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年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上得到廣泛傳播。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真經”,在它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迎來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革了世界,而且也深刻改變了中國。

◆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共產主義是我們黨的遠大理想。沒有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理想,就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共產黨的命運是與馬克思主義緊密相連的。

中華民族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為人類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近代以後,中國逐漸落伍。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也由於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陷入了內憂外患的悲慘境地。為改變被凌辱被壓迫被剝削的命運,無數中國有識之士進行了英勇頑強的鬥爭。但是,農民階級、資產階級維新派和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所有革命活動,都沒能找到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解放的正確答案,舊民主主義革命不能解決中國社會的最終出路問題,中國人民依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中國先進分子看到了救亡圖存的出路,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使越來越多的先進知識分子瞭解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在共產國際幫助下,進一步推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從此,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和思想指導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是中國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鉅任務,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使我們黨得以擺脫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侷限,以唯物辯證的科學精神、無私無畏的博大胸懷領導和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無論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團結帶領人民經過長期奮鬥,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任務,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歷史證明,我們黨能夠在各種極端困難、極端險惡的白色恐怖中衝出,從失敗中崛起,從挫折中壯大,不斷變小為大、轉弱為強,正是因為有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使得全黨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對勝利前途和光明前景充滿信心,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因而能夠使我們黨變得更強大、更團結、更堅固、更有戰鬥力。

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年代鑄就形成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兵團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等,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奮鬥意志、無私奉獻境界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偉大勝利的寶貴精神財富。

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

◆馬克思主義不斷開闢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

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闢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中國取得偉大勝利,就在於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不斷根據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中國共產黨人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給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增添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新的歷史站位、宏闊視野、戰略眼光反映了時代發展變化的豐富內涵,以邏輯嚴密、系統完整、相互貫通的思想體系回應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要求,為在新時代推進黨和國家事業提供了思想指南。這一思想貫穿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領域,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新飛躍,是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這一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佈局、戰略佈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新的科學內涵,進一步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代特色、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續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輝篇章。

當前我國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十分繁重,矛盾風險挑戰日益增多,治國理政考驗不斷加大,我們必須掌握好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懂弄通、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運用科學理論指導我們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把握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