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她给人希望,却又令人沮丧,但依然让人眷恋”

1 她是希望之都,召唤灵魂

深圳:“她给人希望,却又令人沮丧,但依然让人眷恋”

午饭后,将孩子哄睡着后,我倚窗而坐,就着夏日午后明亮的光线,在一室清凉的房间里,静静看着书。

也许是近日来经常熬夜,加上自端午以来的连日奔波,更或许是看久了屏幕和书,眼睛干涩疼痛。

于是合上书本,打开手机电台,选定一栏叫做《为你读诗》的栏目,闭着眼睛听起来。

流淌的音乐声,饱含感情的声音,以及隽美的诗句,让我听得时而热泪盈眶,时而内心平静。

内心这些日子以来的焦虑,在这一刻,像是被抚慰了一番,而变得安宁与满足。

是有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记得那年初中毕业,和几个要好的朋友,聚在一起。当时流行用纸牌算命的游戏。我们自然也没放过那个游戏。

游戏的具体规则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当时所有参与的朋友,都用纸牌去算未来的自己的方向。

她们算出来的方向,基本都是中国中部或者中国北方。只有我一个人,算出来的地方,是在中国的南方。

那只是年少时无聊用来打发时光的一个娱乐,甚至多少还带着一些迷信的色彩。但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那个时候,我甚至连深圳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深圳,之于彼时的我来说,不仅仅是遥远的地方,更是陌生的国度。

我第一次踏入深圳这片热土,是在2008年的暑假。

在这边度过短暂的1个月,第一次在红树林看到了海,第一次在罗湖口岸离传说中的香港那么近,第一次在国贸乘坐了地铁,第一次在福田农科中心见识到大城市夜晚的璀璨与繁华……

之后,深圳由遥不可及的地方,变成一个日思夜想的梦乡。

所以大学正式毕业后,我就以头也不回的姿态,马不停蹄地奔赴深圳。

抵达深圳,抛却一个人在陌生的大都市寻找容身之处的艰辛,过滤掉奔走于陌生街道在不同写字楼格子间找工作的辛苦,内心涌动的,是终于抵达深圳的欣喜与兴奋。

找到工作,并租好房子后,胸腔中升腾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希望。

——深圳,她是希望之都,召唤着遥远的身躯和灵魂,来一场义无反顾的奔赴。


2 她是沮丧之城,吞噬理想

深圳:“她给人希望,却又令人沮丧,但依然让人眷恋”

是从什么时候,内心深处对深圳的感情,由最初的热切希望,变成了而今的惨淡沮丧呢?

也许,是从第一次加班加到深夜十一点。

南方的冬天没有雪,下着雨的深夜,却同样让人颤抖的寒凉。

市中心绚烂无比的霓虹灯,在淅沥沥的雨声中,愈发清亮。而内心黯淡非常的负能量,在冷飕飕的夜风中,更加清晰。

“我是为什么跑来这么遥远的地方,过着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呢?”

这样的疑问,一次又一次地侵蚀着当初的信念。

也许,是从第一次因为工作而流下眼泪。

熬了无数个夜晚做出来的资料,放弃了很多个休息时间整理出来的信息,你以为做得足够认真和卖力。

却依然被骂得狗血淋头一无是处。

那一刻,办公室很大,大得一切与自己无关。却又很小,小得容不下一具小小的身体。

“以为在深圳就能变强大,原来是对她最大的误解。她不会让你变强大,只会让你看清自身的渺小!”

这样失望的念头,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着希望。

也许,是从第一次意识到房价和收入之间的差距。

当终于适应了高强度的工作后,开始不再自怜自艾,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开始享受这种繁忙带来的充实感时;

当到底习惯了质问结果不问过程的工作模式后,不再自欺欺人,不再妄自菲薄。而是开始接受这种模式带来的方向感时,

一个想要在这个城市扎根的念头,油然而生。

“收入永远赶不上房价”的残酷真相,就这样赤裸裸地呈现出来。

“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反正也买不起深圳的房子;再奋斗又有什么意义,反正最终还不是回老家!”

这样颓废的念头,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理想。

——深圳,她是吞噬之城,吞噬着异乡人的理想和信念,一点一滴地土崩瓦解。


3 她依然让人眷恋,痛并快乐着

深圳:“她给人希望,却又令人沮丧,但依然让人眷恋”

今年端午节,我续了4天年假,凑成一个长达9天的假期,回了一趟南阳和平顶山。

在南阳,我去大学校园重新走过一遭。适逢端午节假期,学校的学生并不多。

我有幸能回到当年大学时期居住过的房间。

当时,房间里只有一个小学妹,身着睡衣,坐在床上,百无聊赖地发呆。

我与她攀谈,得知房间里住着的6个人,其中5个都回家过节去了。

而后,我在南阳办完事,又回到平顶山的娘家。

在爸爸所居住的那个小区,每天早上入眼的景象,不是一波一拨的年轻人,脸上挂着仓皇,身上背着紧张地快步奔向工作。

而是一批又一批的老年人,眼里带着安详,脸上写着悠闲,手上牵着稚童或者菜蔬,漫步于小区或者广场上。

每天傍晚看到的,又是一群一群老人,在小区各个阴凉有风的角落,打牌下棋听戏唱曲儿。

或者是三两年轻人,抱着手机低着头,漫不经心地跟在一群嬉笑追打着喧腾的孩子身后。

从早上6点钟起床,到晚上10点钟睡觉,这中间的时间,就在这种悠闲而自得的情况下,被无限拉长。长到让我觉得漫漫天日无聊至极。

在家里呆了四天。我很快适应并开始享受家里的这种慢生活。

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后,收拾好孩子。开始吃着爸爸精心准备的早餐。

妹妹上学、妈妈上班后,将孩子交给她爸。打开电脑开始处理工作。而爸爸,则开始为午餐做准备。

午餐后,带孩子睡觉。期间看书。接着处理工作。在妹妹放学后,与家人一起吃过晚饭后,带着俩孩子去周边转转。

临睡前,趁妹妹洗漱、孩子喝奶的间隙,和爸爸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儿。

日子闲适缓慢地让我以为身处世外桃源。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对深圳生活的怀念,是临出发的前一晚。

因为时间原因,这次我没和自己的发小们见面叙谈。临行前,和一好友电话,闲拉家常。

三十分钟的通话,末了,好友说:“你们这些在外面生活的人,虽然看似日子过得动荡,但其实内心坚定。即使会有迷茫,在那种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早已养成了挑战自己我的习惯。这个习惯,不仅会让你们这一辈受益匪浅,也会让你们下一代从中受益。”

我没有承认,却也没有否认。

没有承认,是因为我并无资格去承认这么高的一个评论。没有否认,是因为我确实意识到了深圳的魅力所在。但我却说不出具体的内容。

回深圳后,在唯库中上课的时候,读到了一篇由“一直特立独行的猫”所写的文章,《名校和非名校最重要的差距,悄悄影响着我们一生》。

文中有这样的观点:名校所带给人的自律,进取,积极,勇敢,所带给人的影响可以是一生,甚至是几代人。金钱很难传承很多代,但精神却可以永远流传。

深圳,或许就跟文中的名校一样。

她或许残酷,或许无情,或许冷漠,或许寒凉。

但她残酷现实下的自律,无情规则背后的进取,冷漠环境下的积极,以及寒凉人心下的勇敢,在日复一日的熏陶与浸淫下,变成像烙印一样的品质,流传在我们每一个依然或者挣扎、或许奋斗的异乡人身上。并通过血脉,传承至我们的下一代。

——所有痛苦的背后,都有收获;所有煎熬的过程,都有快乐。这或许就是深圳,依然让我们心生眷恋的原因所在。

End

冷眼看世间,热心享生活。人生如梦,何妨透彻与深情。

陪你,在这个凉薄世间,温暖地活着。

日记 | 思考 | 悦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