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美俊讀名畫(六):荊浩《匡廬圖》探析


範美俊讀名畫(六):荊浩《匡廬圖》探析

翠微深處著軒楹 絕瞪懸崖瀑布明

——荊浩《匡廬圖》探析

範美俊讀名畫(六):荊浩《匡廬圖》探析

06.匡廬圖

五代·荊浩

絹本墨筆,185.8×106.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範美俊讀名畫(六):荊浩《匡廬圖》探析

中國山水畫發展到晚唐五代時期,王維開創的水墨山水逐漸走向成熟。《匡廬圖》營造了雄偉剛勁與寂寞幽靜交融的空靈世界,遠離人間煙火又可望、可行、可遊、可居。


範美俊讀名畫(六):荊浩《匡廬圖》探析

該畫為全景式立軸構圖,以主峰為中心,用浮雲煙霞之白,襯托出中、前景的全局安排,畫面結合三遠法,留天留地俯仰自得,近景的平曠山野,中景的幽谷坡巒,遠處的群峰巍峨,從有人之境到無人之境都一一收納於目。這樣山水畫的景深層次分明,有著大山大水的雄偉壯闊、曠遠峻拔。下角繪淺坡臨水,漁人撐船。左邊是蜿蜒而上的百尺峰巒,夾雜著崎嶇山路、古木參差和如練飛瀑,突兀的遠景主峰直上雲霄。畫面右側的水面漸次遠去,與天相接。


範美俊讀名畫(六):荊浩《匡廬圖》探析

《匡廬圖》上有南宋高宗所書“荊浩真跡神品”六字,另有元人韓嶼、柯九思,清代孫承澤、乾隆題詩或著錄,認為與廬山有關。不過,所繪是太行還是廬山尚有爭議。可以肯定的是,畫家並未到過廬山,被後世研究者認為是北方山水畫派創始人的荊浩,長期隱居於北方太行山的洪谷,卻要去畫南方的名山廬山,似乎也說不過去。該畫用筆勾、皴、染並舉,尤其是皴法的運用,是荊浩對山水畫發展的重要貢獻。畫家以中鋒畫山石,輔以側鋒的解索皴、釘頭皴、豆瓣皴等筆法烘托氣氛,邊緣整齊有切割感。山頭和暗處用類似小斧劈的皴法,再施以淡墨多層暈染,表現出山石的質感和陰陽向背,有厚重感和立體感。墨色上,畫家注重濃淡、黑白的對比變化。畫雲時,畫家一改前人細勾填粉之法,僅以水墨渲染,襯托出雲彩空靈飄蕩之態。畫水時,也不再使用前人魚鱗瓦片的勾線之法,僅以淡墨烘染,顯示出水面的明暗變化,兼用舟橋等物象暗示水的存在,是一種水暈墨章的表現技法。五代韓嶼評之:<strong>“翠微深處著軒楹,絕瞪懸崖瀑布明。”

元代書畫家柯九思則題詩:


範美俊讀名畫(六):荊浩《匡廬圖》探析

<strong>嵐潰晴薰滴翠濃,蒼松絕壁影重重。

<strong>瀑流飛下三千尺,寫出廬山五老峰。


範美俊讀名畫(六):荊浩《匡廬圖》探析

荊浩(約850-?),字浩然,五代畫家,卒於後梁,山西沁水人,一說河南濟源。士大夫出身,博通經史並長於文章。後梁時期因避戰亂隱居於太行山洪谷,自號“洪穀子”。著《筆法記》,提出創作“六要”:氣、韻、筆、墨、思、景;評畫“四格”:神、妙、奇、巧;用筆“四勢”:筋、肉、骨、氣。他提倡作畫忠實於自然對象而<strong>“遠取其勢,近取其質”。細查造化之奇,見翔鱗乘空、欲附雲漢的古松倍感驚訝,<strong>“攜筆復就寫之,凡數萬本,方如其真。”也強調筆墨並重,認為:“吳道子畫山水,有筆無墨;項容有墨無筆,吾當採二子之所長,成一家之體。”


範美俊讀名畫(六):荊浩《匡廬圖》探析

開創北方山水畫派的荊浩,對後世影響很大。關仝、李成、范寬為“宋初三家”,皆學荊浩,關仝還是其入室弟子。北宋梅堯臣《王原叔內翰宅觀山水園》詩曰:“范寬到老學未足,李成但得平遠工。”即是說范寬一生學荊浩也沒到家,而李成僅學到其平遠構圖。


範美俊讀名畫(六):荊浩《匡廬圖》探析


範美俊讀名畫(六):荊浩《匡廬圖》探析


範美俊讀名畫(六):荊浩《匡廬圖》探析

範美俊,美術理論家,美術評論家,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書協會員,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書畫史與藝術理論,兼及書畫批評。


範美俊讀名畫(六):荊浩《匡廬圖》探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