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勝離開宋江後,李逵提一建議,可讓大家活命,卻遭喝斥和嘲笑

一、公孫勝,入雲逍遙去

水滸好漢中,公孫勝和李逵,是反差極其強烈的兩位好漢,公孫勝堪稱是水滸中最高深莫測之人,而李逵則是最簡單直接之輩。

比如在宋江上了梁山後,公孫勝便藉口探望母親,而飄然離去,實則卻是以此為藉口,離開宋江,不再涉足水滸江湖,也許是看透了宋江為人,不想被宋江利用,乃至最後被害。也許是其他理由,反正公孫勝就不陪宋江玩了!

公孫勝離開宋江後,李逵提一建議,可讓大家活命,卻遭喝斥和嘲笑

但哪料,李逵聽聞公孫勝回家探望母親後,竟立刻吵吵嚷嚷地也要回家,去接母親來梁山享福,結果母親卻被老虎給吃了,卻致死也沒想到,其實那是公孫勝“辭職的藉口”。

但偏偏,兩人隨後又產生了交集,宋江遇到會法術的高廉後,派戴宗和李逵去尋公孫勝回來,由於羅真人不同意,導致李逵斧劈羅真人。李逵這一斧子下去後,雖遭到了羅真人的懲罰,卻最終也讓羅真人答應放公孫勝回梁山,並告知公孫勝八個字:逢幽而止,遇汴而還!

公孫勝離開宋江後,李逵提一建議,可讓大家活命,卻遭喝斥和嘲笑

就這樣,公孫勝等於被“綁架”回來了,一直到破了王慶後,宋江班師回到汴梁,公孫勝立刻醒悟,這不正是“遇汴而還”嗎?所以尋到宋江請辭,宋江雖捨不得,但如今情況不一樣了,一則,招安後宋江率梁山全夥,為朝廷建立了諸多大功,自認為資本已經雄厚了。

二則,他也知道攔不住,畢竟面對公孫勝,宋江一直是異常客氣,宋江不傻,明白在梁山上,一個公孫勝,一個魯智深,這倆人惹不得。就這樣公孫勝走了,入雲逍遙而去……而水滸108將,則變成了107人——缺了一位能運用天地正道的法師,也就是說,再無“正道護體”了!

公孫勝離開宋江後,李逵提一建議,可讓大家活命,卻遭喝斥和嘲笑

二、李逵提一建議,可讓大家活命

隨著公孫勝的離開,宋江雖為朝廷建立的諸多大功,卻依然被當成“賊”,蔡京、童貫等人用朝廷的規矩,把宋江他們趕出汴梁,安排在了西華門外,根本不給宋江任何機會,接近宋徽宗。

這引得宋江鬱悶非常,對吳用等人,哀嘆自己命不好,你看“破遼平寇,東征西討,受了許多勞苦,今日連累眾兄弟無功,因此愁悶。”

公孫勝離開宋江後,李逵提一建議,可讓大家活命,卻遭喝斥和嘲笑

吳用連忙安慰宋江,哪料這時,李逵突然叫了起來:“哥哥,好沒尋思!當初在梁山泊裡,不受一個的氣,卻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討得招安了,卻惹煩惱。放著兄弟們都在這裡,再上梁山泊去,卻不快活!”

李逵,這位在水滸江湖中,最不靠譜的人,竟然在此刻,說出了最靠譜的話,且還提出“再上梁山泊”,這個建議是能讓大家活命的建議。

公孫勝離開宋江後,李逵提一建議,可讓大家活命,卻遭喝斥和嘲笑

那麼為何是李逵在此刻說出這話,提出這建議,而不是魯智深、武松等硬茬子?其實這不能怪魯智深、武松等人,早在招安前,魯智深、武松就激烈反對,該說的話都說了,該講的理都講了,卻沒有任何作用。

而李逵呢,一則是,由於他最簡單直接,當然也可以說是“說話辦事不過腦子”的人,自然也就只有他敢在現在,還敢說出這話,提出重回梁山。

公孫勝離開宋江後,李逵提一建議,可讓大家活命,卻遭喝斥和嘲笑

二則是,由於李逵上應“天殺星”,在斧劈羅真人後,羅真人曾評李逵:“貧道已知這人是上界天殺星之數。為是下土眾生作業太重,故罰他下來殺戮……”從羅真人這個點評可知,李逵對殺戮這事,比旁人都要敏感。

在聞聽李逵這建議後,宋江頓時慷慨起來,喝斥道:“這黑禽獸又來無禮!如今做了國家臣子,都是朝廷良臣。你這廝不省得道理,反心尚兀自未除!”

公孫勝離開宋江後,李逵提一建議,可讓大家活命,卻遭喝斥和嘲笑

宋江這句話,看似慷慨得滿口大義,卻在一不小心間,被開頭 “黑禽獸”這三個字暴露了自己。因為宋江原來最多也就說李逵是“你這黑廝”,現在陡然升級為“黑禽獸”,可見當時宋江慷慨得,已是達到面目猙獰的地步!

按過去經驗,只要宋江一發威,李逵就會從 “老虎變成病貓”,但哪料這回李逵卻一反常態,張口回道:“哥哥不聽我說,明朝有的氣受哩!”就在李逵剛說完這句,詭異的一幕發生了,但見“眾人都笑,且捧酒與宋江添壽”。

公孫勝離開宋江後,李逵提一建議,可讓大家活命,卻遭喝斥和嘲笑

三、水滸之殤由此揭開

這裡先提個問題,倘若李逵的那兩句話和一個建議,是如公孫勝、魯智深或武松當場對宋江說出,那麼還會遭到宋江如此呵斥和眾人鬨笑,其實就是嘲笑嗎?

答案顯然是“絕對不會”,相反,如阮氏三雄、劉唐、時遷等人恐怕還會趁機,再次鬧將起來。因為這些人正是當年反對招安的那些位!

公孫勝離開宋江後,李逵提一建議,可讓大家活命,卻遭喝斥和嘲笑

雖李逵也是強烈反對招安,但李逵卻存在一個異常尷尬的認知:如燕青對盧俊義般,李逵對宋江,其實也是“主僕之分”,只不過燕青是公開的,卻實則擁有強烈的自我主張,最後離開得以活命。

李逵是“隱性”的,只不過換了個說辭,被稱為宋江心腹,表面上貌似無法無天,卻實則唯宋江馬首是瞻。這種情況,自然就造成了李逵被梁山上,非宋江派系者輕視和防範,而宋江派系之人,同樣也是如此——無腦打手,宋江的作惡工具而已!

公孫勝離開宋江後,李逵提一建議,可讓大家活命,卻遭喝斥和嘲笑

所以哪怕當李逵,敏銳意識到了危險來臨,提出了一個可讓全夥活命的建議——重回梁山,但卻在這種認知下,依然被所有人當成一笑談,故而“眾人都笑”。

也就是說,根本不把李逵這建議當回事。哪料,真如李逵言中,很快宋江一夥,便被安排到了去“征討方臘”。聽聞這個消息後,“宋江、盧俊義兩個在馬上歡喜,並馬而行”。卻根本不知道,水滸之殤由此拉開,梁山兄弟,接二連三的陣亡、喪命……直至最終,包括宋江在內,幾乎全夥覆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