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最后的生活岁月:一顿饭馒头加青菜,临终前给自己写挽联

阎锡山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性命是保住了,但是却没有了军权,这对于做了38年土皇帝的阎锡山来说,是否有点残忍,当惯了山大王,现在做隐士,谁都受不了,但阎锡山认命了,财权不带来死不带去,无权无势的阎锡山似乎看淡了,也淡泊从容了。

阎锡山最后的生活岁月:一顿饭馒头加青菜,临终前给自己写挽联

阎锡山的最后十年是在台湾阳明山度过,劳碌一辈子的阎锡山没有了兵权,反而是一件自在的事,以前做军阀时,时常与人争地盘,与日本斗法,还要治理好山西,真是劳心劳力,现在退下来,终于可以管管自己的事,终于可以“一身簑衣任平生”。

退下来的阎锡山,喧嚣一下静下来,有大把的时间需要打发,于是,他脱下了官服,拿起了笔写书,记录了自己大半生的人生历程和感悟,这也当作他离开这个世界留下后人的礼物。连自己也没想到,他戎马一生,到人生最后阶段还可做了一回书生。

阎锡山最后的生活岁月:一顿饭馒头加青菜,临终前给自己写挽联

在十年中,他竟然写了20本书,可谓是著作等身。这些书都是记录他的人生足迹和探求中国未来大同之路,以及他对中国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的一此看法。这些史料,对研究清末民初那段历史时期的面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阎锡山最后的生活岁月:一顿饭馒头加青菜,临终前给自己写挽联

阎锡山的友人张日明回忆,阎锡山辞掉行政院长之后,就选择在丽水街隐居,任风云如何变幻,他都不问世事,过了半年,他才搬到风景怡人的阳明山来居住,除了这里适宜养老之外,他可能对王阳明的那套“知行如一”的哲学感兴趣。

阎锡山最后的生活岁月:一顿饭馒头加青菜,临终前给自己写挽联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晚年的阎锡山很怀念家乡山西的一草一本,还有他的父老乡亲,他多想回家乡看看,与亲朋戚友叙叙旧,看看年少时成长的地方,但现实的条件却不允许,那只能在梦里重回故乡,感受片刻的感动。

阎锡山年纪越大,思念家乡的情感渐浓,他特定把居住的屋子门窗彻成窑洞的横样,甚至在台湾开山辟土,建窑洞来住,感受一下窑洞冬暖夏凉的好处,但由于台湾与山西的气候条件差别太大,最后还是放弃了。由此可见,昔日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军阀阎锡山是一个很念旧之人。

阎锡山最后的生活岁月:一顿饭馒头加青菜,临终前给自己写挽联

阎锡山平日的饮食很简单,没有山珍海味,没有满汉全席,只是简单不能再简单的“馒头配青菜”、粉面条之类,菜式都是一些豆腐、鸡蛋、鱼干等。可能,他见过繁华炫丽之后,才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句话的真谛。

阎锡山最后的生活岁月:一顿饭馒头加青菜,临终前给自己写挽联

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走完了自己人生之路,终年78岁。临死前,他给自己写了一副挽联:有大需要到来,终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上联写他凭着辛亥革命的浪潮,一举成了山西的大军阀,下联写国军败退去,就再难也重回故土的机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