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评语季”,评语可以这样写!

期末“评语季”,评语可以这样写!

一到期末“评语季”,各位“老班”往往非常头痛。带过几年的学生,各种夸赞的话已说尽,各种“才思”已枯竭。班上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性格、成绩、表现大体相仿,要找他们的相同点容易,要找他们的不同点实在是太难了。

如何厘清期末评语写作原则和基本要求、降低期末评语撰写给班主任带来的痛苦指数?班级期末评语的微改革,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做起——

期末“评语季”,评语可以这样写!

审视评语定位

1.评语中的慈悲心

说到写评语,首先想到的是读评语。小时候,相比分数而言,评语更容易引起家人的重视,一家人往往争相传阅。爸爸字斟句酌读着,妈妈喜笑颜开听着,爷爷奶奶在旁边赞美着……不难想象,班主任的一则“小短文”,被别人一句一句咀嚼的感觉。家人读的不是评语,是透过评语看到孩子的成长。要知道,老师笔下的任何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都是他们父母的全世界。一想到这样的情景,下笔尤其要审慎。

2.评语中的发展心

短小的评语,承载着学生的成长。班主任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成长。不随便贴标签,越是“问题学生”,越应该有权成为被评价中的“特权”学生。只有回到正能量沟通的渠道上,充分地发现,才能重新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即使是班主任青睐的优等生,除了通盘称赞,还要在他们现有的高水平起点上,继续帮助他们挖掘成长的空间,这是

彰显班主任专业水平的重要细节。

3.评语中的文艺心

评语彰显着班主任的基本工作面貌。匆忙而作的评语,日后再阅读不禁让人咋舌。“怎么这么凌乱而应付呢?简直不知道当年是怎么交给家长的”。作为一个小小的家校沟通的缩影,借物言志、借助诗句、多维互动、温情款款中晒出班主任专业又专心的“语言功底”固然好,但如果做不到文采飞扬,那就诚恳朴素一点吧,带着一番诚意。

4.评语中的公平心

评语写作中“一碗水端平”非常重要。一则则评语就是一面面镜子。记得小时候,常常在拿到老师的评语之后,先与同桌比长短,再比内容,欢天喜地地共同欣赏。厚此薄彼式的评语写作方式,有时会在不经意间导致几家欢乐几家愁。每一个孩子都是来陪伴我们教育成长的天使。为了他们更好地成长,评语中的公平心很重要。

期末“评语季”,评语可以这样写!

创新评语形式

1.三联评语,多元评价

三联评语,顾名思义是一张三联单式的评语,分别由家长、老师、伙伴三方共同填写组成。“家长评”由爸爸妈妈商讨填,“伙伴评”由自己最要好的小伙伴讨论填,而“老师评”放在这个三联单评语的最后。三联评语,让出评价权,告别传统的班主任“一言堂”评语方式,让家长、同学、科任教师都可以来

对话评价,让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

2.处方评语,有的放矢

处方评语,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并非仅限于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处方评语更加强调教师充分发挥专业评价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述评。学习生活中的小问题、学生常犯的错误、家长关注的问题,都在处方评语的范围。处方评语的主要目的不是陈述或批评学生的问题,而是给出具体的解决策略,让家长、学生在发现自身问题的同时,能有据可依、对症下药。

4.电子评语,彰显个性

网络时代的发展让电子评语开始在学生中兴起。电子评语,既可以以更加短平快的方式呈现,也可以以多媒体并举的方式创意呈现。有视频记录,有音频寄语,有特色动画……不拘一格,彰显时代风采。但班主任在运用电子评语时要切忌“新瓶装旧酒”,多采用学生喜爱的新潮语言和多媒体形式,借助邮箱中形态各异的模板制作的个性化电子评语卡,孩子们一定会期待满满!

5.贺卡评语,新意满满

期末“评语季”,评语可以这样写!

预先准备素材包

提笔就写,毫无准备,自然容易大脑空空。因此,班主任可以尝试用以下方式预先准备评语素材。

1.学生自评、互评、他评

充分聆听来自每个学生及其重要他人的评价意见,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家长评价作为期末评语的重要参考依据。从不同维度的意见中,可以看到你所不曾看到的学生一面。自评、互评、他评这三联评语,同样也为帮助学生对照反思成长提供了多维依据。班主任还可以尝试组建不同的评审小组,男女生互评,组内互评……人人参与评审,人人接受评审。

2.班级大事簿、日常学生档案

如果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记录一些过程性资料,作为期末评语的积累,那就更加了不起了。班主任不妨在班上设置由学生干部专门负责的大事簿或日常学生档案,每周、每日记录班级发展的大事、要事,记录学生可圈可点之处,这远比一本唠唠叨叨的错事记载册更有意义。

3.采访科任教师、学生

如果尚有空余时间,不妨做一些更细致的调研采访工作。比如,主动发起“班科经营联席会”,带动大家共同逐一评价学生,听一听不同科任教师对学生的印象和趣味案例,能够有效改善班主任对期末评语一言堂的状态。针对个别经常在班主任盲区徘徊的学生,利用课间做一个简短的采访对话,也算是弥补了学期关注甚少的状况。

期末评语的写作不能“一编了之”。未雨绸缪,主动出击,多种角度搜集资料,能有效突破传统评语的僵化、固化的调子,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期末“评语季”,评语可以这样写!

改变表达形式

1.专属称谓,幽默亲切

一个独特个性的专属称谓,往往能使学生感受到情感的温度。评语中的独特称谓可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等来定,甚至他(她)的绰号、家庭住址、长相特点、个头及在班级的任职等,都可以被引用。在我的评语中,有课堂上“叽叽喳喳的小喜鹊”(爱发言),有热爱体育却很腼腆的“温柔大力士”(特长),有痴迷阅读的“快乐小书虫”(爱好),有聪明伶俐的“鬼马精灵智多星” (绰号)。这些异彩纷呈的称谓,更易于让学生接受教师的劝勉,并容易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

2.以物喻人,活灵活现

对于班上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学生,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评语。“调皮捣蛋不是你吸引注意、获得关注的钥匙,要想真正走进同学们的圈子,你首先要学会友善对待他人,只有这样你才会得到友谊的钥匙;丢掉学习是丢掉了知识海洋里宝藏的秘密,要想寻找宝藏,你就得从现在起为自己设定目标,找准兴趣,重新拾起学习。期待下学期,你能成功收获友谊的钥匙、知识宝藏的秘密!”学生常用的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同样可以运用到评语写作中。只要比喻恰当,不仅可以将学生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他们也会在心中为你的幽默与亲切感加分。

3.引经据典,激发动力

恰当地运用一些名言谚语,甚至古诗、歌曲、歇后语,不仅能让一些深刻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对于热爱阅读的学生,我们可以引用一句“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对于坚持不懈的学生,我们也可以总结上一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从沿用了名言谚语的评语后,我发现有学生还把其中的一些摘抄下来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贴在书桌、课本上时时激励自己。

4.幽默风趣,拉近距离

幽默风趣型的评语,总能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我曾给一个内向腼腆的女生这样的评语:“你是一只温柔的小猫,害羞胆小,少言寡语,不过我愿意做那只活泼好动的小狗,带你找回自信,大胆做自己!”班上总有那么一个爱欺负小女孩的男生,我对他的评价是:“你这个调皮捣蛋的小老虎,总是喜欢欺负班里可爱的小猫们,小心大狮子把你抓走哦。”虽然这两则评语都指出了学生的不足之处,但阅读起来并不会让他们感到是严厉的批评,反而会让他们感到新鲜,且易于虚心接受。

5.细分差别,各有侧重

为成长情况不同的学生撰写评语,侧重点也各不相同。给全面发展的学生写评语,在充分肯定优点后,还应点出发展空间,激励他们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给有进步的学生写评语,更要好好利用期末评价的契机,结合实际给学生分析、指导,激发他们的潜能;给有待提高的学生写评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向师性”,鼓舞他们,激励他们,帮助他们重拾上进的信心。

6.正向沟通,强化优势

撰写期末评语时,那种“借写评语再教训学生几句”的心思,不如改为直接沟通更见成效。每到期末,班主任的圈子中总会出现“是否需要在评语中让学生直面批评”的争执,我想最终还要回到正向沟通上来。这世界上很难有一无是处的孩子,十年过后再回首,许多令我们暴跳如雷的学生问题,不过是成长过程中的点点小事。人不犯错,谈何成长?放大问题,不如放大亮点;盯住毛病,不如盯住优势。这是一个亟须改变的思维方式。

7.分散完成,长久保存

期末评语的撰写无疑是一个耗费时间的“大活儿”。提早开始,各种研讨搜集资料,尽可能分散完成。从最好写的学生下手写,从最熟悉的学生下手写,慢慢地在最后几个令你笔下凝滞的学生处细细琢磨。写好的评语不要一发了之,拍照或将电子稿保存下来,既可以作为下学期的评语参考,还可以比照本期的评语,寻找学生新的生长点。

每一个最不起眼的工作领域,都可以是深入研究的课题。期末评语这个传统的评价方式,仍然可以是有创新、有趣味、有滋味的沟通平台。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做个集体学习生活的观察者、欣赏者、评价者,借助期末评语的改革,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教育者的深情表达,自然有人能懂,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