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在动中,忆念越清楚分明

礼拜多尊佛菩萨:此阶段初期仍应在每天早上专拜一尊佛菩萨,拜时专忆专念而无名号形像。日常生活中仍以同一尊佛菩萨而无相忆念。晚上拜佛时可改为礼拜多尊佛菩萨。

拜前先选佛菩萨二至六尊,排定顺序。佛在前,菩萨在后。第一尊必选本师释迦牟尼佛,以此世界众生一切学佛者皆是释迦世尊之弟子,皆因释迦世尊而修习佛法;饮水思源,感戴恩德,当于拜佛时先拜释迦世尊,次拜他佛及余菩萨。

如是,行者随自心喜悦,选择自觉有缘之佛菩萨二至五尊,排于世尊之后。排定礼拜顺序后,永不改变。每天晚上之无相忆念拜佛即以此诸尊,依序而拜。每尊各顶礼三拜,仍以十至二十分钟为度。若时间已到而未拜完,仍应依顺序缓缓拜完。选择有缘之佛菩萨时,至少三尊、至多六尊。少于三尊,则作用不明显;多于六尊,则心忆顺序,容易分神,反致散乱。

此一阶段之权巧方便,目的在训练行者心地更细密、更分明;欲使行者能有分辨念头(话头)之能力外,将来参禅时亦能具有思惟观(注)之能力。

行者于晚上拜佛时,仍然是摒除名号形像声音,而于每一拜时能清楚分别:此念是礼拜释迦世尊、此念是礼拜弥陀世尊、此念是礼拜观世音菩萨、此念是礼拜大势至菩萨。前念与后念之“念相”差别何在,均能清楚分明。

初入此一阶段时,早上仍只专拜初修此法时选定之一尊佛菩萨;晚上才拜多尊佛菩萨。此乃因行者于第七阶段初成功时,功夫仍不够坚强;刚转入此一阶段,在日常生活中无相念佛时,仍需要依赖每晨无相拜佛所得工夫,所以每天早上仍以专拜一尊为宜。若于初入此一阶段时就早晚都拜多尊佛菩萨,可能使行者之功夫停滞不进。故建议行者于初入此一阶段时,在早上礼佛仍以一尊为宜,以便藉著专一礼拜忆念来增强动中的工夫,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无相念佛能集中心力,迅速修成。

此阶段应持续二至四周的时间来练习,直到行者于行住坐卧之中的无相念佛之念,能达到越是在动态之中,忆念越清楚分明之时,再改为早晚都礼拜多尊佛菩萨。但早上与晚上所拜之佛菩萨及顺序必须相同,不可更动。平常之无相念佛仍是原来选定的同一尊,切忌换来换去。

此一阶段之无相忆念拜佛,必须每一尊三拜,不增不减。增、则分别念相之作用不明显:减、则心易散乱,工夫难增强。刚进入此一阶段时,常会忘记礼拜之次数。有时一拜以为二拜,有时三拜以为二拜。若拜时混淆、不能清楚了知,则以当时所认知之次数为准,不需责备自己忘失次数,以免因为悔恨而影响当时之修行。

此外,拜佛之次数,是因为有身体、有拜佛之动作而有,若离身体及动作、即无次数。我们利用身体和动作当作工具来链心,只要能制心一处,只要能专一、能细心分别便好。次数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否修成清楚分明的功夫。因此行者在无相忆念拜佛时若次数混淆,只需当机立断、选择当时自己所认知的一个次数,继续礼拜。不可让悔恨或责备之心来影响当下的修行。

拜佛时记忆次数,不可以有一、二、三、等文字或声音在心中出现,而能清楚知道是第几拜,并且心中清晰地忆念所拜之佛。于每尊佛菩萨三拜之后,亦不可在心中出现一个念头:“下一拜是大势至菩萨”。而是直接忆念下一尊佛菩萨并安住于第一拜之意思,而无名号与数目。“忆想佛菩萨之念头”与“第一拜之意思”同时并存,清楚分明。练习既久,自能清晰地了别:现在所顶礼的是那一尊佛菩萨、是第几拜。对于礼拜前一佛之念与礼拜后一佛之念,能清晰地分别。

注、思惟观:参禅者住于疑情中全心思惟疑情。思惟时离却一切语言、文字、声音、符号、形像而思惟。

越是在动中,忆念越清楚分明

我深敬您们,不敢輕慢。

为什么呢?

您们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

——常不轻菩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