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当上周的文章推送出去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给自己挖了好大一个坑。

果不其然,这个星期每开始看区块链相关内容,我的智商就一次次被吊打。

同时,对程序员的崇拜也与日俱增。

计算机技术,真的是改变世界的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我试着把我了解到的复述出来,如有错漏,请善心人士多多指导。

区块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身份证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身份证这种东西存在呢?

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人与人之间天然不信任。

比如小明要贷款买房。这里面涉及到了银行、开发商和小明三方,除了小明,银行和开发商参与的工作人员都很多。

那,大家怎么去确认是小明这个人买了具体哪套房,使用哪种贷款呢?

用身份证。

基于大家都认可身份证这一权威证明的存在,来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

这里,身份证是由公安机关颁发的——可认为公安机关是“中心”——中心确认一样东西,然后发放了证明,大家凭着对这个证明的信任来彼此信任。

但是,万一丢了身份证呢?万一身份信息被人篡改呢?万一哪天身份证的真实性被质疑了呢?

信任危机就再次发生了。

可能被更改、中心的权威性有无、证明的真实性与否,这些问题导致现在的信息传导机制必须很复杂——比如只银行一方,就需要各种印章鉴证、风险控制机制、三方确认制度等等,极大地影响做事效率。

如果,有这么一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全世界(真的全世界,不是比喻)宣告一个交易的存在, 并且这个记录不可更改,随时随地随便谁可查,那是不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信息不对称”呢?

区块链就是这么一种技术。

区块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学术时间】

区块链(Blockchain)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参与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通过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block),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信息交流数据,并且生成数据指纹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链接(chain)下一个数据库块。

简而言之,区块链就是一个神奇的账本。

它没有实体,不属于任何一个谁,也不存储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数据库里。它记载了诞生以来的所有交易信息,对所有人公开透明,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查看确认信息,并且用密码学的方法进行加密,很难被恶意篡改。

关于区块链资产很难被恶意篡改有个很有意思的类比。密码学有个碳量排放计算法,先计算攻破一个密码学算法需要多少能量,然后看这个能量与水沸腾所需能量进行对比。根据测量,要破解一个228字节的区块链秘钥需要足够煮沸地球上所有水的能量(228字节大概相当于114个汉字,一条微博就超了)。

因为一旦被写入区块链,数据就被确认并无法更改,这就消除了【数据真实性】的怀疑,也不需要另加权威去认证或辨识。

还是以刚刚买房贷款为例展开想象。小明去银行柜台做贷款申请,柜台人员确认这一申请后,后台所有相关部门在几秒钟内收到信息,调用区块链里记录的小明的征信报告,无需层层审批和确认,每个部门均可根据同一份数据做出自己的动作——这该节省多少时间啊!

据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的报告,2020年如果全世界银行内部都采用区块链技术的话,每年平均能省下200亿美元的成本。

事实上,不仅仅是金融领域,因为区块链技术具有超高的安全性,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实践用于公共服务。比如瑞典已经在房产交易上开始使用区块链技术,迪拜也宣告预计在2020年之前,在政府的数据系统里大规模使用区块链技术。我国则在前年就有了区块链技术实验室。

区块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区块链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根本的信任问题。通过去中心化和数据不可篡改,让每个人都可以达到“事实信息公平”。也因此,让那些为了确保信息真实而存在的机制作废,缩减了环节,提高了效率。

当然,这个技术现在依然算是小众的新生事物(从2009年中本聪提出bitcoin开始算,也才8岁),但它所带给人的想象空间着实巨大——毕竟,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任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难题。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