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曾国藩的爸爸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解读家族养成文化的形成

1811年,曾国藩出生了!当时没有人想到,一个改变历史的家伙会出生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

看看曾国藩的爸爸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解读家族养成文化的形成

这是一个最普通耕读家庭。在中国,这个时代很多家庭都是用农耕养家,用读书养气质。曾国藩是长子,有九个弟妹。祖父曾玉屏读书不多,但是为人豁达,年轻的时候游历天下,阅历让他感到改变家庭的命运,就是要让子孙读书。由于持家有术,生活较为宽裕。曾国藩的父亲叫曾麟书,读书读到了秀才,这在当时95%都是文盲的中国,是了不起的家族进步。

看看曾国藩的爸爸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解读家族养成文化的形成

家族读书养成的家训,是从祖父开始的,曾国藩受到最具有乡土特色的养成教育,我们可以在曾国藩的日记中找到这方面的记载。可以说就是这些看似平淡的家规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看看曾国藩的爸爸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解读家族养成文化的形成

一、每天日出而起,起床后自己整理内务。身上的衣服必须是干净的,充足的睡眠让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大脑。给新的一天一个新的计划。用曾国藩自己后来的点评就是“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看看曾国藩的爸爸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解读家族养成文化的形成

二、每天都要找一个空闲的时候,静坐养性。在此要避谣,所谓的练功都是骗人的,武侠小说等文学作品都是娱乐大众的消遣文字。儒家是提倡静坐养性的,曾国藩是这样形容的:正位凝神,如鼎之镇。每一个有成就的大儒,都会这么做,目的是对自我进行深刻的反思,体验天人合一的境界,让自己的心真的静下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大凡做事都需要精力集中,儒家弟子就是通过静坐养性,来锻炼自己。

看看曾国藩的爸爸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解读家族养成文化的形成

三、读书要专注,遇到一个问题就弄懂,否则不会去碰触第二个问题。曾国藩的体会是“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

看看曾国藩的爸爸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解读家族养成文化的形成

四、舍得在读书上投资!他的父亲曾经对曾国藩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你为了买书,向别人借钱,我支持你,但是你要仔细的读书,对得起我的付出。”现在,家长在这一点上做的不错,可是,太过于盲目,孩子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过多的涉猎繁杂的内容,不如专注的读好一本。因此,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很重要。本文,推荐让孩子读一本历史书,毕竟看过古人的坎坷,我们会少走弯路。

看看曾国藩的爸爸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解读家族养成文化的形成

五、谨言慎行,健身养气!这一点,在好多儒家经典中都有介绍,本文就不多说了,《孟子·尽心上》:"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职场就是名利场,谨言慎行很重要。

看看曾国藩的爸爸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解读家族养成文化的形成

六、保身!曾国藩在日记中特意提到了父亲的信,“节劳、节欲、节饮食。”可以说这一点 真的非常重要,却往往被人忽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劳者早衰。太多的不切实际的欲望,会造成急功近利的心态。节制饮食,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应该说每一个家庭文化建设有成的家族,都会认可这段话。

看看曾国藩的爸爸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解读家族养成文化的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