表作。如《夜與晝》描繪了四個家族及與之相關聯的上百個人物,全方位地展現了處在偉大而艱難的變革中的京都各個層次的市井生活,簡直如同一幅當代城市風貌的“清明上河圖”。據說這次再版前,柯雲路傾盡心血對上述兩部作品均進行了全面修訂。小說中主人公依舊是《新星》中的李向南,他的政治生活並不順利,在仕途的道路上屢次遭受挫折和磨難,面臨何去何從的抉擇。是該自我反思,繼續抗爭,還是乾脆下海經商?作者寫出了改革的艱難,也寫出了人性的百態。

馬維:重讀柯雲路“改革四部曲”(圖)

柯雲路改革四部曲

柯雲路“改革四部曲”中最後一部《龍年檔案》值得重點推薦和閱讀,這部小說是作者繼《新星》出版18年後推出,被出版界視為柯氏“重返江湖之作”!有評論認為這部小說是中國當代最好的一部“新英雄主義小說”,全書結構之縝密、敘述之流暢、文字之明快都令讀者眼前一亮, 其中內容和結構無不顯示出作者厚積薄發、重出江湖之風采。這部小說雖然和《新星》同屬一類題材,但絕非簡單的重複和炒冷飯,而是對官場中的人性做深入的解讀和詮釋,好像醫生手握手術刀一般的冷靜和果斷。作者筆下每一個出場的人物都讓人信服,他們的一舉一動、為人處世又充滿了玄機和存在感。

縱觀柯雲路的寫作歷程,正如他自己在《龍年檔案》這部小說中的後記中總結的那樣:“我的藝術追求就是把當代政治生活寫翔實、寫具體、寫逼真、寫像。生活是現實的,所有人在某種現實的規定和限定中活動,要真實而不是粉飾地寫生活,就要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地落每一筆,同時我還相信,理想的人格、崇高的精神不只存在於文學中,而且在現實中存在。”

閱讀的意義何在?我想答案應該是:精神生活是整個人類共同的“嗜好”。而閱讀恰是最好的精神食糧。“世界那麼大,卻如一本書,不去閱讀的人只能看到眼前的一頁。”公元3世紀,聖·奧古斯汀如是說。由柯雲路引領的萬千讀者,該怎麼評價這些可貴的文字帶給自己的收穫呢?柯雲路在當代文壇是引人矚目的一個連續全景性記錄改革開放的作家,他的多部小說從不同的社會層面、人性視野的角度展示了當代中國社會的變遷和發展。

在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年之際,我們有理由重新閱讀、理解和評價柯雲路的作品。因為在他的筆下,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特立獨行的作家用文學記錄的中國社會改革開放的激越旋律、浩蕩氣魄、行進力量,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作家如何通過個性化的創作將歷史變成可以一直保留下去並傳承給後代瞭解過去的文字。

馬維:重讀柯雲路“改革四部曲”(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