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順從的學生創造不出 「中國芯」

虹野:順從的學生創造不出 “中國芯”

文/虹野

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依賴於校長和教師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理解。當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方式成為以權力為基礎的“行政管理”的時候,他們的思維就只有“管”和“不管”,對於如何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組織”教育教學活動,則已經不在思考範圍了。

虹野:順從的學生創造不出 “中國芯”

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與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似乎沒有什麼區別,但卻意味著教育的出發點是否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是否“以人為本”。教育教學“管理”只需要學生按照已設計好的“科目”,聽從教師安排就足夠了。對於在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學生“不服管”,只需要用強有力的“管理”就行了。所以,當教育法規規定學校不準“體罰”學生的時候,教師認為沒有“懲戒權”就不可能“管”好學生,學生“不服管”就沒有辦法了。

虹野:順從的學生創造不出 “中國芯”

無論是學校研究“管理”的邊界,還是研究應該如何“管”,事實上都沒有按照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組織教育教學活動。學校和教師只想讓學生服從現有的教育教學“管理”。

每每學校出臺強硬的所謂“為了學生好”的校規校紀,都會引起社會爭議。其原因在於,學校的“一刀切”管理背離了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進程。比如,在學校禁止“上網”的校規校紀中,世界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在學校禁止學生“玩手機”的校規中,世界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終身學習時代來臨,每個人既是知識的學習者,也是知識的創造者。這使得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學校教育中無比重要,任何不當的強制性禁令都可能給學生帶來不可逆的傷害,更何況只有強權“管理”而無視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呢?

如若談及學校哪些該管,哪些不該管,本人認為,學生所有的事情都該管,但不是用簡單的“禁止”和“允許”管,而應該遵循認知規律,激發學生主體意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露腳踝”的事情,完全沒有必要通過“恐嚇”學生“露腳踝”一定會受寒,受寒一定會得病;更沒有必要用“一刀切”的“放下褲腳”的方式給學生保暖。可以通過室內保暖和室外運動以及美學啟蒙,讓學生自己選擇一個最合適的方式。

虹野:順從的學生創造不出 “中國芯”

“中國芯”事件表明,以強權“管理”為基礎的教育教學“管理”無法培養出兼具“創新”和“聽話”的“個性化人才”。故而我們不需要討論哪些是學校管理的邊界,更應該討論學校應該如何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當然,這對於習慣了簡單“管理”的學校來說無比艱鉅。(已發中國教師報,2018年5月23日第3版)

虹野 中華教育改進社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