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柯米克(KAMIQ)原意为一座位于北极圈的小岛,斯柯达将这样高冷的名字赋予给了柯米克:上汽斯柯达布局国内市场的第三款重磅SUV车型。柯米克为上汽斯柯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所以从车辆设计的角度上来说,上汽斯柯达的中国设计团队起到了主导作用。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上汽斯柯达柯米克,在设计方面究竟有着什么不同之处。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从定位上来看,柯米克相比于柯珞克来说定位更低,不过这也使得柯米克的受众群体更加年轻化一些。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柯米克时着重考虑了这一部分消费者的喜好来进行设计。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相比于柯珞克、柯迪亚克这些全球化车型来说,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柯米克,在设计时让上汽斯柯达的中国设计团队起到了主导作用。这种做法无疑会更加满足国内消费者的喜好。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从这幅充满活力的设计草图上我们能够看得出来,柯米克的设计团队并不希望将这台车打造成一台非常古板、毫无灵性的车型。所以在量产车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年轻化的设计。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不过柯米克作为斯柯达家族一员,并不能完全放弃斯柯达的家族化设计,这并不符合斯柯达品牌整体的设计思路。所以如何能够在斯柯达家族设计语言的大框架中做出创新成为设计师们的首要任务。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柯米克车身尺寸并不算大,所以为了营造出更加魁梧的视觉感受,上汽斯柯达的设计师们特意在车辆的发动机盖上增加了一道额外的折线。这条折线可以让车头部分看起来更加厚重,具有力量感。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这样的设计确实可以增加车头位置的视觉厚度,从而整体提升车辆在力量感上的表现,让车辆看起来更大更威猛一些。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还有什么比一只凶猛的野兽更具有野性呢,所以柯米克在前大灯组设计上也从野兽的眼睛中提取了灵感。下方三角形的转向灯和猫科动物的泪痕十分相似。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这样的设计也满足了斯柯达这些年来前灯组主推的“四叶草”元素。只不过通过创新的修饰手法,将原先的造型通过另外一种形式表现了出来。

外观设计解析

直瀑式的进气格栅是斯柯达品牌一直以来所坚持的设计风格,这种设计可以追溯到数十年之前。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设计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从柯迪亚克、柯珞克到柯米克之间,最为明显的变化之处在于车辆的中网和前大灯组变得越来越一体化了。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直瀑式进气格栅是斯柯达品牌一直以来所坚持的设计风格,这种设计可以追溯到数十年之前。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设计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相比于斯柯达SUV家族中的两位前辈而言,柯米克的直瀑式进气格栅和两侧的大灯已经完全的融为一体,这也是斯柯达品牌未来的设计趋势。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中央隆起的发动机盖也是斯柯达惯用的设计手法,在柯米克身上也得到了运用。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相比于其它汽车品牌来说,斯柯达向来喜欢使用这种倒梯形的轮拱设计。这样的设计虽然看起来没有圆形轮拱那么流线,不过却营造出了更强的力量感。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在柯米克轮拱上方,设计们还额外雕刻出了两条折线。相比于家族车型来说,柯米克使用了更多的线条,让整个车辆的外观和内饰都看起来更加饱满、复杂一些。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车辆C型尾灯也是柯迪亚克和柯珞克一直使用的设计,不过在柯米克身上再次发生了变化。事实上柯米克身上的每一处设计,虽然都能看到家族化的影子,不过却都加入了自己的特点。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柯米克的尾灯现在看来已经可以称作为L型尾灯了,不过配合尾灯下方的反光板,柯米克将尾灯设计成了一个断开的C型。

车辆在内饰方面虽然沿用了柯珞克的设计风格,不过我们却看到了相比于柯珞克更多的立体感。这主要源于柯米克使用了更多具有层次感的线条。这样的设计手法既不会让内饰部分显得枯燥无味,也会增强车内的空间感。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柯米克的内饰部分在设计之初就沿用了柯珞克的设计风格,只不过相比之下柯米克采用了更有层次感的修饰手法。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在柯米克内饰设计部分,使用了一条贯穿的高光装饰板来进行点缀。这种设计也是未来斯柯达的设计风向,会逐步推广到旗下更多的车型之上。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所以基于更具有层次感的设计以及贯穿式高光装饰板的点缀,让柯米克在内饰部分营造出了更强的空间感,以弥补小车身尺寸带来车内空间上的遗憾。

来自北极的野兽 斯柯达柯米克设计解析

车辆内饰部分并没有采用太多的高等级材料,不过通过双面料座椅以及细化的搪塑材质,也营造出了相对不错的车内质感。

车内设计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