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小皇帝面对叛国造反的哥哥,一个“杀”字背后隐藏深意

琅琊榜:小皇帝面对叛国造反的哥哥,一个“杀”字背后隐藏深意

说起选择,就不得不提到琅琊榜2里面最终举起叛旗的莱阳王萧元启。

他也是,从始至终,似乎都没有被世间温情对待过,他将一切归于“世人负我,世间无情”,释放了内心的魔鬼。

直到全剧最后,仍然有人觉得元启的反叛情有可原,认为最后一集金殿上辩论莱阳王完爆长林王,用成王败寇来为莱阳王辩解。

琅琊榜:小皇帝面对叛国造反的哥哥,一个“杀”字背后隐藏深意

但莱阳王的说辞,确实慷慨激昂,但是着实站不住脚。

世间一切,皆有底线。勾结外邦,出卖国家利益,放任生灵涂炭,只为了一己私利,不论缘由如何目的如何动机如何,这种行为已经突破了任何底线,不可饶恕。

莱阳王认为长林坚持的只是皇帝承继大统的大义名分,但正如平旌所言,不论将来元时是明主还是昏君,莱阳王这种行为的人是不配为帝的。

琅琊榜:小皇帝面对叛国造反的哥哥,一个“杀”字背后隐藏深意

有人也举出了李世民弑兄逼父,但开创了一代盛世,认为成王败寇。

但太宗玄武门之变之前,也是为了大唐血战南北,最终为了大唐的统一居功至伟,太宗的玄武门之变更只是兄弟阋墙,但从未以国家利益为筹码登上君位。

在家国大义前,在选择中,无论是少年君主还是长林二公子,都在成长着。

琅琊榜:小皇帝面对叛国造反的哥哥,一个“杀”字背后隐藏深意

萧平旌,从金陵城里的翩翩少年,到长林二公子、长林副帅,到父兄相继离去,后半期剧情明显可以看出平旌的肆意飞扬少了,甚至是笑容都少了。

不论主动地还是被动地成长、成熟,萧平旌看着让人心疼,也让人敬佩。

小皇帝萧元时,从前期的优柔寡断到最后那句铿锵有力的“杀”,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也在成长、成熟。

琅琊榜:小皇帝面对叛国造反的哥哥,一个“杀”字背后隐藏深意

那句“杀”我倒不认为是帝王冷血,而是一个长在深宫大院中的小孩,在见识了世间的冷酷无情残忍后,真正地理解了皇伯父的那句“关键在你的心,你要坐得稳镇得住”,真正地开始成为一个乾纲独断的帝王。

“唤男儿归来战北方,寸心寸血挽长缰,论豪气何曾怨悲凉,清平世间享;良弓藏,亦无伤,叹天道何时不幽茫”。

风起长林,真的是一部精彩又让人思考的优秀国剧,比起琅琊榜1来说也毫不逊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