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古巴独立中:1874年清政府派陈兰彬调查古巴华工受虐情况

陈兰彬(1816~1895),字荔秋。晚清外交家、首任驻美公使。广东省吴川市黄坡镇黄坡村人。

华人在古巴独立中:1874年清政府派陈兰彬调查古巴华工受虐情况

陈兰彬故居,右手的老外为时任美国总统伯查德·海斯(1877-1881)

(1)陈兰彬简介

陈兰彬在37岁时中了进士,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他曾在曾国藩手下当过师爷。56岁时以留学监督身份、率领第一批留学生30人赴美(25名广东、3名江苏、1名山东、1名福建)。

那一批留学生中有后来任清朝外务尚书(外交部长)的梁敦彦、北洋大学校长的蔡绍基等人。

第一批留美学生是在曾国藩倡议、李鸿章执行的一次“外交自强大计”,他们希望派幼童前往西方国家,从小接受西方式的教育,为中国未来培养人才。

1870年,陈兰彬以太常寺正卿衔被任命为留美学生委员,与副委员容闳制定了《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共计十二条。

1872年八月十一日,以陈兰彬为监督、容闳为副监督率领30名平均只有12岁的儿童留学生前往了美国。他们中有詹天佑、伍廷芳、唐绍仪、梁敦彦等知名人士。

1873年到达美国后不久,陈兰彬便受总理衙门委托调查古巴华侨的受难情况。

华人在古巴独立中:1874年清政府派陈兰彬调查古巴华工受虐情况

留美儿童

(2)清朝向西班牙提出抗议

1874年,陈兰彬来到了古巴。作为一名中国人,当他看到自己的同胞在古巴受到如此待遇,陈兰彬强忍怒火,细致、真实地记录了他所看到的一切。同时,每到一处,都细心听取华工的心声。最终,他的调查报告分为两大部分:华工口述;华工事务。在第二部分内,陈兰彬等人忠实地记录了事情后,又相应地提出了如何保护华工的办法。

陈兰彬等人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调查了古巴华工受虐待情况后,将调查报告迅速整理好给了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以此为凭向西班牙进行了抗议,之后,陈兰彬利用媒体对西班牙对待外国劳工的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

(3)为了自己的利益,华人大量参见古巴人民的独立战争,这才是华工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根本原因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古巴人民正在进行着反西班牙起义(即第一次古巴独立革命战争1868年到1878年)。许多华人都加入了起义军队伍,他们是受害最多的群体,当然对西班牙的反抗意志也最坚定。

西班牙不想在这个时候,再多惹麻烦。因此,中国的清政府与西班牙在1873年10月22日,签订了《中西古巴华工条款》,用法律的形式对西班牙进行了约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陈兰彬来到了古巴对华工问题进行调查。

同样,也是类似原因:清政府压力、古巴第一次革命战争即将结束、外界舆论压力,1877年1月,两国又签订了《会订古巴华工条款》。

华人在古巴独立中:1874年清政府派陈兰彬调查古巴华工受虐情况

(4)古巴华工主要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尊重

虽然,清政府的努力使华工的待遇有所改善,但是当时的中国本身就是欧美侵略对象,本身还处于半殖民地社会呢,西班牙政府怎么可能认真对待清政府的意见呢?特别是西班牙殖民当局本身,远离西班牙政府控制,一直我行我素。

但是,华工的待遇随着古巴人民的独立战争意识越来越强,西班牙殖民当局控制力越来越弱,也就水涨船高了。

反观清政府,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自顾不暇,古巴华人只好自己组织起来保护自己的利益。1893年5月,华人建立了自己的组织——中华总会馆建立。而这时,古巴华人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当地人(土生西班牙裔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一起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对于华工在第一次、第二次独立革命战争中的作用,第二次革命独立战争(1895年到1898年)何塞·马蒂的亲密战友贡萨洛·德格萨达所著的《中国人与古巴革命》一书中提到:“我们必须要赞颂他们人性的高贵,谦恭的品质,圣洁的美德。”“在古巴独立战争中,没有一个华人当逃兵,也没有一个华人做叛徒。”。

华人在古巴独立中:1874年清政府派陈兰彬调查古巴华工受虐情况

华人对古巴独立也做出了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