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歌爱乐堂」唢呐的小知识

「里歌爱乐堂」唢呐的小知识

里歌爱乐堂

唢呐的小知识

唢呐不是个复杂的乐器,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哨、气牌、芯子、杆和碗五部分构成。木制圆锥体杆上开的8个音孔,前七后一,错落的排列着;杆子上装的铜质芯子;芯子上面套有气牌和芦苇做的哨;杆下端安着碗。就是这样朴实,甚至有些简陋的结构,却几乎能演奏所有管乐的技巧,甚至能模仿人的唱腔,鸟的鸣叫等等奇妙的声音。把唢呐的几个部分拆开吹奏,能分别模仿不同的人物角色,老生的苍老低沉,花旦的俏皮灵动,武夫的粗鲁莽撞……这样一个小乐器,竟能独自演绎出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吹奏唢呐,也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满。倘若音孔按不严,往往发出的声音就不准。

「里歌爱乐堂」唢呐的小知识

唢呐的结构

哨,也有叫做“喇叭响儿”的。它在整个唢呐构造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比如,人没有喉舌不能讲话,唢呐没有哨,便不能发出声音来。哨,一般多用绵苇制作,也有的地方用麦杆制作。

芯子,是用铜片制成的上细下粗的元筒(其形状如墨笔毛)。在它的周围缠着纱线,较粗的一端钻入木管较细的一端。芯子除了起轨气使苇哨发音的媒介作用之外,还县有调整上把音孔音高不准的作用。

木管,是用木材制成的。上细下粗,木管上开有八个音孔(前七后一)。上百的四个音孔称做上把音孔,下百四十音孔称作下把音孔。音孔阔的距离和音孔的,人小,是根据本管的长短粗细来确定的。因此,木管较长、较粗则音孔间的距离较大,开孔也较大,木管较卦、较细则音孔间的距离较小,开孔也小些。

木管有用软木和硬木制成的两种。一种是用柏木制成的木管。由于柏木的木质较软,所以这种唢呐的音色则较为柔和、优美。一种是用楠木或铁梨木制成的木管。由于其木质较硬,固而,这种唢呐的音色则较清脆、嘹亮。按以上两种木材的特点,在制造唢呐时,一般多用柏木来制作尺寸较长的大唢呐,而用硬木(楠木、铁梨木等)制作中、小型的唢呐。

另外,这两种木材也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不致因吹奏的哈气而腐朽木管的内部。

气盘,一般都是用胡芦晒干后的瓢制作(也有用金属或化学材料等制作的)。气盘中间带有元孔,套在芯子的上端。气盘装罡的作用在于吹奏时节糊吞吐界限。

喇叭碗,是铜质制成的。碗的大小,是根据唢呐木管的长卦、粗细来决定的。如果木管较长、较粗,那么碗则大;木管较卦,较细,碗则小。它的作用是扩大音响效果;同时,也能够调整下把音孔的音高不准。

「里歌爱乐堂」唢呐的小知识

唢呐的用气方法

拿捏唢呐的吹奏气息,便成了一门学问。演奏唢呐往往比较费气,音越高耗的气量也就越大。一般吹奏起来,不能无间歇地长时间表演,但经过训练的演奏者,尤其是民间艺人,吹起唢呐来,互相比着较劲的就是持久的耐力。"循环换气法"是最常见的演奏方法,这样的吹奏能使得气息总是饱满不息,可以使乐音不间断地长时间延续,甚至全曲一气呵成,令听众大为过瘾。 唢呐定调的丰富,非同一般。

「里歌爱乐堂」唢呐的小知识

多彩的调音,造就了唢呐的丰富全面。目前的唢呐多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普遍使用的高音唢呐,低音区略带沙沙声,发音厚实;中音区的音色则是刚健、明朗,最擅长各种技巧的演奏,极富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高音区的发音响亮,畅快淋漓;最高音则尖锐、刺耳,把握不好就会变成难听的噪音,因此很少使用。当下经过改革的加键唢呐,已成为民族乐队中一组完善的乐器,表现力更为丰富。

「里歌爱乐堂」唢呐的小知识

唢呐的种类

各地的唢呐都不尽相同,有大,有小,有粗犷,有柔和,种类甚多,通常以杆的长短不同而分为五种。小唢呐杆长往往在22~30厘米,音色柔和,最适合用来独奏或合奏,特别是当它与二胡等弦乐器一起合奏,婉转起伏,更为动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都可以觅得它的踪影。

「里歌爱乐堂」唢呐的小知识

各个地方的唢呐

各地所用的哨也不同,有芦苇的,有麦杆的,也有用褐紫色胶性虫壳的(但吹起来非常软),音响可谓别具一格。中唢呐杆长32~40厘米,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音量不大不小,用在歌舞伴奏中,非常悠扬。大唢呐杆长42~57厘米,声音低沉宏大,仿佛英雄出世,壮志满怀,气宇轩昂。在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北方地区,粗犷的大唢呐也是吹奏大型乐曲的最好选择。相比杆长50厘米的"大杆子",柏木杆稍短一点,流行于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清脆明亮的声音好像能拨开云层见晴空,令人心神舒爽。

用柏木杆吹奏小调以及模仿戏曲中人声唱腔,显得格外得心应手。海笛的长度不到20厘米,各部件也较小,玲珑小巧,发音却尖锐响亮,高亢冲霄。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器乐合奏是它最好的舞台。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闽西大唢呐,通常两支一起合吹列奏,称为“公吹”和“嫲吹”,构造相同,但长度和粗细有别,“公”短“嫲”长,“公”细“嫲”粗,“公吹”的音色甜美,“嫲吹”的发音低而浑厚。

「里歌爱乐堂」唢呐的小知识

「里歌爱乐堂」唢呐的小知识

「里歌爱乐堂」唢呐的小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