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经验总结:白虾养殖户看虾养虾的七大秘诀

十年经验总结:白虾养殖户看虾养虾的七大秘诀

帮邦小鱼儿

拉您进养殖交流群

近几年来,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出现了空肠白便现象,且逐年呈加重趋势, 危害比较严重。现将其发病原因、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流行情况及与普通肠炎的区别

多数虾塘发生白便之后不久就开始出现空肠、空胃游塘, 继续恶化后出现趴边偷死。

和以往流行的对虾肠炎病有较明显区别:

普通的肠炎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或摄食某些藻类中毒引起(虾池蓝藻过多, 虾苗吞食蓝藻后难以消化及消化后含有藻毒素,造成南美白对虾中毒);

病虾消化道呈红色,有的胃部呈血红色,中肠变红且肿胀,后肠部分外观混浊;春夏季节易发,通过使用治疗细菌病的方法能较快治愈。

而白便肠炎发作很快,发作前都有暴食的现象,两三天时间感染率就能高达80% 以上, 并且较难治愈,用抗菌素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不佳。从目前发病情况看,土池比高位池严重,淡水池比咸水池发病率更高。

二、发病原因

通过细菌培养,均可观察到细菌菌落,但肠道内本身即有细菌,投喂抗菌药物有一定疗效,但成功率不是太高。

我们认为,细菌只是造成对虾白便的原因之一,可能还与水质恶化、摄食变质饵料造成消化机能受损有关,用乳酸菌等活菌制剂亦只有部分效果。要全面有效控制南美白对虾的空胃、白便,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三、主要症状

虾粪细长呈白色(如棉线)、有粘性、浮在水面、大量聚集有恶臭散发。初始阶段对虾摄食正常,但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吃料慢甚至不吃料或虾身瘦弱(壳肉分离),且伴随游塘及偷死(虾肠道发红或肠道有白色脓状物)。

典型的肠道病理变化为粘膜下层细胞增生, 上皮细胞脱落;增生并纤维化的细胞层整体脱落,且可多次脱落,形成多次白便。

四、预防方法

1. 保持水质清新,该杀藻类时应及时杀灭,不要等到蓝藻成为优势种群再处理,提高水体稳定性。

2. 投喂优质的饲料,不要投喂劣质、发霉变质的饲料,避免对虾摄食残饵和变质饲料患肠炎。

3. 平时多观察,仔细观察虾粪情况(粗、短为好),定期使用(调水、改底)解毒抗应激的生物制剂,如:生力泰、酵之源菌液等有益菌。

“帮邦水产6.18 年中大促”

现金直降,全年最低价,钜惠来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