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裁定侵权且遭禁售,身处反垄断漩涡 突遭禁售 美光科技营收或受巨大冲击

美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光科技”,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在中国似乎要“凉了”。

7月3日,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晋华”)发布消息,声称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福州中院”)于7月3日裁定美光半导体销售(上海)有限公司立即停止销售、进口十余款固态硬盘、内存条及相关芯片,还裁定美光半导体(西安)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进口数款内存条产品。

与此同时,中国台湾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联电”)也发布消息称,已收到福州中院民事裁定书,美光必须立即停止在中国内地销售及制造部分DRAM、SSD(固态硬盘)产品。

该消息发布后,美光科技7月3日在纳斯达克股市盘中大跌8%、收市跌幅达到5.51%。美光科技方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确认,该公司已收到福建专利诉讼案判决的初步禁制令,但该公司预计,当前财季大概只会受到大约1%的负面影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7月4日回应:这应当是一起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商业个案,与中美贸易摩擦没有必然联系。

集邦资讯半导体研究中心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美光DRAM(内存)在中国内地的产能约占全球的26%、NAND(闪存)约占全球的20%,在中国被禁售将对其营收造成巨大冲击,三星、SK海力士等海外厂商和国内逐步进入量产阶段的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福建晋华将成为受益者。

专利纠纷

美光科技与福建晋华、台联电的诉讼大战已经延宕多时。

早在2017年12月,美光科技就在美国加州和中国台湾两地提起了民事诉讼,控告台联电和福建晋华侵害自身DRAM的营业秘密。按照美光科技当时的说法,原本在美光科技制造工厂任职的两位人士携带美光科技营业秘密跳槽到台联电,并试图在中国内地相关项目中使用。

相关项目指的就是2016年7月开工的福建晋华集成电路项目。天眼查信息显示,福建晋华位于福建泉州市晋江市集成电路科学园,2016年2月26日注册成立,由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和泉州、晋江两级政府的相关机构共同出资,经营范围为集成电路制造、货物或技术进出口等。福建晋华集成电路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370亿元,被纳入国家“十三五”集成电路重点项目,规划于2018年9月投产。

台联电官方资料显示,该公司2017年5月与福建晋华签订合作协议,接受委托为福建晋华开发DRAM相关制程技术用于生产制造;按照双方约定,开发成果为双方共有,且在整体技术成熟以后再转移到福建晋华进行量产;福建晋华当时的承诺是,将投资3亿美元采购台联电开发的设备,并依据进度陆续支付台联电4亿美元。因此,台联电和福建晋华都成为美光科技的被告。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一位专家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台联电和美光科技的DRAM记忆胞结构并不相同,美光科技主要采用直行式主动区设计,台联电主要采用交错式AA设计。DRAM记忆胞为核心技术,记忆胞不同代表着研发路线不同。

那么,美光科技为什么起诉台联电和福建晋华?“中国在集成电路上发力让外资企业颇为忌惮,特别是福建晋华和合肥长鑫两个项目,主导者都来自美光科技体系,这刺激了美光科技,因此不遗余力设置障碍。”该专家说。

业内还有一种观点,美光科技起诉福建晋华,恐怕是希望福建晋华屈服,最终将谋求自主发展的福建晋华变为自己的代工厂之一。

但台联电和福建晋华显然不会坐以待毙,2018年1月台联电率先反击,向福州中院提交诉状,控告美光科技侵犯自己的多项专利,要求赔偿2.7亿元人民币。

福建晋华紧随其后也向福州中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美光科技立即停止侵犯自己的专利,涉嫌侵权的产品包括Crucial MX300 2.5-inch SSD 525GB固态硬盘和Crucial DDR4 2133 8GB笔记本内存条等,要求赔偿1.96亿元。

福建晋华方面告诉记者,该公司相关专利2009年、2012年获得授权并向外界公布,美光科技作为全球知名集成电路企业,不可能不了解福建晋华相关专利受保护的范围,但仍然在未经知会、未经合法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了涉案专利。

另外,福建晋华方面还称,在诉讼并立案以后,该公司又陆续发现美光科技其他十多款产品也涉嫌侵害到自己的相关专利,其中包含数款DDR4笔记本与台式机内存条、MX500系列2TB、1TB、500GB、250GB 2.5英寸固态硬盘及相关侵权芯片等。

“福建晋华将继续关注并搜集任何可能涉嫌侵害福建晋华专利的侵权产品,包括任何使用美光科技侵权芯片生产、加工、进口、使用、销售、许诺销售的内存条以及固体硬盘产品。”福建晋华方面表示。

前述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专家告诉记者,目前的情况应该是福州中院已经认定了美光科技的侵权行为,所以才会给出“诉中禁令”,以阻止侵权行为继续发生;当裁定书被送达时,美光科技可以在10日内申请复议,但申请复议期间“诉中禁令”也得执行。

格局之变?

在美光科技方面提供的新闻稿中,该公司法律事务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乔尔·波普潘表示:“美光科技对福州中院的裁决感到失望。我们坚信这些专利是无效的,美光科技的产品未侵犯专利权。”美光科技方面在新闻稿中还表示:“在给予美光科技进行辩护的机会之前,福州中院就做出了这一初步裁决。”

美光科技方面预计,目前受影响的产品在年度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略高于1%,当前2018财年第四财季营业收入大约会因此减少1%。

美光科技方面7月6日还发布公开声明表示,该公司“在中国有着长久成功的经营历史,包括在西安的一个重要的组装和测试制造工厂,以及与许多有价值的中国客户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美光科技将继续进行有力的辩护,同时与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密切合作”。

美光科技方面甚至公开提到,台联电和福建晋华在中国针对美光科技提出的专利侵权指控,就是为了报复美光科技在美国对两家公司提起的诉讼。

但美光科技对形势的判断显然有些乐观,因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界给出了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集邦资讯半导体研究中心分析师认为,随着双方纠纷的不断发酵,美光科技面临的影响很可能是全面的。来自集邦资讯的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18年第一季度的营收数据,美光科技是仅次于三星(份额45%)、SK海力士(份额28%)的全世界第三大DRAM(内存)供应商,以及仅次于三星(份额37%)、Toshiba(份额19%)、WDC(份额15%)的全世界第四大(份额12%)NAND(闪存)供应商;其中,美光科技大约26%的DRAM产能和大约20%的NAND产能位于中国内地。

来自福建晋华的资料显示,美光科技2017年在中国区的销售额高达104亿美元。公开资料也显示,美光科技将近50%的营业收入来自于中国市场。

上述集邦资讯分析师认为,无论DRAM还是NAND,美光科技尽管在全球份额不小,但并不是独占大部分市场的厂商,一旦美光科技的相关产品在中国被禁止销售,竞争对手将很快替代美光科技在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

其中,在DRAM方面,三星和SK海力士很可能会成为直接受益者,而明年可以进入市场的合肥长鑫和福建晋华也会从中受益;在NAND方面,三星、SK海力士、WDC、Intel、Toshiba等厂商将成为直接受益者,甚至是明年将进入市场的长江存储也将从中受益。

前述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专家也表示,目前随着长江存储已经进入NAND(闪存)市场,以及专注于行动式内存的合肥长鑫和专注于利基型内存的福建晋华在今年下半年试产、明年上半年量产,2019年将成为国产存储器生产元年,集成电路中国势力将加快冲击本土乃至全球市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与福建晋华及台联电的专利纠纷之外,美光科技也处在被中国反垄断机构调查的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反垄断机构在今年年5月31日派出多个工作小组,分别对三星、SK海力士、美光科技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的办公室展开了“突袭调查”和现场取证,这标志着中国反垄断机构已正式对三家企业展开调查。

中国反垄断机构调查三星、SK海力士、美光科技的原因在于,自2016年第三季度以来,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已经持续将近两年,目前仍未停止。其中在2017年,DRAM内存价格就上涨47%,创下近30年以来最大涨幅。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消费市场,消费全球20%的DRAM内存芯片和25%的NAND闪存芯片。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存储器889.21亿美元,比2016年637.14亿美元增长39.56%。如果中国反垄断机构最终认定价格垄断行为,根据相关规定三星、SK海力士、美光科技将面临8亿~10亿美元的罚款。

公开资料显示,存储芯片巨头之间形成价格联盟之事此前已经发生过,2002年美国司法部曾经就美光、三星、SK海力士、英飞凌等公司的价格垄断行为展开调查。2005~2006年间,三星、SK海力士、英飞凌、尔必达先后承认价格垄断,分别被罚3亿美元、1.85亿美元、1.6亿美元、0.84亿美元,总计7.29亿美元。而美光科技因为率先认罪且协助调查,最终虽被免于处罚,但扮演了一个非常不光彩的角色。

另外,在中国反垄断机构于5月底采取行动之前,美国一家律师事务所Hagens Berman已经于2018年4月27日在美国加州北部地区法院也针对三星、美光、SK海力士发起反垄断集体诉讼,诉讼理由是DRAM制造商协商同意通过限制供应进而达到提高价格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