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房企動作頻頻,是自暴自棄還是另有打算?

①去掉地產兩字,萬科要"拋棄房地產"?

2018年6月29日下午,萬科2017年的股東大會在深圳大梅沙總部召開。

董事會主席鬱亮表示,萬科未來還是地產公司嗎?不應該是了吧,如果是也會慘淡經營。現在琢磨著要把城市公司的名字地產去掉,這樣更符合萬科未來的定位。

各大房企動作頻頻,是自暴自棄還是另有打算?

鬱亮表示,自己正在琢磨要不要把萬科各地地產公司名字裡的"房"和"地產"都拿掉,叫做"萬科企業",比如上海萬科企業、深圳萬科企業等。

他進一步表示,沒有辦法明確告訴股東10年後各個業務佔比是多少,但萬科的定位一定是"美好生活服務商"。

"這樣更符合我們的未來定位。"鬱亮說,未來萬科的定位是美好生活服務商,這一點是清晰的。"未來十年大家想到萬科,是想到美好生活,而不是房子。"

早在去年,鬱亮就曾警告:高速擴張期過後,中國房地產行業已經到了危急關頭。在那之後,萬科砸了790億元,"組團"收購新加坡物流地產巨頭普洛斯,進軍城市配套服務領域。

原來,萬科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有"預謀"了——未來萬科的定位是美好生活服務商。

萬科關鍵詞:服務商

很顯然,萬科有這樣的舉動,其構想不是一兩天,而且這些房地產大佬們或高調或無聲的轉型,已透露出意味深長的信號。

萬科進軍城市配套服務領域,不禁疑問,中國房地產行業危機真的要來了嗎?

②綠城要求員工加快銷售,加速資金回籠

為了加速回流資金,綠城這次不只有動作,而且動作還不小。

近日消息,綠城正要求員工加快銷售,加速資金回籠。

報道稱,綠城備忘錄中要求員工加快銷售,堅決執行"早銷,多銷、快銷"的策略。加大應收款項催收力度,"傾盡一切努力"獲得受限價政策影響項目的預售許可證;對於不受限價政策影響的項目,要爭取把原計劃2019年供貨的房源提前至2018年開盤銷售,嚴格控制付款。

各大房企動作頻頻,是自暴自棄還是另有打算?

報道進而表示,綠城媒體代表在一封電子郵件回覆中表示,關於綠城內源性現金流的管控安排是每半年度進行的"常規"管理動作,目前綠城日均賬面資金不低於500億元,現金充裕、安全。綠城郵件中也表示,公司資信狀況足以滿足正常經營需要,保障發展需求。

綠城前五月累計取得總合同銷售面積約322萬平米,總合同銷售金額約587億元。

綠城上半年769億元銷售計算,已完成曹舟南3月業績會中透露的2000億元目標的38%,而2018年房企面臨融資收緊和外債受限等困境,已有多企業上半年加速銷售迴流資金。

綠城這麼做,又預示了什麼?

③碧桂園叫停三四五線城市"全覆蓋"戰略?

今天早上,一篇名為《碧桂園叫停三四五線城市"全覆蓋"戰略,用規模換現金》的新聞突然出現,消息是這樣的:連續5個月登上房企銷售額榜首的碧桂園(02007.HK)正在改變擴張策略,為緩解融資政策收緊帶來的壓力,試圖犧牲規模甚至利潤,以保證現金流。

近期,來自碧桂園內部的知情人士向澎湃新聞透露,"'全覆蓋'在內部已經明確叫停,暫不對外宣揚。"

其口中所謂"全覆蓋"戰略是指在三四五線城市所有的縣城、甚至是發達的鎮區均需有碧桂園的項目。

各大房企動作頻頻,是自暴自棄還是另有打算?

碧桂園高層是這樣回應的:並未叫停三四五線城市"全覆蓋"戰略。

針對今日"碧桂園叫停在三四五線城市全覆蓋戰略"的報道,碧桂園一位高層獨家回應記者稱,"肯定沒有叫停,三四五線不僅是碧桂園的戰略,也是碧桂園佈局的藍海地帶,不可能叫停。

但由於去年合作項目太多,碧桂園自身權益佔比在下降,等於在替其他地產商打工,因此碧桂園現在開始追求權益銷售額,減少不操盤、做財務投資的項目,增加自身可以操盤的項目,儘量提高自身權益比例,不做那種表面看起來銷售額很大、實際權益很小的項目。我們內部會議上強調的是這個,可能被誤讀了。"


減少不操盤、做財務投資的項目,增加自身可以操盤的項目。為了提高自身權益,碧桂園此舉被誤讀,也著實讓人捏一把汗。

遠了不說,就綿陽而言,碧桂園在綿陽的項目還是挺多,而且大多發展在郊縣。

據魚擺擺瞭解,迄今為止,碧桂園在綿陽已經拿了4塊地,三臺1塊,江油2塊,鹽亭1塊。

而且目前只有碧桂園·綿州府這個項目是在售的狀態,其他的項目,要麼是待售狀態,要麼還處於規劃狀態。

所以說,如果碧桂園真的叫停三四五線城市"全覆蓋"戰略,在綿陽的項目會怎麼處理呢,我們完全不知道...

而且碧桂園在綿陽郊縣拿地開發項目,可以說競爭壓力幾乎是沒有的,因為綿陽郊縣並沒有什麼知名房企入駐,就這點而言,碧桂園是穩操勝券的。

這些知名房企最近動作頻頻,說到底,還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和企業的長遠發展。從萬科轉型到綠城加快銷售,再到碧桂園減少不操盤、做財務投資的項目,這一系列現象,是否說明了我國房地產市場要"變"了?

各大房企動作頻頻,是自暴自棄還是另有打算?

現在一二線城市面臨越來越嚴格的調控,而且調控越來越精準;三四線城市卻在漲價去庫存,在存量去化之後,房價會怎麼走?投資、投機者手中的房子會不會成為最危險的資產?

在這些問題上,我們看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房 企——那些資深的行業玩家正變得越來越焦慮、壓力重重

購房者——老百姓還在追漲中變得亢奮,奮不顧身的投入其中,他們相信"房價一直漲"

網友們,你們怎麼認為呢?

歡迎大家關注~魚擺擺會為大家不定期放送精彩內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