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開辦企業「一窗通」服務平台建設及運行探析

根據世界銀行《2018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過去上海開辦企業包括7個環節,耗時22天。其中,工商部門企業名稱預先核准耗時1天,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耗時7天,向公安部門申請製作公章許可耗時1天,刻制公章耗時1天,向稅務部門申請打印或購買財務發票耗時10天,向人社部門申請用工登記耗時1天,向人社部門申請新進人員登記耗時1天。

上海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建设及运行探析

2018年2月28日,上海市工商局會同有關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加快企業登記流程再造推行開辦企業“一窗通”服務平臺的意見》,明確自2018年3月31日起,新設企業通過工商、公安、稅務並聯辦理,實現材料齊全3天可領照、5天可營業,即工商營業執照3天辦結、公安公章備案1天辦結、稅務涉稅事項(含申領發票)當天辦結。由此,實現各部門數據實時交互共享、各環節同步並聯辦理。上海市開辦企業“一窗通”服務平臺同步上線運行,實現工商營業執照、公安公章備案、稅務涉稅事項在線申請並提供銀行預約開戶、社保用工自助辦理等服務功能。

“一窗通”服務平臺建設穩步推進

完善“一窗通”平臺設計。上海市工商局以開辦企業提速增效為導向,先後21次會同市政府辦公廳及公安、稅務、人社、不動產登記、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等單位商討“一窗通”具體業務流程,在滿足各部門業務需求的前提下,通過開辦企業信息一次填報、數據同步採集共享、業務協同辦理,實現開辦企業一網通辦,並制定詳細的信息系統設計改造方案及各部門數據對接方案,為系統建設打牢基礎。

做好“一窗通”平臺建設各項保障工作。“一窗通”平臺建設時間緊、任務重,上海市工商局先後9次牽頭向市領導作專題彙報並協調解決系統建設難題。在有關部門配合下,上海市工商局按照專題會議精神先後落實了“一窗通”建設立項與經費保障、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與政務外網專線架設及系統改造經費、國家人口庫信息共享、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各部門數據對接共享等具體事宜,為“一窗通”平臺建設鋪平了道路。

新建改建信息系統。上海市工商局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了系統對接、數據聯調、應用測試等各項平臺建設任務。各部門通力協作,圍繞“一窗通”新建或改建了上海工商網上登記系統、上海市公章信息備案系統、金稅三期外部數據交換平臺、上海稅務網上辦稅服務廳系統、上海市銀行賬戶服務信息系統(已接入全市90%的銀行網點)。

功能和特點

“一窗通”是由上海市工商局牽頭搭建的上海市統一開辦企業網上申報平臺,包含兩部分功能:一是實現開辦企業工商營業執照、公安刻制公章、稅務涉稅事項的在線申報,二是提供銀行開戶預約、社保用工辦理等服務。

“一窗通”的特點主要為“一網通辦”。“一網”是指“一個網上窗口開辦企業”。“一窗通”通過整合原先分散在各部門的網上辦事系統,實現了申請人只需要進入“一窗通”即可一次性完成開辦企業的申報,避免了原先重複填報數據的麻煩,極大方便了申請人。“通辦”是指“各部門間信息互通、協同辦理”。“一窗通”實現開辦企業政務信息互聯互通,通過信息共享,各部門同步收到申報信息、協同辦理審批事項,為業務審批提速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窗通”對營商環境的積極影響,具體體現在開辦企業“易”“快”“便”三個字上。

“易”是環節大幅簡化。工商部門將企業名稱預先核准、辦理營業執照合併為一個環節。企業名稱採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實現名稱申報“零見面”。公安部門取消了公章刻制許可,企業在拿到執照後即可在線選擇刻章點刻章。從今年3月31日起,上海開辦環節減少為工商執照、公安刻制公章、稅務涉稅事項(含申領發票)3個環節。

“快”是時間顯著縮短。各部門對於原有審批時間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縮短,工商部門由2個環節耗時8天縮短到1個環節耗時3天,稅務部門由10天縮短到1天。從3月31日起,上海開辦企業環節必要時間縮短為5天。

“便”是服務更加便民。“一窗通”不僅是業務申報平臺,還提供了大量的便民服務。企業在開辦的過程中,我們會依託“一窗通”通過短信或者電話主動告知辦理進度。另外,通過“一窗通”,企業可以自主選擇開戶銀行網點,享受預約開戶服務。

運行成效

截至6月底,申請人在“一窗通”填報開辦企業信息20.9萬件,其中正式提交12.8萬件,全市共核發執照7.7萬張。

有利於政府行政效能提升。企業在“一窗通”填報的數據導入各審批部門並實現共享,在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不變的情況下,將原先錄入數據的時間節約下來用於審批,有效實現了行政審批提速增效。同時,“一窗通”中人口庫信息、房地產信息的共享也有效提升了審批效率。

有利於企業開辦更加便利。企業通過“一窗通”可以一次性瞭解企業開辦所需的全部手續,通過“一窗通”一表申報有效避免重複填報數據,同時各種短信提醒、電話通知、預約服務可以有效減少企業往返辦理次數。根據企業填寫的信息,“一窗通”還可以幫助企業自動生成申請表格和包括股東會決議、章程在內的各種標準化文本,企業只需下載打印簽字即可提交符合登記要求的材料。

有利於市場環境規範有序。應用“一窗通”平臺,開辦企業流程全部在網上公開,同時大幅縮短審批時間,有助於中介代理機構優勝劣汰、規範發展。此外,“一窗通”通過合併企業名稱預先核准與企業登記兩個程序,大幅提高了企業名稱的使用率,有效緩解了企業名稱資源緊張問題。

優化舉措

為進一步提升開辦企業效率,持續提高企業和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下一步,上海市工商局擬從兩方面進一步對相關工作進行優化。

推行全程電子化申報。在“一窗通”已經實現開辦企業網上申報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無紙化全程電子化。通過與上海市數字認證中心的對接,實現網上身份認證、電子簽名、電子文書歸檔等功能,為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電子化登記,實現審批零見面。

工作建議

建議國家層面明確開辦企業包含的環節和時間計算方法。目前,世界銀行、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等對開辦企業環節和耗時計算標準不一致。比如,世行《2018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未將銀行開戶納入開辦企業環節,但我國其他部門在調查與測評時將銀行開戶納入環節,上海開辦企業各環節耗時在不同調查中結果也不一致,導致地方在具體優化時多頭對標,分散了工作精力,影響開辦企業的優化效果。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統一明確開辦企業究竟包含哪些環節和耗時,便於各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優化工作。

加強工商登記人員配備。2014年3月商事制度改革以來,全國新設企業數量猛增,各地普遍存在窗口乾部與新設企業數量不匹配,工作嚴重超負荷的情況。以上海為例,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新設企業數年平均增長率23%。2015—2017年,全市辦理企業設立、變更、註銷等申請量依次為110萬件、157萬件(大量“三證合一”換照)、119萬件,而目前上海從事工商登記的註冊部門人員僅為310人,均服務企業6078戶(截至2017年底上海共有企業188.42萬戶)。登記人員長期嚴重超負荷工作,由此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帶來幹部隊伍不穩定、工作倦怠等負面影響,直接降低了企業和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建議給予充分重視,確保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成果。

簡化開辦企業材料。與世界開辦企業指標排名靠前的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開辦企業需要提交的申請材料複雜,需要申請人填報的數據繁多。這些情況極大地限制了我國行政機關審批效率的進一步提升。以公司制企業為例,除了法定代表人簽署的申請表格外,還要提交股東、高管簽署的各項決議。建議將決議與申請表格等多份材料進行整合,簡化為全體合夥人簽署的載明決議內容的申請表格一份材料。

進一步加強信息共享。從“一窗通”運行的情況看,政府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對於提升審批效能具有重要意義。以公安部門人口庫信息為例,該信息共享應用後,冒用他人身份或者使用虛假身份證明辦理登記註冊的案件明顯減少。但是,“一窗通”目前對接的公安部門人口庫信息缺少身份證遺失信息,不利於防範使用遺失身份證虛假註冊企業的違法行為。

構建相對寬鬆的追責體制。在登記機關工作人員數量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各級政府部門要求登記機關以形式審查為主要審查方式,通過縮短單個申請的審查時間,加班加點實現登記審查提速增效。但是,地方法院審查行政行為的主流觀點是要求登記機關盡到審慎審查義務。同時,紀檢監察部門對登記機關工作人員追責的案例也時有發生。對此,應建立具有一定容錯性、相對寬鬆的追責體制,讓一線登記工作人員減少後顧之憂,專注於提升審批效率。

上海市工商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