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狗肉不上桌”,是因为狗肉不好吃么?其实另有原因

古人延续至今的民间传统有很多都让后人难以理解,其实这些在今人看来相当奇怪的风俗是有这十分久远的历史的,就比如说饮食方面,就有不少现代人不太明白的规矩。

民间有一句话叫做“狗肉不上桌”,其实就是说狗肉不够档次,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观念和文化交流的影响,大部分人都不再信奉这一套了。然而,据史料记载,在古代的民间饮食文化中,真的就有这样的一个约定俗成的原则。

俗话说“狗肉不上桌”,是因为狗肉不好吃么?其实另有原因

大部分学者认为,这种文化习俗的形成是在宋代以后。当时的宋徽宗听信了一个叫做范致虚的大臣的建议,禁止全国杀狗食狗。原因其实很简单,宋徽宗是狗年生人,古人对于属相这种东西看的相当重要,更何况是当今的皇帝。皇帝都颁布圣旨了,百姓自然不敢忤逆,于是民间的杀狗吃狗肉现象基本见不到了。由于形成了一种社会习俗,所以后世一直都有这种说法,狗肉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不能上桌的菜。

俗话说“狗肉不上桌”,是因为狗肉不好吃么?其实另有原因

满清有一则关于狗的故事,讲的是努尔哈赤曾经被狗和乌鸦救过命,因此清人的传统中都不会吃狗肉。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狗和其他的一些动物诸如牛等都和人类长期相处,因此具有灵性,杀狗吃狗肉是一种不好的做法,因此古人一度都将吃狗肉视为一种罪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俗。

俗话说“狗肉不上桌”,是因为狗肉不好吃么?其实另有原因

有不少关于狗肉的俗语,相信网友们都耳熟能详。比如“挂羊头,卖狗肉”,这是一句讽刺的话,讥讽的是那些表里不如一的现象,可见在古代,狗肉可能是远远没有羊头值钱的。古人在骨子里就对狗肉十分看不起,所以一般家里来人了,都不会拿狗肉来招待客人,所以才会有了人们常说的狗肉上不了台面这种说法。

然而,民间食狗肉的传统依旧存在,延续到了今天,大家对于狗肉依旧十分热衷。和其他家畜一样,狗肉被作为一种食材成为人们的美食之一,不过狗和人类的关系相对其他动物要更加亲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