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魯迅說人們憎惡和尚,而不憎惡道士,原因在這裡

在1927年,雨絲週刊上曾經刊登過魯迅的一篇小雜感。文章之中說到,人們往往會這憎恨尼姑,憎恨和尚,但是卻不憎恨道士,知道這種道理的人,已經懂得中國的一大半了。可以說,魯迅的話讓人們覺得有些奇怪,也讓人們覺得十分不解。

為什麼魯迅說人們憎惡和尚,而不憎惡道士,原因在這裡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莫名其妙的憎惡尼姑和和尚,但是卻不會去憎惡道士呢?為什麼知道這裡面緣由,就會懂得中國的一大半事情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就簡單地發表下自己的看法,當然是從歷史的角度。

漢朝的時候,漢明帝白馬馱經,將42章經取回,後來一直髮展到寺廟林立的盛況。梁武帝也曾經多次屈身於寺廟之中,而朝廷的臣子們,花了有一億兩才把梁武帝給收回來,並且拿這些贖金去建造更加金碧輝煌的寺廟。

為什麼魯迅說人們憎惡和尚,而不憎惡道士,原因在這裡

而在武術界,我相信大家也肯定都曾經聽過,天下武功皆出自於少林這樣的說法。但是在霍去病和衛青去遠征朔漠,蘇定方將高句麗給滅掉,李如松在平定倭亂之時,他們使用的功夫還不知道是哪一門哪一派的?

比如說在霍去病和衛青打的匈奴無法抬頭的時候,那匹把42章經拖回來的白馬,恐怕還沒有出現,在李如松去抗擊倭寇的時候,他手中的武器則是大筒,那是明代的軍事專家們專門研究出來的連發炮。

為什麼魯迅說人們憎惡和尚,而不憎惡道士,原因在這裡

但道士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的這些道教人物,基本上都是歷史名人,開創者老子自然不用多說,春秋時期的一位大家,而就算是八仙或者是玉皇大帝,也都是曾經的活人。他們有的追隨皇帝,有的則是朝廷命官,就算是全真七子,其實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存在。

而且我們的漢服其實看起來也比較像道袍,也可以說是他們倒是穿的衣服就是漢服。並且就算是在清朝這樣的時代,也有兩種人,他們沒有換掉服裝,也有一種人沒有剃掉頭髮,這些人就是道士。

這也有可能是魯迅話中的意思了,就是因為道士保留下來了中華民族的最後一點傳承,這是最後一點屬於漢民族的體面和淵源。當然也有一種可能,在當時一直都是和尚富有,但道士卻十分貧困,每一朝的寺廟,可以說都是大地主級別的存在,因為不光有百姓們給寺廟打工,並且香火錢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為什麼魯迅說人們憎惡和尚,而不憎惡道士,原因在這裡

和尚們鼓吹什麼眾生平等,所以每個人都要交錢。道士們就不一樣了,他們這是雲遊四方,就算是修煉也是窮修煉。在深山老林之中,就算是有人想給他們錢,你都不一定能夠找得到。而且除了這一點,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道士是中國本土的產物,他們身上的責任非常重,那就是下山救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